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是的,就在這個原本溫馨浪漫的日子里,遼寧阜新孫家灣煤礦發(fā)生了特大瓦斯事故,至少203條生命剎那間消逝在地下無盡的冰冷和黑暗中,而在他們中間,有多少兒子本該在此尚未過完的新年中為他們白發(fā)蒼蒼的父母點響一掛鞭炮,有多少父親盤算著在即將到來的元宵節(jié)為他們牙牙學語的兒女扎起一盞兔子燈,又有多少年輕的戀人憧憬著離開他們千里之遙但又本該他們享有的玫瑰、音樂和燭光,但現(xiàn)在,死神無情地奪去了這一切。
這是一份拷問靈魂的清單:2004年11月28日,陜西省銅川礦務局陳家山煤礦發(fā)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66人遇難,成為44年來我國煤炭行業(yè)最大的安全事故;11月20日,河北沙河市5個相連的鐵礦發(fā)生火災,70名礦工遇難;11月11日,河南平頂山市魯山縣新生煤礦南店報廢井區(qū)發(fā)生瓦斯爆炸事故,33人遇難;10月20日,鄭州煤炭工業(yè)集團大平煤礦發(fā)生巖巷特大瓦斯事故,148人遇難,32人受傷……礦難之頻密、傷亡之慘痛、損失之巨大,足令一切良知尚存者黯然神傷。
這又是一場堪稱悲壯的博弈。一方面,代表公義的公共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力度介入其中:2005年1月19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提出全面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五項措施,嚴肅處理了河南鄭煤集團大平煤礦“10·20”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相關責任人,其中河南省一副省長被給予行政警告處分;2005年1月1日,新版《煤礦安全規(guī)程》開始實施;2004年年底,煤炭大省山西出臺新規(guī),從當年12月1日開始,因煤礦事故造成的人員死亡,賠償金不得低于20萬元……;另一方面,由投資熱所帶動,去年以來,煤炭價格一路飆升,9月份原煤漲幅高達40%,而供暖季的到來,令原本高位運行的煤價更是漲勢驚人。煤炭價格一路上漲,煤炭行業(yè)持續(xù)處于賣方市場,刺激了煤礦的超能力生產。同樣,去年11月份起國內部分地區(qū)鐵礦粉價格漲幅驚人。鐵礦也好,煤礦也好,巨大的經濟利潤空間促使企業(yè)和地方政府用增產增收策略代替了適度規(guī)模條件下的安全生產策略……
一次次生命的付出無情地揭示出“行政調控失靈”和“市場失靈”為“雙碰頭”的災難后果,血的代價警醒我們必須正視嚴峻的現(xiàn)實。針對諾斯悲觀地認為“一個國家(政府)必須演化為一個有效、公正的契約第三方執(zhí)行者。第三方強制實施意味著國家(政府)應該強大到能有效監(jiān)督產權、強制實施契約”,但同時“一個國家(政府)一旦具有了這樣強制的力量,那么,那些管理該國家(政府)的人便會利用這種力量來謀取自身的利益,而以犧牲社會其他人的利益為代價”,達格爾提出相應的對策,即建立在一個制衡式民主基礎之上的政府必定是強有力的而同時權力又是被有效地限定了的,從而使追求私利的沖動為著私利的目的不得不去做增進公共利益的事。
但這仍然不夠,也就是說,在我們對公共管理進行深層次反思并構建的同時,必須對市場主體的道德良知實行必要的喚醒和激勵,關于這一點,正如市場經濟的奠基人亞當·斯密在其《道德情操論》中所指出的那樣,殘酷的、赤裸裸的市場競爭遠非財富增進的充分條件,“每個人改善自身狀況的一致的、正常的、不斷的努力是社會財富、國家財富和私人財富所賴以產生的重大因素”。
血的教訓若非真正深刻的反思和無畏艱難的再建不能藉慰,礦難中無端逝去的生靈正在不斷拷問生者的良心、勇氣與理性。為了他們,更為了我們,是時候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