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淺述在安全評價中安全法規、標準的作用與運用

2005-11-01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當前,安全評價工作已經納入我國法律、法規內容,如何提高安全評價工作質量,切實落實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加強企業安全管理,促進企業安全生產,是擺在各級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和從事安全評價人員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通過實踐認為,在運用預先危險分析、安全檢查表評價方法進行安全評價、提出應采取的安全措施及評價結論中,都需要用安全法規、標準分析評價。它不僅是進行安全評價的重要依據,而且也是衡量安全評價質量的標志之一。正角運用安全法規、標準,對搞好安全評價工作起著重要作用。本文僅就安全法規、標準在安全評價工作中的作用及運用進行探討。
  一、 安全法規、標準在安全評價中的作用
  1.安全法規、標準是進行安全評價工作的重要依據
  安全生產的法律、條例、規定、制度及標準、規范(以下稱“安全法規、標準”)是企業生產經驗、教訓的總結,在各項生產經營活動中,必須認真貫徹執行。因為它既是加強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基礎,也是落實建設項目中安全設施“三同時”,進行安全評價的重要依據。
  《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礦山建設項目和用于生產、儲存危險物品建設項目,應當分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安全條件認證和安全評價”。《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生產、儲存、使用劇毒化學品的單位,應當對本單位的生產、儲存裝置每年進行一次安全評價;生產、儲存、使用其他危險化學品的單位,應當對本單位的生產、儲存裝置每兩年進行一次安全評價”。《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第二、六條規定,礦山企業、建筑施工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等生產企業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應當依法進行安全評價。國家法律、法規對危險化學品行業等建設項目安全生產許可證進行安全評價問題做了如此明確規定,說明國家對安全評價工作十分重視,應當認真搞好危險化學品等建設項目和在役裝置等的安全評價工作。
  國家安監局自2003年3月至2004年9月期間相繼發布了《安全評價通則》、《安全預評價導則》、《安全驗收評價導則》、《安全現狀評價導則》、《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安全評價導則(試行)》和《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評價導則(試行)》等評價導則,為搞好安全評價工作進一步提出更具體要求,這必將促進我國安全評價工作的深入開展。
  2.安全法規、標準是安全評價的主要內容
  在對建設項目或在役裝置等進行各類安全評價時,首先要查找涉及該行業、專業的相關法規、標準。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03年底),國家、各行業及天津市發布了涉及安全法規近500個,國家標準1600個,各行業標準1300個。這些法規、標準有化工、石化、礦業、港口、冶金、建筑、城建、建材、機械、電力、交通、鐵路等各行業,包括消防、電氣、特種設備及工程建設等專業。這些法規、標準經過了多次修訂、補充、完善,有此無權過問全黨 吸收了國際上先進標準。
  在運用預先危險分析、安全檢查表等方法進行評價時,需用安全法規、標準作為危險辯識依據,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措施,進行評價結論時,也需要用法規、標準去衡量。因此,在進行安全評價的整個過程中,都需要運用各項安全法規、標準進行分析評價,從而構成了各類安全評價的主要內容之一。
  3.安全法規、標準運用是否得當是衡量安全評價報告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
  安全評價報告質量是否符合用戶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運用安全法規、標準是否結合生產實際情況,是否應用準了主要法規、標準。只有結合實際,針對不同的物質、設備選用不同的法規、標準,才能準確分析評價,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結論。如2003年3月對某乙炔氣廠進行安全現狀綜合評價時,針對該廠生產乙炔氣,經營充裝氧氣、氬氣和二氧化碳氣的情況,在評價中,選用了相應安全法規、標準,對該安全評價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首先根據氧氣、氬氣、二氧化碳的臨界溫度,并對照《氣瓶安全監察規定》(國家質監總局令2003的第46號)、GB16163-1996《瓶裝壓縮氣體分類》規定,確定氧氣、氬氣屬于永久氣體充裝,二氧化碳屬于液化氣體充裝,分別選用GB13591-1992《溶解乙炔充裝規定》、GB14193-1993《液化氣體氣瓶充裝規定》和GB14194-1993《永久氣體氣瓶充裝規定》。對其充裝站安全技術標準,即GB17266-1998《溶解乙炔氣瓶充裝站安全技術條件》、GB17264-1998《永久氣體氣瓶充裝站安全技術條件》及GB17265-1998《液化氣體氣瓶充裝站安全技術條件》。對所用氣瓶選用GB11638-1989《溶解乙炔瓶》和后三種氣瓶用的GB5099-1994《鋼質無縫氣瓶》評價;以及選用相應的XXX氣瓶定期檢驗與評定,即用GB13076-1991《溶解乙炔氣瓶定期檢驗與評定》、GB13004-1999《鋼質無縫氣瓶定期檢驗與評定》分析評價。選用了以上11個主要氣瓶標準后,詳細地對照乙炔生產、充裝和其他3種氣體的充裝是否符合規定和安全生產要求,并從管理上分別按上述標準內容查看該單位的氣瓶充裝資質證、氣瓶檢驗站資質證及人員充裝、檢驗相應資質證等。
