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淺談企業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

2013-01-17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前 言

  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工作是職業健康安全體系認證工作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法規對企業風險評價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作為提高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越來越引起各方面的重視,很多企業通過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減少企業生產中的危險,控制有害因素,降低生產中的事故風險,有效地保護了企業的財產及其相關人員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全面提高了企業的本質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企業在進行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時,應該認真組織、充分研討,使每一個職工都參與到相關的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之中;注意選擇適應企業生產條件、能夠獲得預期效果、便于被職工使用的風險評價方法,并且將風險評價作為企業安全管理的一項持續性工作,注重風險評價取得的效果,把提高企業整體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績效作為重點。

  1 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的策劃

  1.1 利用企業現有資源做好過程策劃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就是識別工作中的危險因素、查找事故隱患、評價事故危險性并提出控制方法的過程。在該過程中,需要有安全管理部門負責,有組織機構,并指定組長、一般參加人員和風險評價人員。對于首次開展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的企業,應該通過有效的策劃,明確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的程序、時間節點以及要達到的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在進行策劃時,首先確定提供給各階段風險評價的資源,包括:可能參加的人員、所用的時間和所需要投入的資金等。通過策劃,綜合考慮企業能夠用于風險評價的資源,使這些資源能夠發揮最大的效用。

  1.2 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中的人員職責一般參加人員是指風險評價工作涉及范圍內的全體職工,他們的職責是識別相關的危險和有害因素,查找事故隱患。通過辨識與評價,使他們了解到在各自崗位的生產過程中存在哪些危險有害因素,可能受到什么傷害,從而認識并改正自己的不安全行為,促使周圍的人也改正不安全行為和改變物的不安全狀態,通過此項工作在全企業范圍內的開展,激發職工將自己的作業環境改變為更安全環境的強烈欲望。風險評價人員是指具備風險評價專業知識、能夠進行定性和定量評價的人員,一般為安全管理人員。他們是企業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的骨干,職責是準備評價所需的資料、制定風險評價工作程序和規則、指導職工進行危險有害因素識別、進行定性或定量評價、匯總風險評價結果和編寫風險評價報告。風險評價組長是指在企業風險評價中的總負責人,一般由主管安全的企業主要負責人兼任。他負責組織風險評價的實施,包括:人員培訓、過程監控、與企業主要負責人溝通以便為風險評價準備必要的資源、與參與風險評價人員溝通、及時向各方面反饋風險評價信息、組織風險評價報告編寫和評審等。

  2 危險源辨識程序

  2.1 危險源辨識范圍企業危險源辨識的范圍應盡量覆蓋企業危險作業的所有場所、所有危險設施(設備)和所有危險物質以及高風險作業的人員。根據企業科研生產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選擇活動、產品、設施或服務: (a) 原材料采購、貯存和輸送。 (b) 設備運行、維護和保養。 (c) 生產、試驗工藝。 (d) 產品貯存、運輸和銷售。 (e) 其它輔助活動。

  2.2 危險源辨識內容企業危險源辨識的內容一般包括:

  (1)安全管理對確保安全生產的適應性,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機構及安全管理人員、安全生產制度等安全管理相關內容是否滿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說明現行企業安全管理模式是否適應安全生產要求。

  (2)安全生產保障體系的系統性、充分性和實用性,明確其是否能夠適應安全生產的要求。(3)各生產系統和輔助系統及其工藝、場所、設備、設施是否符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要求。

  (4)識別生產、試驗中的重大危險源。

  2.3 危險源辨識方法辨識危險源時應考慮如下三點:

  (1)正常、異常和緊急三種狀態;

  (2)過去、現在和將來三種時態;

  (3)參考GB/T 13861-1992《 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代碼》,按導致事故和職業危害的5種直接原因進行危險源辨識。首先是物理性危險和危害因素,共15種: 1) 設備、設施缺陷 2) 防護缺陷 3) 電危害 4) 噪聲危害 5) 振動危害 6) 電磁輻射 7) 運動物危害 8) 明火 9) 造成灼傷的高溫物質 10) 造成凍傷的低溫物質 11) 粉塵與氣溶膠 12) 作業環境不良 13) 信號缺陷 14) 標志缺陷 15) 其他 

  其次是5種化學性危險、危害因素, 1) 易燃、易爆性物質 2) 自燃性物質 3) 有毒物質 4) 腐蝕性物質 5) 其它

  第三是5種生理性危險、危害因素, 1) 致病微生物 2) 傳染病媒介物 3) 致害動物 4) 致害植物 5)其它還有心理、生理性5種危害因素(例如, 負荷超限:體力、聽力、視力、等其它負荷超限;健康狀況異常;心理異常:情緒異常、冒險心理、過度緊張等;辨識功能缺陷:感知延遲、辨識錯誤以及其它)和4種行為性危害因素等(例如,指揮錯誤:指揮失誤、違章指揮等;操作失誤:誤動作、違章作業等;監護失誤以及其它)。

  危險源辨識的復雜程度取決于企業的生產能力、生產規模和生產系統的復雜程度。危險源辨識工作的核心應重點放在遵守法律法規要求,降低事故風險,尤其是重大危險有害因素必須進行定性或定量評價,如航天企業中的介質泄漏、著火、爆炸、中毒以及發動機著火、爆炸、環境污染等重大危險有害因素。

