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應急“3步法”:
一、制定應急計劃
要針對生活中潛在的風險,結合社區和單位的應急計劃來指定家庭應急計劃,包括:
1、疏散路線;
2、家庭緊急聯絡人;在本市和外市各選擇一位“家庭緊急聯絡人”。發生事故時,家庭成員可以與這兩位固定的聯絡人取得聯系;
3、水、電、氣總閥的位置和關閉程序;
4、保護契約和存折等重要單據;
5、緊急情況發生時,殘疾人、老人或兒童等的特殊需要;
6、學習急救常識和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二、熟悉應急避難場所
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性質,判斷是留在家里,還是到更加安全的地方。要熟悉政府修建的應急避難場所,進入應急避難場所時,如果時間允許,要帶上應急物品箱;要聽從應急救援人員指揮;不能攜帶禁品、兇器和寵物進入避難場所;不能在避難場所吸煙、喝酒;未經主管部門允許不能離開避難場所。
三、準備家庭應急儲備箱
每個家庭都應準備一些必需的應急物品并放置于箱內,以備不測之災。家庭可按照下列清單儲備應急箱內的日常用品。
1、至少供每人用3天的應急食品和飲用水,水以每人每天4升的標準儲存(2升用來飲用,2升供準備食物和清潔衛生)。
2、應急工具。包括簡易滅火器(定期更換)、應急逃生繩、簡易防煙面具及錘子、哨子、收音機、手電筒、電池、紙筆等。
3、衛生物品及衣物。
4、醫藥包。應該在家中或車內常備一個醫藥包,并保證家中成員清楚醫藥包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醫藥包常用物品:
醫用材料:藥用棉花、藥用火酒、四方形消毒紗布、繃帶、膠布、剪刀、體溫計、棉棒、安全別針;外用藥:碘酒、眼藥水、燙傷藥膏、跌打膏藥、消炎止痛藥膏、創可貼;內服藥:止瀉藥、退燒片、保心丸、止痛片、抗生素、催吐藥、胃藥;其他:消毒藥水。
5、特殊物品。包括嬰兒或病人的特殊用品,遺囑、保險單、合同,身份證復印件,社保卡等。
上一篇:安全應急常識——應急工具
下一篇:地震逃生和震后自救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