  另外,對液氧等低溫儲罐,除選用《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質技監局鍋發〔1999〕154號)、GB150-1998《鋼制壓力容器》外,還根據其低溫壓力容器的特點,選用HG20517-1992《鋼制低溫壓力容器技術規定》,著重檢查低溫壓力容器及其附件所用鋼材是否鎮靜鋼規定的落實情況。經查驗相關資料,液氧儲罐的筒體、封頭、材質均符合規定。對乙炔氣柜的分析評價也選用了2個相關主要標準,即HGJ212-1983《金屬焊接濕式氣柜施工及驗收規范》、HG20517-1992《鋼制代壓濕式氣柜》。整個評價報告先后共采用70多具法規、標準。由于對評價的物質、設備選準合適的主要安全法規、標準,分析、查驗比較深入透徹,使評價結論比較全面、客觀、公正,用戶比較滿意。
  總之,進行安全評價時對評價的物質、設備裝置及工藝選準安全法規、標準,是搞好安全評價的基本條件,也是考核、衡量評價報告是否符合要求的示志之一,對豐富評價內容起著重要作用。
  二、 如何運用安全法規、標準開展安全評價
  1.結合實際運用安全法規、標準
  進行安全評價時,應針對項目的物質、設備、工藝過程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法律、標準、不能生搬硬套。如對物質危險,有害因素與分析時,應首先以GB13690-1992《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或GB12268-1990《危險貨物品名表》確定物質危險性類別、危險特性,用GBJ16-87《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01年版)或GB50160-92《石油化工企業防火規范》(1999年版)確定物質生產火災危險類別,再用GB5044-1985《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HG20660-2000《壓力容器中化學介質毒性危害和爆炸程度分類》等標準,確定是否屬于有毒有害物質及其危害毒性等級,使人們先對物質特性有一個符合標準的直觀概念。在預先危險分析匯總表中的“建筑安全技術措施”項,可按法規、標準規定、編寫相應的安全措施,使所提示的安全技術措施有一個準則。并且根據安全法規、標準的規定,說明需要補充或已有的安全措施。如某液化分離建設項目丙烯球罐的“電氣設備、照明及其線路、儀表均符合GB50058-1992Ⅱ區規定等”,表示已有該安技措施。針對丙烯球罐易發生高處墜落的危險,如初步設計資料又無此說明,可用“應按GB4053.1~3-1993、GB4053.4-1983規定設置鋼梯、護欄、平臺”等,表示需要補充的護欄、平臺安技措施。
  對設備裝置的辯識與分析,可先查看有關資料、弄清楚評價的各類設備,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2003年國務院令373號)和國質檢鍋〔2004〕31號《特種設備目錄》的規定,檢查有無屬于特種設備的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氣瓶、起重機械以及電梯的特種設備。這些特種設備分別有相應的法規和標準規定,均要求有設計、制造、檢驗資質單位進行,應注冊登記,作業人員也應有資質證。而后,根據初步資料和現場檢查情況,查找相應法規、標準進行安全評價,提出相應的安全措施。如遇到構成重大危險源的裝置,還要清楚其儲存的介質及其儲存量,按照GB18218-2000《重大危險辯識》規定,如達不到其臨界量,要制定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如達到其臨界量,還要按《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規定,制定在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并按規定上報有關部門備案。只有結合這些法規、標準,才能提出應采取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安全生產要求,做出客觀、正確的結論。
  在用安全檢查表方法進行安全評價時,無論是安全預評價編寫指向性安全檢查表,還是安全驗收評價、現狀評價編寫現場安全檢查表,其檢查項目、內容既要有法規、標準內容,又要結合具體的物質、設備、工藝過程編寫,這樣才有說服力,分析得深刻、透徹。進行安全評價時,要注意引用安全標準的適用性,根據實際選用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涉及某行業時盡可能使用該行業標準;實在沒有時,也可參照接近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對分析的主要設備設施問題,是否符合法規、標準,無論是存在什么問題或不存在問題(即是否符合法規、標準要求),其檢查情況可都要在安全檢查表的“備注”欄內加以說明,不要全以“√”或“×”表示或以“√”挑勾到底。
