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危化品企業班組長安全標準化培訓內容講解

2011-09-25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企業開展安全標準化工作,旨在提高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強化落實安全生產的基層和基礎工作,即“雙基”工作,其中,基層工作就是指安全生產的基礎層面,即車間以下的生產班組。危險化學品企業的班組長,是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直接執行者,是搞好安全生產的關鍵,班組長的安全素質是確保安全生產的第一道屏障。企業應借安全標準化創建為挈機,對班組長進行安全標準化相關內容的培訓教育。以提高班組長的安全意識,規范作業行為,確保作業現場安全標準化。

  筆者認為對班組長的培訓應根據各企業自身安全生產特點,針對培訓對象的工作環境、所處崗位的危險、危害以及應急控制措施不同,制作不同的課件教材;可采用觀摩、交流、開會、培訓學習等多種靈活多樣的方式對班組長進行經常性的培訓,如對于崗位風險分析和風險控制可以采用邊學習邊討論的方式,在討論中發現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高班組長的專業業務能力、辨別事故隱患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同時也避免安全管理和實際操作產生脫節現象,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教。

  對班組長進行安全標準化相關內容的培訓,應依據《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通用規范》 (AQ3013-2008)(以下簡稱規范)的要求,以《關于印發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標準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11〕93號)(以下簡稱評審標準)為主線,與《關于危險化學品企業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的實施意見》(安監總管三〔2010〕186號)(以下簡稱186號文)相結合。切實加強班組長的安全培訓工作,進一步提升企業安全生產水平,促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規范化、科學化。

  根據《評審標準》12個A級要素的要求班組長應重點了解、掌握和執行的內容:

  A1“法律、法規和標準” 要素:

  1、對本企業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及時對本班組成員進行宣傳培訓學習,做到有計劃、有內容、有記錄。

  2、了解企業每年至少一次對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有關要求的執行情況進行符合性評價。

  A2“機構和職責”要素:

  1、掌握本企業的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

  2、熟悉本部門的安全生產目標,并層層落實簽訂根據各部門實際情況編制的安全目標責任書(公司與部門負責人、車間主任簽,部門負責人、車間主任與班組長簽,班組長與班組成員簽,每年一次),根據量化的各部門年度安全生產目標,予以考核,以保證年度安全目標的有效完成;

  3、了解企業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應全面負責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安全生產基礎和基層工作;

  4、了解企業主要負責人應組織實施安全標準化,建設企業安全文化;

  5、熟悉本企業主要負責人的安全承諾;

  6、牢記本部門本崗位本人的安全職責;

  7、了解企業安全生產責任考核機制;。

  8、了解本企業的安全生產三級管理網絡組織結構(即安委會或安全領導小組、部門車間、班組)

  9、了解企業應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或安全責任險,為從業人員繳納保險費。

  A3“風險管理”要素:

  1、了解風險評價制度的內容(目的、范圍、頻次、準則及工作程序)

  2、了解風險評價方法有哪些?掌握本企業采用的風險評價的方法;

  常用的評價方法有:

  1)工作危害分析(JHA);

  2)安全檢查表分析(SCL);

  3)預危險性分析(PHA);

  4)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

  5)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FMEA);

  6)故障樹分析(FTA);

  7)事件樹分析(ETA);

  8)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LEC)等方法。

  3、積極參與本部門本崗位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工作;

  4、對本班組人員進行宣傳培訓,使其熟知工作崗位和作業環境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及應采取的控制措施;

  A4“管理制度”要素

  1、認真學習并嚴格執行企業最新發布有效版本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2、了解在哪些特殊情況下應及時對相關的規章制度或操作規程進行評審、修訂,相關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操作人員和工會代表參加評審和修訂,并及時組織學習修訂后的規章制度或操作規程。

  A5“培訓教育” 要素

  1、了解凡上崗的從業人員要滿足崗位標準要求;

  2、從業人員每年應接受再培訓,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學時。(20學時),并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3、對新從業人員進行廠級、車間(工段)級、班組級安全培訓教育,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三級培訓教育時間不得少于72學時);

  4、企業特種作業人員應按有關規定參加安全培訓教育,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作業,并定期復審;

  5、企業應在新工藝、新技術、新裝置、新產品投產前,對有關人員進行專門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6、企業從業人員轉崗、脫離崗位一年以上(含一年)者,應進行車間(工段)、班組級安全培訓教育,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7、企業管理部門、班組應按照月度安全活動計劃開展安全活動和基本功訓練;

  8、班組安全活動每月不少于2次,每次活動時間不少于1學時。班組安全活動應有負責人、有計劃、有內容、有記錄。企業負責人應每月至少參加1次班組安全活動,基層單位負責人及其管理人員應每月至少參加2次班組安全活動;

  班組安全活動的內容主要有:

  A.學習國家和政府的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B.學習有關安全生產文件、安全通報、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及安全生產知識;

  C.討論分析典型事故案例總結和吸取事故教訓;

  D.開展防火、防爆、防中毒及自我保護能力訓練、異常情況的緊急處理及應急預案的演練;

  E.開展安全技術座談、崗位技術練兵、隱患排查等

  F. 熟悉本崗位操作存在的風險及其控制措施

  G.其他安全活動。

  A6 “生產設施及工藝安全”要素

  1、了解本企業的安全設施有哪些?安全設施不得隨意拆除、挪用或棄置不用,因檢維修拆除的,檢維修完畢后應立即復原;

