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肅、陜西、湖北省國土資源廳,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
四川汶川地震后,四川、甘肅、陜西災區不少地方山體松散、巖體破碎,特別是當前余震不斷、主汛期來臨,強降雨增多,極易發生滑坡等地質災害。黨中央、國務院對做好當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高度重視,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嚴密防范次生地質災害。為切實做好地震災區地質災害防范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當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四川、甘肅、陜西、湖北、重慶均屬地質災害易發區,原本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隱患多,本次特大地震又新增了多處地質災害隱患,特別是地震引發的滑坡,大量堵塞山溝,如遇余震和強降雨,極易引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因此,在當前的災后災民生活安置和重建當中,在思想上和組織上要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這是當前擺在各級國土資源干部面前最重要、最緊迫和壓倒一切的任務,各地要加強協調,加大力度,加快進度,全力以赴投入到災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去,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為抗震救災作出新的貢獻。
二、認真開展地質災害調查工作
各地要組織好本地區和外地支援地震災區參加地質災害巡查排查的專業技術力量,重點對縣城、鄉鎮、村莊、災民臨時安置點和救援人員居住點以及重要流域、交通干線和重大設施等地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進行巡查排查,對發現的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逐點制定防治預案,避免地質災害造成群死群傷。
三、認真做好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工作
各地要根據地質災害普查成果,與氣象部門密切溝通,認真總結研究近年來地質災害預警預報經驗,密切關注氣候變化,分析雨情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及時做好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對重大險情,應及時建議當地政府實施應急避讓,嚴防發生人員群死群傷。
四、迅速恢復和重建群測群防體系
此次地震損失大,特別是部分地區群測群防體系受到嚴重影響。為此,各地要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山區農村,宣傳預防地質災害的基本知識,提高群眾防災意識,切實提高群眾自救互救能力。動員組織基層干部,迅速恢復和重建群測群防體系,充分發揮鄉鎮、村、社干部作用,切實做好雨季監測預報工作。
五、加強重大地質災害隱患和居民安置點的評估工作
對威脅救援人員、災民集中安置點和人口聚集區的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要協助當地政府劃定危險區,設立警示標志,并協助地方政府采取必要的應急措施。要加強與建設、地震部門的協調,做好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及時提供高質量的評估報告,提出防災措施,為臨時安置點和災后重建提供地質安全保障。
國土資源部
二OO八年五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