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冶金企業電離輻射作業職業衛生管理規定[1992]

2004-11-25   冶金工業部[1992]冶安環字第164號文   |   收藏   發表評論 0

  1 總則

  1.1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保障冶金企業從事電離輻射作業職工的安全與健康,根據GB4792《放射衛生防護基本標準》和GB8703《輻射防護規定》的有關規定,結合冶金企業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規程。

  1.2本規程規定了冶金企業電離輻射作業職業衛生的作業管理、作業環境管理、健康管理和職業衛生教育。

  1.3本規程適用于冶金工業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和從事伴有天然放射性作業的一切場所初單位。

  2 引用標準

  GB4792放射E生防護基本標準

  GB5294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方法

  GB8703輻射防護規定

  GWF01放射工作人員健康管理規定

  3 術語

  3.1電離輻射

  能夠通過初級過程或次級過程引起電離的帶電粒子或不帶電粒子組成的,或者它們二者混合組成的輻射。

  3.2放射性

  某些核素具有自發地放出粒子或y射線,或在發生軌道電子俘獲之后放射X射線,或發生自發裂變的性質,這種性質稱為放射性。

  3.3天然放射性

  天然存在的核素的放射性。

  3.4電離輻射作業職工

  其職業崗位伴有電離輻射照射的作業職工。

  3.5個人劑量限值

  個人在一年期間受到的外照射所產生的有效劑量當量與這一年內攝入的放射性核素所產生的待積有效劑量當量兩者之和的限值。

  3.6輻射源

  產生或能產生電離輻射的物質或裝置。

  4 作業管理

  4.1電離輻射作業單位,必須按照國務院第44號令辦理許可登記。

  4.1.1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電離輻射作業場所的放射防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經衛生、公安、環保和勞動等有關部門驗收同意,獲得許可登記后方可啟用。

  4.1.2涉及放射性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治理和伴有天然放射性的礦石開采、選礦、冶煉等工程項目,必須在申請審查的同時,提交經環保部門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和經勞動部門批準的職業衛生專篇,竣工后必須經衛生、公安、環保和勞動等部門驗收同意。

  4.1.3符合GB8702豁免限值的工作可免予辦理許可登記。

  4.2電離輻射作業,必須符合GB4792規定的實踐正當性、輻射防護最優化、電離輻射作業職工個人劑量限值的基本原則。

  4.3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工作應采用低毒性核素、低放射活度輻射源和高防護性能的新技術、新設備。

  4.4伴生天然放射性礦石采、選、冶生產和可能發生空氣污染的區域,應采取綜合防護措施、安裝全面和局部送排風裝置,使電離輻射作業職工年攝入量和放射工作場所空氣中放射性核素的濃度低于GB4792的相應限值。

  4.5從事開放型放射工作和大型放射性廠、礦應按照GB4792劃定放射工作單位類別及其工作場所級別,根據工作單位類別和工作場所級別進行設計和建造。地址選擇、廠區和車間內部布局應做到合理、正確采用各種操作器械和設備、設置凈化裝置。

  4.6使用外輻射源時,應根據需要設置永久性或臨時性屏蔽或確保人與輻射源之間有適當距離等可靠防護措施。

  4.7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的安全防護措施,放射性同位素的領用、登記、保管和運輸制度、放射性同位素儀器、儀表的銷售及放射性廢棄物排放管理、放射性事故管理,必須符合“冶金工業使用放射性核素安全防護規程"的要求。

  4.8離輻射作業職工必須具有正常、異常和緊急情況下能夠正確、安全的履行其職責的健康條件。

  4.9電離輻射作業職工進入放射作業場所時,必須穿戴相應的個人防護用品,在開放型放射作業場所工作時,還必須佩戴防放射性氣體或氣溶膠的防護面具,在其人口處,應設置更衣室、淋浴室和表面污染監測儀器。

[NextPage]

  5 作業環境管理

  5.1電離輻射作業場所分為控制區、相鄰區、監督區和非限制區。

  5.1.1控制區:一年內受到的輻射照射超過年劑量當量限值3/10(相當于“冶金企業電離輻射作業條件,,回級)的區域,用紅色標志。

  5.1.2相鄰區:一年受到的照射小于年劑量當量限值3/10、大于1/10(相當于“冶金企業電離輻射作業條件"Ⅱ級)的區域,用橙色標志。

  5.1.3監督區:一年內受到的輻射照射小于年劑量當量限值1/10(相當于“冶金企業電離輻射作業條件"I級)的區域,用黃色標志。

  5.1.4非限制區:一年受到的輻射照射一般小于年劑量當量限值的1/30(相當于“冶金企業電離輻射作業條件”O級)的區域,用綠色標志。

  5.2電離輻射作業單位,應根據“冶金企業電離輻射作業條件分級"開展以下全部或部分劑量檢測。

  5.2.1個人劑量檢測。

  5.2.1.1Ⅱ、Ⅲ級作業條件下的職工應進行個人劑量檢測。當受到x、y或中子照射時,應佩帶相應的個人劑量計,檢測周期每月一次,當受到內照射時,應進行個人吸人量、呼出氣和尿便樣品的放射性檢測,檢測周期每半年一次。

