為了積極的對建設工程的重大安全事故采取應急快速有效的救援能力,確保科學及時有效的開展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的減少工傷事故中的人員傷亡和企業的財產損失:維護政治上的安定和社會上的穩定,依據“建設法”,“安全生產法”等法律規定,加強對建筑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市場秩序,保證建設工程的質量和安全,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建立和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勞動制度,保障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擬訂本公司建設工程中的應急救援預案(簡稱預案):
(一) 、范圍
1、本公司聚苯屬可燃物體存放中,有嚴密的值班和消防班組制度,由特殊的原因突發性的火災造成的企業損失的應急預案救援措施。
2、本企業有安裝過程中部分工作屬于高空作
業,在使用正當防衛勞動工具的同時不慎從高空躍落,出現骨折、外傷,流血不止等險情應急預案。
(二)、領導機制
公司消防負責人員必須經常的學習培訓本企業
進廠人員的消防知識。各消防小組成員在季節風大、干燥時,加強防范并平時組織演練,適時的調整,修改和補充。使預案更完整、實際。
(三)、指揮系統及職責
1、建立健全安全崗位職責。成立建設安全質
量事故安全小組:
組長:王常青 副組長:趙君強
組員:王海成 王紅濤 王新宇
康俊奎 崔建成 王振西
值班總負責人:康書芬
“對于廠內關于危險的監控措施”內容中按標準執行和日常檢查。
2、組建和健全各類搶救措施,保證各滅火措
施的器械設備符合規范。
3、對于本企業的員工學習和了解《預案》的
內容和在救援過程中的順序,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按預案方案迅速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根據事故發生的情況,撥打救援電話。
4、在救援過程中急調各類應急救援物資,
備人員場地,事故后應及時歸還或補償。
5、根據事故災害情況,如有擴大的趨勢,應
及時組織周邊人員和物資疏散。
6、配合當地政府公安部門進行調查處理。
7、做好社會穩定和傷亡人員的善后工作,安
撫好傷亡人員的家屬工作。
8、由應急救援組長協同上級主管部門調查處
理和事故上報等工作。
(四)、對重大事故的應急應響應
1、事故上報
報告原則應遵循迅速準確,在第一時間立即上報
事故情況
2、報告程序
內容1事故內容包括
2事故發生時間
3地點
4類別
5傷亡情況及緊急救援
6直接損失原因初步分析及采取的措施
情況
3、事故處置
在救援小組領導下,統一指揮、快速反映、各司
其職、協同配合,在同一時間內,根據公司其職責的范圍,緊急撥打:“110”“119”請求救援,緊急撥打“120”救助傷員,并逐級上報市建設局,急救指揮部。
4、第一時間內趕赴現場,成立事故急救現場
指揮部。立即報告市政府安全事故救援總指揮部,并請求公安、交通、消防、安全安監等部門緊急支援。
5、事故單位在公安消防衛生等專業搶險力量
到達現場前,應立即停止現場施工或其它活動。啟動本單位的應急久遠預案,積極開展自救和自我保護,全力投入搶險救援工作,啟動備用金,安全救援小組根據不同的任務,分別在同一時間內報告救援情況,同時保護好現場,維護好秩序,保管政局、疏散群眾,杜絕事態蔓延,應作出標志有條件的可以拍照錄像。
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傷員救治和現場防疫工作:
配合消防市政燃氣供電部門安全防范等工作:同安監民政部門做好事故分析鑒定善后處理工作。
現場指揮部上報市政府事故救援總指揮部審
批后,組織專業隊伍拆除危險工程,圍擋封閉事故現場,避免再次發生傷亡事故。
事故應急狀態終止后,事故單位向市建設局作
出書面調查報告,按照事故發生后”四不放過”的處理原則:
1事故原因不差清除不放過
2事故責任者得不到處理不放過
3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
4教訓不吸取不放過
積極開展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事故后應如實地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不
得隱瞞.對造成重大事故的責任者,由其所在的單位上級主管部門給與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根據調查組的意見,,限期改善工程建設技術安全措施.
保障措施:
本單位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遵循市政府三河市建設局的統一部署,有計劃有目的積極預防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發生群防治群,有針對性地進行有關知識的宣傳教育,及提高和增強廣大干部和群眾的安全常識及防范意識,提高事故發生的防范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
救援器材<二類>:
消防器材: 干粉滅火器 8只
沙 箱 6只
消 防 揪 8只
消防鎬、鉤 4只(各2只)
太 平 斧 2只
六分輸水管 100米
醫務應急救援器材:繃帶 創可貼 酒精
消毒脫脂棉 三角帶
自制擔架(3床)
以上救援器材除消防器材存放指定地點外,醫務救援物品存放安全科辦公室內保管。
上一篇:石料廠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