  遠用法規、標準進行安全評價時,還要特別注意根據不同行業的項目情況,選準相應的法規、標準,防止選錯標準、規范。否則,既浪費時間,又達不到安全評價的目的。
  2.主要法規、標準不要漏掉
  安全評價時使用的主要法規、標準不要漏掉,應盡可能全面。因此要熟悉掌握有關安全法規、標準及其主要內容。如安全驗收評價驗收壓力管道時,對其施工單位資質問題不僅要使用原勞動部《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勞部發〔1995〕161號),而且要使用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鍋爐局《壓力管道安裝單位資格認可實施細則》(質技監局鍋發〔2000〕99號)壓力管道安裝單位應具有規定的相應資質證。如涉及液化烴儲罐安全現狀評價時,不僅要使用《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GB50094-1998《球形儲罐施工及驗收規范》,還要注意使用GB12337-1998等規范。
  為不漏掉主要法規、標準,在針對評價的物質、設備、工藝過程,找出相關法規、標準后,要比較篩選、選用主要的。既不能太少,又不能太多;防止運用法規、標準太少,影響評價深度不夠。引用的標準太多,浪費時間,重點不突出。在安全檢查表中編寫評價依據時,不僅要寫出法規名稱、標準號,而在此欄內分別寫出標準號及其條款。
  另外,在編寫安全檢查表之前,應詳細地列出所依據的法規、標準,使人們在使用安全檢查表方法檢查時先有一個概括的了解,并且與檢查表中的評價依據要一一對應。法規文號、標準號、名稱要書寫準確。同時在評價報告末尾附錄主要的安全法規、標準(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順序分開)及參考文獻資料,這樣會使評價結果較為全在,有說服力,也便于建設單位使用和專家評審。
  3.及時掌握信息,熟練準確運用
  搞好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特別是搞好危險化學品安全評價工作,應該熟練掌握、準確運用國家、行業和地方頒布的危險化學品及其相關的鍋爐、電氣、工程建設等各專業安全法規、標準,提高安全評價的準確性,才能使評價報告符合委托方安全生產要求,更好地為建設單位或企業服務。要多渠道掌握新的法規、標準發布信息和原有的法規、標準修訂情況;要注意法規、標準的時效性,不能使用過期作廢和沒出版的標準。為此,一是從《中國標準化》、《中國標準化導報》或國家質檢總局、建設部定期出版的標準目錄匯編中查找、收集;二是在閱讀有關報刊文章時注意收集此方面信息; 三是到所在地區標準書店購買最新出版的標準,或到有權威的省市級標準文獻室咨詢、購置最新的標準。
  為提高運用法規、標準的準確性,要對評價報告做好審核、校對、對運用的法規、標準逐條檢查,避免出同差錯。特別是在引用相關的評價報告時,要注意重新檢查對照所引用的法規、標準是否準確,這樣,既加深了對法規、標準的認識,又做了校對,防止脫離實際,評價結論與實事不符。
  總之,進行安全評價時,熟練掌握準確運用安全法規、標準,是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措施,做出客觀、公正評價結論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 建議
  1.清理整頓過期作廢的法規、標準
  為了搞好我國安全生產工作,各職能部門、各行業以及各地方均發布了少安全法規,但是很多安全法規沒有統一的匯總資料,使從事安全管理和安全評價人員不能詳細了解哪些法規可以繼續使用,哪些已經過期作廢。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實施后,國務院有關職能部門以前頒布的那些安全法規具有行政許可效力,可以繼續使用,尚不可知。國家各職能部門機構變化后,有些部門,如原勞動部已不存在,其以前發布的有關安全法規如何執行,也不清楚。同時,也存在這些法規需要修訂的問題。
  安全標準方面,雖然國家質檢總局對有關產品技術、基礎和管理的標準每年或定期清理公布國家目錄匯編,但對工程建設的國家標準目錄匯編定期頒布的時間較長,不知上年度工程建設標準發布總的信息情況,有些標準也需要盡快修訂。
  為了防止安全評價中使用過期作廢的安全法規、標準,建議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質檢總局及有關部門和地方,應清理整頓在此以前發布的國家、行業及地方安全法規、標準,并在相關報刊或以其他形式及時公布。對有關安全法規、標準應盡快組織修訂、補充和完善。
  2.制訂規范安全評價細則
  近兩年來,國家安監局發布了不少安全評價導則,對促進落實安全設施“三同時”,搞好安全評價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但為了確保安全評價質量,使安全評價工作更加規范,除應盡快發布《專項安全評價導則》等配套技術規定外,還應對安全評價報告中的法規、標準的運用深度、評價方法的運用規定、各評價單元內容的設置(特別是工藝單元內容的設置)、安全評價報告的評審、評價報告質量的確定等制訂一些更細致具體規定,以進一步提高我國的安全評價工作水平,促進我國安全生產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雄市| 永城市| 阳山县| 永济市| 岚皋县| 雅江县| 正蓝旗| 登封市| 江安县| 额济纳旗| 新蔡县| 永善县| 山东| 阜平县| 通榆县| 诸城市| 德江县| 刚察县| 开鲁县| 瓦房店市| 嵊泗县| 蒙阴县| 竹溪县| 昭平县| 宣恩县| 孟州市| 景德镇市| 万安县| 黄浦区| 杭锦后旗| 霍林郭勒市| 芦山县| 赣榆县| 时尚| 绵竹市| 焦作市| 衡水市| 桑日县| 罗山县| 裕民县| 连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