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危險源理論和評價指標選擇原則,建立了掘進面瓦斯爆炸評價指標體系。基于灰色聚類評價法、BP 神經網絡原理和掘進面瓦斯爆炸的特點,設計了BP 神經網絡掘進面瓦斯爆炸危險源安全評價過程圖。最后應用BP 神經網絡安全評價方法對具體的掘進面進行了安全評價,得出了安全評價等級。神經網絡安全評價方法,能夠實現動態、靜態的安全評價,對提高安全評價技術水平具有現實的意義。
關鍵詞:神經網絡;安全評價;瓦斯爆炸;危險源
1 引言
掘進工作面是礦井瓦斯爆炸事故多發地點,據統計,在瓦斯爆炸事故中,約60% ~ 70%發生在掘進面[1]。為有效預防煤礦瓦斯爆炸事故,本文進行了掘進面瓦斯爆炸危險源的安全評價研究,探討了適用于煤礦危險源安全評價的新方法,為建立瓦斯爆炸危險源的控制系統提供了依據。
2 掘進面瓦斯爆炸評價指標體系
瓦斯爆炸的必要條件有3 類[1]。根據危險源理論[2]和評價指標選擇原則,確定了掘進面瓦斯爆炸評價指標體系。掘進面瓦斯爆炸第一類危險源指標體系為:x101 (平均斷層落差,m)、x102 ( 單位長度斷層條數,1/100 m)、x103 (頂板類型)、x104 ( 平均瓦斯涌出量,m3 /min)、x105自燃發火期(月);第二類危險源指標體系為:x201 ( 平均風速,m/min)、x202風扇完好率(局扇)、x203 ( 100 m 風筒漏風率)、x204 (防爆設備完好率)、x205 ( 風量供需比)、x206 (瓦斯抽放率)、x207 ( 瓦斯抽放設備完好率)、x208 ( 通訊設施完好率)、x209 ( 通防設施完好率)、x210 (機械化程度,分);第三類危險源指標體系為:x301 (管理人員受教育年限,a)、x302 (管理人員平均工齡,a)、x303 ( 管理人員平均資歷,a)、x304 (技術人員平均工齡,a)、x305 (技術人員所占比例)、x306 ( 工人受教育年限,a)、x307 (工人平均工齡,a)、x308 (民工合同工所占比重)、x309 ( 工人平均年齡,a)、x310 ( 工人平均受培訓時間,a)、x311 (安全投入兌現率)、x312 ( 安全教育,分)、x313 (管理干部安全監察水平,分)、x314 ( 安全人員出勤率)、x315 ( 安全責任制執行率)、x316 (員工的技能和經驗,分)、x317 (員工的職業責任感,分)、x318 (規程標準化執行水平,分)
圖1 BP 神經網絡安全評價過程圖
3 BP 神經網絡安全評價過程圖
BP 神經網絡[3,4]安全評價過程圖(圖1),簡要地說明了BP 神經網絡評價過程。起初評價時輸入分為3 部分:a. 啟動樣本(通過灰色聚類獲得的樣本);b.安全標準值樣本(經處理后的安全標準樣本);c.輸入對應的樣本訓練目標值。經神經網絡訓練學習后得到了安全評價數據庫(網絡權值和網絡結構),基于安全評價數據庫,輸入評價對象的指標數據并進行BP 網絡處理,經處理后可得到安全評價結果。同時又可以將新得到的安全評價結果生成新的樣本,再次進行網絡訓練,更新數據庫。隨著網絡訓練樣本數增加,網絡的訓練使評價的結果更加精確。
當訓練樣本得到一定數量時,會增加網絡訓練收斂難度,此時可以隨機從數據庫中提取一定的訓練樣本進行網絡訓練,更新數據庫。
4 掘進面神經網絡安全評價實例
4.1 神經網絡訓練樣本的確定
本文選取了四川達竹煤電集團某礦1122(21)開切眼(1)、2014(7)運輸巷(2)、西集中巷(3)、平頂山某礦戊9 - 10—21170 機巷(4)、銅川某礦4102 開切眼(5)等礦現場掘進工作面為待評價的樣本,把它們稱為聚類對象。聚類指標33 個,根據安全評價標準[5,6,7],把安全評價結果劃分為5 個聚類灰數(即灰數)[8],即V、Ⅳ、Ⅲ、Ⅱ、Ⅰ。對3 類危險源評價可以借鑒灰色聚類來評價,以灰色聚類評價結果來確定啟動樣本的輸出,其灰色聚類評價結果見表1。
以危險源安全評價標準作為另一部分樣本(安全標準值樣本),與上述啟動樣本一道,組成共10 個訓練樣本。
根據危險源,安全評價標準分為5 個等級,即安全(0 . 8 ~ 1),較安全(0 . 6 ~ 0 . 8)、一般安全(0 . 4 ~0.6)、較不安全(0.2 ~ 0.4)、不安全(0 ~ 0. 2)。由于每個等級的取值為一數值區間[7],因而在進行網絡訓練前,必須對指標作如下處理:V、Ⅳ、Ⅲ、Ⅱ、Ⅰ5個等級值分別取其平均值作為目標值,即5 個安全評價等級的網絡期望輸出值分別為0 . 9,0 . 7,0 . 5,0.3,0.1。
4.2 神經網絡訓練及其評價
利用MATLAB 編寫了網絡權值訓練和優化程序,BP 網絡的結構為:輸入節點數為33 個,隱含層節點數為11 個,取初始權值為( - 1,1)之間的隨機數,取學習速率為0. 01,期望誤差為0. 001,為了評價的直觀性將采用一個輸出結果,即輸出的節點數為1。
在建立完全、合理的礦山掘進面瓦斯爆炸安全評價指標體系和BP 神經網絡安全評價程序的基礎上,結合生產現場的具體情況進行安全評價,以此檢驗指標的合理性和準確性[9]。評價的掘進面及安全評價樣本如表2 所示。
先將掘進面6 作為BP 網絡的訓練樣本,共11個樣本,進行BP 網絡訓練,待訓練穩定后,對掘進面6 進行評價。其安全評價結果為0. 4775,對應安全評價等級取值范圍,可知掘進面6 安全評價等級為Ⅲ。同理,按上述方法可得到7、8、9、10 掘進面的安全評價結果。其結果匯總于表3。
5 結論
利用BP 神經網絡的特征,通過適當選擇評價指標,不僅可以全面評價系統的安全狀況和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安全狀態,還可以避免了傳統安全評價時通過人工確定權重的缺點。
BP 神經網絡安全評價方法能夠快速、可靠得到評價結果,實現了動態、靜態安全評價。對煤礦掘進面瓦斯爆炸危險源安全評價的研究,是為了實現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發生率,保障人員和財產的安全,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下一篇:我國石油安全指標體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