  3 風險評價方法的選擇

  選擇適合企業特點的風險評價方法是風險評價成功的關鍵,風險評價方法分為定性和定量兩種方法。企業在進行風險評價時,應認真分析企業特點,吸取本行業風險評價的經驗,科學選擇適合自己企業的風險評價方法。

  3.1 風險定性評價   定性評價方法主要是根據經驗和直觀判斷對生產的工藝、設備、設施、環境、人員和管理等方面的狀況進行定性分析,如:1) 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和標準;2) 相關方是否有合理抱怨和要求;3) 是否曾經發生過事故,且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4) 直接觀察到可能導致危險的錯誤,且無適當控制措施。其結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標,如是 否達到了某項安全要求、危險程度分級、事故類別和導致事故發生的因素等。屬于定性的風險評價方法有:安全檢查表、專家現場詢問觀察法、因素圖分析法、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危險可操作性研究等。定性評價方法的特點是容易理解、便于掌握,評價工作量小、評價過程簡單、評價結果直觀。但定性評價方法往往依靠經驗,帶有一定的局限性,評價結果有時因參加評價人員的經驗和經歷等有相當的差異。

  3.2 風險半定量評價

  (1) 評價公式 LEC法是一種半定量評價方法。下面重點介紹一下LEC法: D = LEC 式中: D-風險性; L-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可能性 E-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 C-危險嚴重度

  (2)評價標準見表1。

  注: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可能性分數(L)應充分考慮“危險源的管理現狀”(如有無管理措施、是否受控等)。

  (3) 評價結果,即風險等級劃分(D)標準見表2 表2 風險等級劃分標準 D值 風 險 措 施 >320 不可容許風險 只有當風險已降低時,才能開始或繼續工作。如果無限的資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風險,就必須禁止工作。 160~320 重大風險 直至風險降低后才能開始工作,為降低風險有時必須配備大量資源。當風險涉及正在進行的工作時,應采取應急措施。 70~160 中度風險 應努力降低風險,但應仔細測定并限定預防成本,并應在規定的時間期限內實施降低風險措施。在中度風險與嚴重傷害后果相關的場合,必須進行進一步的評價,以更準確地確定傷害的可能性,確定是否需要改進控制措施。 20~70 可容許風險 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應考慮投資效果更佳的解決方案或不增加額外成本的改進措施,需要監測來確保控制措施得以維持。 <20 可忽略風險 不需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記錄。

  3.3 風險定量評價   定量風險評價方法是運用基于大量的實驗結果和廣泛的事故資料統計分析獲得的指標或規律(數學模型),對生產系統的工藝、設備、設施、環境、人員和管理等方面的狀況進行定量的計算,評價結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標,如事故發生的概率、事故傷害(或破壞)范圍、危險性指數、事故致因因素的事故關聯度或重要度等。按照風險評價給出定量結果的類別不同,定量評價方法還可以分為概率風險評價法、傷害(或破壞)范圍評價法和危險指數評價法等。定量風險評價方法獲得的評價結果具有可比性,但往往需要大量的計算,并且對基礎數據的依賴性很大。企業在進行風險評價時,應認真分析企業特點,吸取本行業風險評價的經驗,科學選擇適合自己企業的風險評價方法。

  4 危險源的管理

   4.1 確定重大危險源企業應對辨識出來的重大危險源進行重點控制。重大危險源確定依照兩個準則:

  第一用LEC法,一般D≥160,可確定為重大危險源,D<160確定為一般危險源。對于部分危險源,事故或危險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很低, 事故或危險情況發生頻率也不高,但一旦發生就會造成災難性后果的,盡管評分低于160分,也可以直接確定為重大危險源;

  第二執行GB 18218-2000《重大危險源辨識》有關重大危險源規定,即“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加工、搬運、使用或貯存危險物質,且危險物質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應定為重大危險源。

  4.2 危險源的管理當企業的活動、產品、服務發生較大變化或法規及其他要求更新時,企業應及時對危險源進行補充識別和評價,以重新確定危險源并對其進行管理,更改本企業的危險源清單。企業應采取有效措施對本企業的危險源特別是重大危險源進行有效控制,以減少本單位風險損失,保障職工的安全與健康。在制定控制措施時,應遵守一一對應、可操作性、盡可能引用現行的標準這三個原則。若是危險源的控制措施目前不建全,需要日后進行安全整改,則要編制《管理方案》。應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控制力度,要對其登記建檔,要進行安全評價、監控,制定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控制程序或作業指導書,按程序進行管理控制,同時應制定《應急預案》。

  5 結束語

  企業應該將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工作作為企業安全管理的一部分,作為一項持續的活動,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及時總結風險評價中的經驗和教訓,企業主要負責人、中層管理人員和職工之間,經常溝通風險評價的相關信息,將風險評價作為企業建立科學、系統的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和保證,實現企業安全績效的持續改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津县| 西青区| 金山区| 陇西县| 黑龙江省| 墨竹工卡县| 高唐县| 江门市| 沙湾县| 永吉县| 舞钢市| 凤凰县| 广汉市| 赤水市| 丁青县| 城步| 綦江县| 贵定县| 平利县| 衡阳县| 洱源县| 梅河口市| 方正县| 东辽县| 武陟县| 东兰县| 阜新市| 保德县| 慈利县| 民县| 美姑县| 通化市| 丁青县| 平南县| 安丘市| 邛崃市| 承德市| 德江县| 社旗县| 高平市| 昆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