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為提高預防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能力,迅速、有效的開展應急救援,最大限度的減少由于事故造成的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二、適應范圍:
本預案適應于項目在施工活動范圍內對其他人體意外傷害的應急準備和響應。
三、危險分析
1、人身事故類型
⑴按傷害嚴重程度分類。項目可能發生的人身事故包括輕傷事故、重傷事故和死亡事故。
⑵按傷害類型分類。項目可能發生的人身事故包括物體打擊、起重傷害、車輛傷害、中毒和窒息和其他傷害。
2、其他人身事故危險分析
⑴物體打擊
工作人員在運行、檢修、試驗、施工等作業過程中,由于上下交叉作業缺少安全措施、防護用品(安全帽、護網等)使用不當、違章拋投工器具或物料等原因,均可能致使物體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產生運動,打擊人體而造成人身傷害。
⑵起重傷害
工作人員在起重機(含吊車)的安裝、檢修、試驗和起重作業過程中,由于起重機維護不當、操作不當、零件質量缺陷等原因,可能導致鋼絲繩斷裂、釣具脫落、起吊物脫落、起重機傾覆、起重機漏電、起重機失控等情況發生,進而導致擠壓、墜落、物體打擊、觸電等人身傷害的發生。
⑶車輛傷害
生產、施工場所中使用的各類機動車輛,在行駛中可能發生車上人員墜落受傷、車上貨物掉落傷人、車輛碰擠車下作業人員等情況。
⑷中毒和窒息
工作人員在運行、檢修、施工等作業過程中,由于接觸有毒化學品、進入氧氣缺乏的場所(如電纜井)等原因,均可能發生中毒或窒息。
⑸其他傷害
員工在生產、施工過程中,還可能發生高溫物體燙傷、淹溺、爆炸事故傷害、野生動植物傷害,以及自然災害、群體性事件、恐怖襲擊事件等過程中引發的人身傷害。
四、應急準備
1、組織準備: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分部經理為成員的項目應急領導小組;常設機構在項目安全辦公室,負責日常管理工作,項目專職安全員負責應急聯絡及現場搶救具體實施工作;應急電話0719-5062369;各分部組織醫務應急救援小組,承擔本分部人身傷害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并有下列的責任和義務:
⑴、堅守工作崗位,不隨意離開施工現場。
⑵、熟悉人身傷害的搶救流程。
⑶、熟悉內、外應急聯系電話號碼并定期查驗。
⑷、熟悉施工現場主要場所的搶救路線。
⑸、熟悉當地醫療機構搶救路線。
⑹、能根據人員受傷情況確定搶救方案和是否轉院治療。
2、應急通訊:
⑴、項目應在施工現場明顯位置設置應急領導小組及當地醫療機構電話號碼“通告牌”。
⑵、事故現場與應急領導小組或醫療機構報警時應明確以下內容:
a、聯系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
b、事故單位的名稱;
c、事故現場的具體位置和行車路線;
d、受傷人員的數量和傷情、部位等;
e、簡要的事故原因;
f、聯系人應經對方確認后方可掛上電話。
g、當項目應急車輛不能滿足救援需要時,對外聯系時要明確需救護車搶救,并安排人員在主要路口處接應。
4、應急物資和設備
序號 |
名 稱 |
規格型號 |
單 位 |
數 量 |
現在何處 |
性能 |
1 |
醫藥箱(含藥品) |
|
個 |
2 |
醫務室 |
良好 |
2 |
擔架 |
|
只 |
3 |
醫務室 |
良好 |
3 |
氧氣袋 |
|
只 |
5 |
醫務室 |
良好 |
4 |
繩梯 |
20米 |
只 |
3 |
施工現場 |
良好 |
5 |
應急燈(手電筒) |
|
臺 |
30 |
庫房 |
良好 |
6 |
對講機 |
|
部 |
6 |
項目部 |
良好 |
7 |
交通車 |
越野車、轎車 |
輛 |
1 |
項目部 |
良好 |
⑴、項目部急救箱、擔架、氧氣袋、應急車輛一臺(該車在項目值班不跑長途)。
⑵、各分部根據情況配備相應的急救藥品、氧氣袋、擔架及應急車輛。
⑶、項目及分部的各項應急物資和設備應定期檢查、補充、更換。
五、應急演練
項目部每年組織一次現場急救演練,確保一定比例的施工人員掌握常用的急救方法。如正確解脫電源、人工呼吸、緊急止血、會包扎、正確移動傷員、會處理急救外傷等基本技能等。
六、應急處置措施
