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做好應急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危害,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提高應急處置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維護公司道路運輸環境的和諧、穩定,結合公司道路運輸實際,特制訂《國鴻公司道路運輸重大事故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建設“平安企業”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妥善并嚴謹處理道路運輸安全生產環節中的事故及險情,切實做好公司道路運輸安全生產工作。建立健全公司道路運輸重大事故應急處置機制,一旦發生道路運輸重大事故,能快速反應,全力搶救,妥善處理,最大程度地減少人民群眾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企業穩定和社會安定。
(二)基本原則
堅持科學規劃、全面防范、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協同應對、措施果斷、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
二、適用范圍和工作原則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公司發生的重大道路運輸事故和重大道路運輸事故險情,需要實施救援和處置的突發性重大道路運輸事件。
(二)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減少損失
在處置道路運輸重大事故(事件)時,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把事故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在上級部門和公司的統一領導下,公司各處室和各單位按照處置道路運輸重大事故中的職責分工,分級負責,協調有序地開展搶救、事故處理和善后工作;
3、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事故處置與預防工作相結合,落實預防道路運輸事故的各項措施,堅持科學管理、全面防范;
4、快速反應,處置得當
建立應對道路運輸重大事故的快速反應機制,快速反應,快速得當處置;
5、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
征集、調用相關物資、車輛、人員時,各單位、部門應服從統一指揮,保障救援供給。
三、組織體系
(一)由公司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指揮組織。
領導小組職責。統一領導公司道路運輸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有關工作。負責監督指導公司制定道路運輸重大事故應急方案及預案演練,負責參加道路運輸重大事故搶救和調查,負責評估應急救援行動及應急預案的有效性,負責應急救援其他事項。
(二)下設應急辦公室,由公司所屬各單位行政主要領導和分管安全工作的領導、公司各處室負責人等成員組成。
應急辦公室設在公司安全稽查處,安全稽查處負責人為主任。
應急辦公室是公司道路運輸重大事故應對工作的日常工作部門,具體負責對道路運輸重大事故和業務基礎管理工作、臺賬的建立、監督檢查,不安全因素的匯總、分析協調事故處置和救援預案實施,負責指導各單位道路運輸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的制定、執行和演練。
(三)現場處置機構。道路運輸重大事故發生后,根據道路運輸事故嚴重程度、涉及范圍和應急救援行動的需要,設立現場救援指揮部,參與現場救援處置行動的小組和成員,在現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實施現場應急救援和處置行動。
(四)另設立三個處置小組,分別為:
1、現場堪查組調查取證組。
組長為公司安全部門負責人,成員為各單位安全分管領導及相關人員;
職責是根據勘察或肇事地的安全網絡人員提供的現場信息,初步判斷出事故性質。配合交警監護肇事當事人或嫌疑人,及時在事故現場周圍調查訪問,收集書證、證人、證言等證據。并及時將有關信息上報及傳達其它小組,保護好現場,維護現場秩序,防止二次事故發生。
2、搶險救災組。
組長為公司安全部門有關負責人,成員為各單位安全部門成員及相關人員;
職責是采取緊急措施,配合交警、醫療單位搶救傷員,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搶救財產,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3、善后處理組。
組長為公司辦公室負責人,成員為公司及各單位辦公室、安全、工會等相關部門人員。
職責是配合有關部門,及時做好與事故有關的受害者及當事人家庭、單位和組織的協調和受害者家屬的情緒安撫和思想解釋工作,消除受害者家屬的不滿情緒,維護社會穩定。
四、事故報告
(一)報告內容
1、基本情況:事故及險情發生的單位、車輛牌號、駕駛員姓名、時間、地點及事故現場情況;
2、簡要經過:事故及險情簡要經過、傷亡人數、車輛及財產損毀情況;
3、經損估計:事故及險情的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
4、原因判斷:事故及險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
5、控制情況:事故及險情發生后現場當事人已采取的應急措施、處置以及事故控制情況;
6、相關情況:其他需要報告的問題,如車型、車況、核定人數、實載人數、經營線路等;
7、報告聯系:事故報告單位、報告人、報告時間及聯系方式。
(二)報告程序及要求
當發生一次死亡2人及以上或一次受傷5人以上的道路運輸行車事故后,生產經營單位在得知發生事故的消息后,立即了解事故的基本情況,并及時落實相關措施,1小時內向公司安全部門報告事故的情況,公司安全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向公司安全分管領導進行匯報。公司安全部門根據公司領導的意見,在事故發生后2小時內立即按事故報告程序分別向上級主管部門、行業管理部門報告事故情況。
五、預案啟動條件
當發生一次死亡2人及以上或一次受傷5人以上的道路運輸行車事故,由公司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六、應急響應
(一)駕駛員、乘務員應急處理方案
現場處置方法:
1、立即停車:凡發生道路運輸事故,必須立即停車,并設置警示標志,防止次生事故發生;
2、立即搶救。停車后應首先檢查有無人員傷亡,如有受傷人員,應立即施救并攔截過往車輛(撥打120),送就近醫院搶救;如傷員身體某部位被壓或卡住,應立即(撥打119)設法將傷員救出,同時應標出事故現場位置;
3、現場保護:保護現場的主要內容:肇事車的停位、傷亡人員的倒位、各種碰撞碾壓的痕跡、剎車拖痕、血跡及其他散落物;
4、保護方法:尋找現場周圍石灰、磚塊、樹枝、繩索等便利器材,采取措施,積極施救。因搶救傷員需要搬動現場物品的,應如實記錄并標明位置。設置保護圈,阻止勸導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事故現場;
5、及時報案:在搶救傷員、保護現場的同時,應及時直接或委托他人向當地公安部門報案,然后向本單位有關部門報告事故情況。交通警察和應急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要服從指揮,主動如實地反映情況,積極配合現場勘察和事故調查等工作。
(二)指揮與協調
1、啟動預案:發生道路運輸重大事故后,公司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核實確認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同時向上級部門報告;
2、趕赴現場: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或指派其他成員帶領有關人員趕赴現場,參與現場指揮和處置工作。現場勘查調查取證組和搶險救災組成員,接到指令后,行車事故在本市的,必須在30分鐘內趕赴現場,出市、省的,應迅速組織調集人員在30分鐘內在指定地點出發;
3、通信聯系:開通與現場應急救援指揮員、各應急小組的通信聯系,隨時掌握事故應急處置進展情況;
4、保障措施:根據事態發展和應急處置工作進展情況,進一步落實搶救人員、設施,確保救援工作有效進行;
5、協調配合:各應急小組間要加強相互聯系,互相協調配合,當上級部門組成指揮部時,各小組成員要積極配合,服從上級指揮部的統一指揮。
七、后期處置
(一)救治和善后處理
積極開展對事故中傷亡人員的救治和事故善后處理工作,及時開展道路運輸事故理賠工作。
(二)事故調查分析及整改
1、由公司安全分管領導、公司安全部門組成事故調查組,召開事故原因分析會議進行事故原因調查分析;
2、事故調查組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公司相關制度進行調查處理,依據有關規定對責任人員提出處理意見建議;
3、對事故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和嚴重隱患,調查組應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相關單位盡快落實整改,及時消除隱患,同時修改完善預案,進一步完善和規范預案的應急措施規定。
八、預案演練
公司及各單位應定期組織應急處置、救援演練、專項演練。編制演練方案,明確演練的課題、隊伍、內容、范圍、組織、評估和總結。演練應從實戰角度出發,切實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并深入發動和依靠職工,普及運輸安全應急知識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