  5.2.1.2在事故或應急情況下,根據情況應對有關人員進行個人檢測。

  5.2.1.3作業職工離開開放型作業場所時,應進行體表放射性污染檢查。

  5.2.2作業場所檢測:

  5.2.2.1根據輻射源的特點和操作方式,應對作業場所中β、Υ、χ如呂了的輻射水平,空氣中放射性物質濃度、粒度以及表面污染水平進行常規檢測。

  5.2.2.2常規檢測周期:0級作業每2年一次;I級作業每年一次;Ⅱ級作業每半年一次:Ⅲ級作業每季一次。

  5.2.2.3當劑量當量率發生較大變化的作業場所或可能出現異常時,應進行特殊檢測。

  5.2.3排出物檢測產生放射性排出物的單位應根據排出物的排出途徑對排出物中放射性核素種類、濃度和排出總量進行檢測,檢測周期每年至少一次。

  5.2.4環境檢測

  產生放射性排出物可能造成環境影響的單位.應根據情況進行環境檢測。檢測內容包括環境介質中的放射性核素種類和濃度,以及環境輻射水平。檢測周期每年一次。

  5.3輻射防護評價

  5.3.1作業條件分級評價,主要評價作業職工個人劑量當量是否符合限值要求.核準電離輻射作業條件級別,并根據作業條件分級評價的結果,提出改進輻射防護工作建議。評價周期按《冶金企業有害作業職業衛生管理標準一有害作業職業衛生管理通則》執行。

  5.3.2輻射防護管理評價,主要是評價輻射防護機構設置規章制度、人員素質、經費管理及統計報表是否符合“冶金企業有害作業職業衛生管理標準,,的要求。

  5.3.3輻射防護技術措施評價,主要是評價輻射安全技術、排放控制、廢物處理及輻射監測等技術措施,是否按有關規定設計,運行中防護設施是否完好,運行中效果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6 健康管理

  6.1電離輻射作業職工就業前(含從非放射工作調到放射工作崗位的職工)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合格者方可從事電離輻射作業。

  6.2電離輻射作業職工必須進行就業中定期健康檢查。對在Ⅲ級和Ⅱ級工作條件下工作的職工每年檢查一次;對在I級工作條件下工作的職工每2年檢查一次;對在0級工作條件下工作的職I;每3年檢查一次,必要時可增加體檢次數。

  6.3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宜從事電離輻射作業,已從事也離制射作業的可根據情況減少接觸、短期脫離、療養或調離。

  a.血紅蛋白低于120g/L或高于160g/L(男);血紅蛋白低于l 10g/L,或高于150g/L,(女)。

  b.紅細胞數低于4×1012/L或高于5.5×l012/L(男);紅細胞數低3.5×10l2/L,或高于5×l012/L(女)

  c.就業前職工白細胞總數低于4.5×109/L或高10×109/L,者,就業中職工白細胞總數將續(指6個月)低于4×109/L或高于1.1×109/L者。

  d.就業前職工血小板低于110×109/L,就業中職工血小板持續低于100×109/L。

  e.患有心血管、肝、腎、呼吸系統疾患;內分泌疾患;血液病、皮膚疾患和嚴重晶體混濁或高度近視者。

  f.嚴重神經、精神異常,女日癲捕、嬉病等。

  6.4電離輻射作業單位對每個電離輻射作業職工必須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和個人劑量檔案。就業前、就業中體檢結果由體檢單位詳細如實記錄在個人檔案中。

  6.5電離輻射作業職工疑難病例的轉診及治療、放射事故的調查和衛生醫學處理,以及職業性放射疾病的診斷應按GWF01規定執行。

  7 職業衛生教育

  7.1電離輻射作業職工必須接受輻射防護教育,并分為就業前教育、就業中教青和提高教育。

  7.2電離輻射作業職工就業前教育內容有:電離輻射基本知識,電離輻射危害防護對策,輻射防護制度。經過培訓考核取得輻射工作人員合格證后,方可參加工作。

  7..3電離輻射作業職工就業中教育內容有:電離輻射作業的特征及危害;輻射防護設施及其原理;輻射防護條與標準;輻射防護技術規程與注意事項。教育周期每年1-2次。

  7.4電離輻射工作單位負責人和專(兼)職放射防護人員應定期接受教育,主要內容有:放射防護新知識、新技術;輻射防護法規與標準;輻射防護現狀評價與發展規劃。教育周期每年一次。

  8 附則

  8.1本規程自發布之日起生效。

  8.2本規程解釋權歸冶金工業部安全環保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颍上县| 封丘县| 东源县| 乌海市| 镇沅| 西吉县| 宁强县| 即墨市| 屏山县| 曲麻莱县| 泰兴市| 武穴市| 合川市| 景泰县| 牟定县| 兴和县| 葫芦岛市| 大方县| 富锦市| 武定县| 浮山县| 永春县| 新民市| 壶关县| 收藏| 呼图壁县| 泽普县| 资源县| 湘潭市| 沛县| 昌黎县| 江孜县| 忻城县| 庆元县| 繁峙县| 福贡县| 罗山县| 林西县| 西平县| 延庆县| 马尔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