人身事故的應急處置措施可以分為人員脫困措施、現場急救措施和醫療救治措施三類,實際應用時通常是按照“人員脫困→現場急救→醫療救治”的次序依次開展,在某些應急處置中,可能只需采取其中的部分措施。
1、人員脫困措施
在坍塌事故、火災事故、交通事故、中毒事故、觸電事故等事故中,可能發生人員受困險情,如人員被坍塌建(構)筑物掩埋、受困于著火建筑物中、卡夾于車輛駕駛室內、暈倒在有毒氣體環境中、與帶電設備長時間接觸等,對于受困人員的救援首先是使其脫離危險環境(場所)——脫困。
(1)坍塌事故脫困
在坍塌事故中有人員被埋壓時,立即組織有效的清理、挖掘工作。
使用吊車、鏟車、挖掘機、推土機等清除塌落物,使用切割器材破拆大塊塌落物;對于大塊沉重物體應組織合理搬運,尤其是壓在被埋人員身上的大塊物體,必須在組織好足夠人力后方可搬運。
安排人員對坍塌建(構)筑物或坍塌坡面位移變形進行觀測,如果坍塌建(構)筑物或坡面不穩定,應及時采取措施處理。
爭分奪秒搶救被埋壓者,使其頭部先露出,保證呼吸暢通。
在清理、挖掘過程中,應防止對被埋壓人員造成二次傷害,并注意搶險人員的自身安全。
人員救出后應盡快撤離現場,防止二次坍塌造成的傷害。
(2)火災事故脫困
在火災中有人員受困于火場中時,應設法進入火場搜尋、救助受困者。
搜救人員必須在佩戴必要防護用具和通訊器材的情況下,方可進入火場。
無法短時間完成救助的,應及時向119求助。
(3)交通事故脫困
現場人員可以使用千斤頂、撬棍等工具,將車體制約人體的部位撬開,將受困人員移出。
現場人員在施救時,應避免傷及受困人員。
現場人員無法短時間完成救助的,應及時向122、119求助。
(4)中毒事故脫困
當中毒人員暈倒于有毒氣體環境中,應設法進入事故現場將受困者移出。
進入事故現場人員必須佩戴必要防護用具。
無法短時間完成救助的,應及時向119求助。
(5)觸電事故脫困
將觸電者接觸的帶電設備的斷路裝置斷開。
當帶電的導線落到觸電者身上時,可用絕緣物體將導線移開,或用絕緣繩索套在觸電者身上將其拉出。
觸電者未脫離電源前,救護人員不準直接用手觸及傷員。
觸電者如果處于高處,解脫電源后會自高處墜落,要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2、現場急救措施
對受傷人員采取及時有效的現場急救是減少事故現場人員傷亡的關鍵,現場急救人員必須了解相關傷害的救治特點,并經過相應的培訓。
(1)急救注意事項
緊急救護要爭分奪秒,就地搶救,動作迅速,方法正確;要認真觀察傷員全身情況,發現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在現場用心肺復蘇法就地搶救。
在現場緊急救護的同時,應與急救中心或附近醫療單位取得聯系,請求給予救治的指導與幫助;在醫務人員未到達前,或未送達醫療單位前,不應放棄現場搶救,傷員死亡診斷只能由醫生作出;現場救護或傷員監護人,在將傷員移交醫療單位時,必須將有關傷員的情況向醫生作情況通報。
(2)急救診斷原則
根據事故的性質、程度及現場情況,分析可能的致病、致傷原因;迅速準確地對傷員進行檢查與詢問,根據傷員臨床癥狀和體征來分析判斷。
在原因不明、診斷不清的情況下,應認真做好與其他疾病的鑒別,以免誤診造成搶救的延誤或失效。
(3)急救要點
神志不清的傷員應有專人監護,并采取側臥位防止氣道梗阻,對缺氧者應給予氧氣吸入,對呼吸停止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對心跳停止者立即實行胸外心臟按壓。
皮膚燒傷應盡快清潔創面,用清潔或已經消毒的紗布保護好創面,眼睛灼傷后應優先徹底清洗。
骨折(特別是脊柱骨折)在沒有正確固定的情況下,除止血外應盡量少動傷員,以免加重損傷。
請勿隨意給傷員飲食,以免嘔吐物誤入氣管。
3、醫療救治措施
受傷人員經初步現場急救后,應安排車輛將其快速轉送醫院,進行全面地醫療救治,醫療救治工作應注意以下事項:
(1)按照傷員的受傷情況就近選擇適合的醫院;
(2)在傷員轉送醫院時,為每位傷員安排2名以上護理人員,護理人員手機保持通信暢通;
(3)為傷員入院準備充足的醫療費用;
(4)通過多種途徑協調醫療資源,保障傷員獲得快速、高質量的醫療救治;
(5)按需要逐步通知傷員家屬,盡量避免傷員家屬大批、同時到達醫院;
對于到達醫院的傷員家屬,應安排人員逐一陪同,避免家屬情緒失控或作出過激行為。
上一篇:交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下一篇:火工品爆炸事故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