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企業安全評價應把握好六大特性
2005-11-01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安全評價作為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越來越多地受到企業的重視并被企業接受,很多企業通過科學有效的安全評價,減少了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危害因素,減少了各類事故的發生,有效地保護了職工生命安全健康,全面提高了企業的本質安全化水平,促進了企業的良性發展。然而,如何科學有效地開展好企業的安全評價工作,對于企業的管理者來說至關重要,筆者認為,要搞好企業的安全評價工作,必須把握好以下六個特性。
一是把握企業安全評價的“目的性”。明確和認識企業進行安全評價的目的和意義,是搞好企業安全評價工作的前提。眾所周知,安全評價是指運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對建設項目或生產經營單位存在的職業危險因素和有害因素進行識別、分析和評估,它一般包括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安全現狀綜合評價和專項安全評價四類。一般而言,企業的安全評價大多是安全現狀綜合評價,主要是針對某一生產經營單位總體或局部的生產經營活動安全現狀進行的綜合全面評價。通過定義,可以看出,開展企業安全評價工作,實際是對企業管理現狀進行科學分析的過程,是對生產經營過程危險、有害因素識別、分析的過程,其最終目的是通過科學分析、評價、找出企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而通過采取措施進行完善,達到不斷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只有認識了企業通常開展安全評價的目的和意義,而且認識正確和到位,才能搞好企業的安全評價工作。
二是把握安全評價方法的“適宜性”。目前,國內的安全評價方法一般分為定性和定量兩類,評價方法很多,約有十幾種。如何選擇安全評價方法,是搞好企業安全評價的關鍵。在選擇安全評價方法時,應考慮兩點:(1)評價方法的選擇要結合企業的生產工藝特點、實際;(2)評價方法的選擇要結合評價人員的文化素質和水平。只有充分分析企業生產工藝特點和評價人員的素質水平,選擇適合企業生產工藝特點和評價人員熟悉的安全評價方法,做到適合企業的生產實際,才能達到搞好安全評價的目的。
三是把握安全評價策劃過程的“科學性”。在選擇好安全評價方法之后,科學策劃安全評價的整個過程,是搞好企業安全評價工作的核心。為此,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明確參加人員和參與人員的分工和職責,確定安全評價組長和參加人員,力爭做到全員參與;(2)要制定出科學安全評價計劃或實施進度,明確各個階段參與人員、任務、資金投入等;(3)確定出對安全評價工作的考核細則,以確保安全評價工作按照計劃進行;(4)全面收集安全評價所需要的信息資料如法律法規等;(5)確保安全評價范圍要全面,要覆蓋所有設施、設備、場所和作業人員。
四是把握安全評價結論的“合理性”。對于企業安全評價的結論,必須慎重研究,要全員參與科學分析,反復研究和論證,確認安全評價的結論符合企業的安全管理現狀,以確保安全評價的合理性。
五是把握采取的安全措施的“有效性”。通過評價得出結論之后,正確選擇和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對改善安全生產條件,降低安全風險起著重要作用。為此,要求管理者確定采取的安全措施必須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實際相結合,符合企業的生產實際而且切實可行,真正達到降低或消除危險因素和風險的目的。同進,要求管理者通過信息溝通交流的渠道,收集相關信息,來驗證安全措施實施的效果,驗證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六是把握安全評價的“持續性”。安全評價工作不是一次性的工作,它是企業安全日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反復持續進行。為此,要求企業管理者必須把評價工作當作日常管理的重要內容,定期總結和評價安全評價工作,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驗證安全評價結果和采取措施的有效性,按照PDCA循環模式,不斷完善安全評價工作,達到持續改善企業安全管理狀況,不斷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之目的。
總之,只有把握好以上六個特性,才能科學、有效地開展好企業的安全評價工作,為企業安全生產經營服務,最終達到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