  2、了解本企業的特種設備有哪些?企業應對在用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至少每月進行1次檢查,并保存記錄;

  3、掌握工藝安全信息,主要包括:

  1)化學品危險性信息:物理特性(顏色、氣味、熔點、密度等)、化學特性(包括反應活性、腐蝕性、化學穩定性等)、毒性、職業接觸限值;

  2)工藝信息:流程圖、化學反應過程、最大儲存量、工藝參數(如:壓力、溫度、流量)安全上下限值;

  3)設備信息:設備材料、設備和管道圖紙、電氣類別、 調節閥系統、安全設施(如:報警器、聯鎖等)。

  4、了解工藝過程的風險分析,操作人員清楚本崗位風險及控制措施

  5、了解生產裝置開、停車方案,并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6、當出現緊急情況時,崗位人員應熟知報告程序、處置措施 企業生產裝置緊急情況處理應遵守下列要求:

  1)發現或發生緊急情況,應按照不傷害人員為原則,妥善處理,同時向有關方面報告;

  2)工藝及機電設備等發生異常情況時,采取適當的措施,并通知有關崗位協調處理,必要時,按程序緊急停車。

  7、企業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對工藝參數運行出現的偏離情況及時分析,保證工藝參數控制不超出安全限值,偏差及時得到糾正,能正確處理工藝參數的偏離;

  8、了解本企業關鍵裝置和重點部位;了解關鍵裝置和重點部位班組的監控職責;熟悉應急預案及各種事件、事故處理措施;

  9、檢修人員應熟悉檢修作業程序;拆除、清洗等現場作業應嚴格遵守作業許可等有關規定。

  A7“作業安全”要素

  1、禁止無特種作業操作證者從事特種作業;

  2、了解哪些危險性作業活動要實施作業許可管理?進行危險性作業時,作業人員應持經過審批許可的相應作業許可證;

  動火作業、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破土作業、臨時用電作業、高處作業、斷路作業、吊裝作業、抽堵盲板作業、設備檢維修作業、其他危險性作業實施許可管理。

  3、作業過程中不得有“三違”現象(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

  4、了解作業活動監護人員應具備基本救護技能和作業現場的應急處理能力,持相應作業許可證進行監護作業,作業過程中不得離開監護崗位;

  5、作業現場的各種安全警示標志符合要求,生產環境保持整潔。

  A.8 “職業健康”要素

  1、了解企業應確保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與生活區分開,作業場所不得住人;應將有害作業與無害作業分開,高毒作業場所與其他作業場所隔離;

  2、了解企業應定期對作業場所進行檢測,在檢測點設置標識牌,告知檢測結果;

  3、了解企業不得安排上崗前未經職業健康檢查的從業人員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從業人員從事禁忌作業;

  4、了解企業應根據接觸危害的種類、強度,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個體防護用品和器具,并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正確佩戴、使用,防護器具應定點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并有專人負責保管、檢查,定期校驗和維護,凡不按規定使用勞動防護用品者不得上崗作業。

  A9“危險化學品管理”要素

  了解本企業生產過程中產品、原料和中間產品的危險特性、活性危害、禁配物等,以及采取的預防及應急處理措施。并以適當、有效的方式對班組成員進行宣傳教育。

  A10“事故與應急” 要素

  1、熟悉本企業的事故救援預案,了解應急指揮系統(即廠級、車間級)應急救援隊伍組成、應急救援人員的職責;

  2、熟悉內部、外部報警電話;

  3、掌握發生有害物大量外泄事故或火災爆炸事故應設警戒線;搶救人員應佩戴相應的防護器具,對傷亡人員及時進行搶救處理;熟悉防護救護器材的使用;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識;

  4、了解事故報告的程序;

  5、清楚所有管理人員和員工都有配合事故調查的義務;

  6、了解綜合應急救援預案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演練,現場處置方案每半年組織一次演練。

  A11“ 檢查與自評”要素

  1、崗位工人的日常檢查在交接班和原始記錄中體現,崗位操作人員應認真履行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進行交接班檢查和班中巡回檢查;

  2、了解企業應每年至少1次對安全標準化運行進行自評,提出進一步完善安全標準化的計劃和措施(實現持續改進的管理模式)。

  A12“本地區的要求”要素為開放要素,由各地區結合本地實際進行充實。

  結束語:對;菲髽I班組長的安全培訓應做到持之以恒,與時俱進,常抓不懈,樹立經常性教育的觀念,不斷提升班組長的安全技能和安全管理水平,預防和減少各類事故的發生,實現企業安全標準化達標,實現企業長治久安、健康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噶尔县| 高密市| 绿春县| 咸丰县| 安仁县| 宁河县| 万载县| 凤翔县| 花莲市| 乐昌市| 贵州省| 两当县| 凤冈县| 罗甸县| 昂仁县| 姚安县| 天柱县| 昆明市| 博兴县| 新乡县| 西华县| 新余市| 惠安县| 虹口区| 汾西县| 中宁县| 崇信县| 札达县| 万年县| 桦甸市| 肃宁县| 白河县| 三亚市| 桃江县| 乐清市| 浑源县| 固原市| 湖南省| 海兴县| 同德县| 临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