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擁擠世界的致命無序---密云彩虹橋踩踏事故兩周年祭

2006-03-08   來源:《現代職業安全》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兩年前的2月5日,北京密云的元宵佳節顯得分外熱鬧,誰也沒有想到,一場悲劇正在醞釀之中。密虹公園舉辦的迎春燈展上,當晚來賞燈的游客達3萬人,人們你挨我、我挨你地擁擠在彩虹橋上。突然,橋西側的下坡處有一游人跌倒,其身后的游人繼續向前擁擠,隨之再有人跌倒,人群頓時大亂,相互踩踏,現場失去控制,結果造成37人死亡,多人受傷。
  導致該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負責彩虹橋安全保衛的值勤人員沒有到崗,現場缺乏對人流的疏導控制。對于導致事故的間接原因,專家們和媒體大都集中在沒有應急預案和應急設備投入不足等等問題的討論上,這無疑是正確的。然而,縱觀近年來我國頻頻發生的踩踏事故,我們從中也應想到,在我們的民眾身上是否缺少了點什么?
  據媒體報道,1995年11月6日晚7時10分,呼市郊區的民族小學下晚自習的鈴聲響了,在零下10度的教室里坐了1個多小時的800多名學生蜂擁而出,朝宿舍跑去。這時,慘禍發生了:孩子們擁擠在宿舍區3米多寬的大門洞里,前面的學生被擠倒,后面的卻起哄似地往上擁,相互踩踏,亂成一團,霎時傳出一片哭泣聲,結果造亡,25人受傷;1996年2月26日11時45分,上完第四節課的上海市第25中學1300多名學生匆匆走出教室,在僅一米多寬的樓梯間向下涌動,不知是誰突然絆了一下,隨即被擁擠的人群推倒在地,而樓上的人依然往下涌,結果發生踩踏,疊壓在一起,導致12位學生受傷;2001年4月8日,陜西華陰市玉泉院舉辦傳統廟會,數萬游客在隴海鐵路交叉涵洞中發生擁擠堵塞、亂推亂擠,相互踩踏,造成17人死亡,4人受傷;2003年12月11日,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商城鎮中學在放學時,因停電,在樓梯發生擁擠踩踏事故,造成5名學生死亡,4名學生重傷,7名學生輕傷。
彩虹橋踩踏慘案發生后,此類事故并沒有得到杜絕。2005年10月24日,湖南婁底市第四小學在一樓樓梯間發生擁擠堵塞事故,有10名學生被撞翻在地并受傷;同年10月25日,四川通江縣廣納鎮中心校在晚自習下課后,剛走出教室,燈突然熄滅,引起學生們的恐慌。在經過漆黑的樓道時,有人喊了一聲“鬼來了”,于是都爭著向樓下奔跑,唯恐落在后面。突然,前面有一學生摔倒了,后面的學生仍不顧一切地向樓下跑,不斷地踩在倒下同學的身上,現場一片混亂,慘叫聲四起,結果造成10人死亡,37人受傷。
更令人心驚的一幕發生在北京八大嶺長城上。據媒體報道, 2005年9月25日,上千名游人擁堵在八大嶺長城的一個峰火臺上行動不得,孩子們在人群中被擠得哇哇大哭,性急的游客索性爬上墻垛冒險“借路”……
導致上述踩踏事故的直接誘因雖然各有不同,但我們卻可以找出許多共性的東西:一是公眾安全意識薄弱,在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根本沒有意識到危險因素的存在;二是忘記了歷史,沒有將“前車之覆”作為“后車之鑒”。類似的事故在歷史上,在國內外多有發生,并沒有喚起人們的注意;三是民眾的自我防護、應急自救與互救意識淡薄以及有關知識、經驗、能力的缺失;四是公德意識淡薄,有人跌倒了,周圍的人沒有迅速進行幫助和施救,而是亂擠亂踩……總之,踩踏慘劇是無知、無序和某些人無公德的代價。
如何應對突發的諸如踩踏這樣的公共安全事故呢?一般都認為,應急預案能逢兇化吉。彩虹橋踩踏事故的反思之一就是要完善應急機制,并明確定,今后所有的大型群眾性活動在開展前主辦方都必須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落實責任,否則,不許舉辦,這無疑是正確的。然而,有關專家認為:目前,我國許多企業應對緊急事件的基礎很薄弱,大部分企業、事業單位根本沒有應急預案,有的即使有,也不能起到應有的應急作用,因為目前還存在著“意識缺位”、措施不到位的問題。有的單位各種預案和規章制度制定了一大堆,但往往真正落到實處的并不多,甚至是以“花拳繡腿”來對付“真刀真槍”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僅僅停留在紙面上。以這種狀況來應對日益增多的公共安全壓力,能不出問題嗎?另一方面,即使應急預案很科學、很完美、很適用,但在突發事件發生后,救護隊趕往現場總需要一段時間,在這關鍵時刻,自救和互救就顯得更為重要。因此,從當前來看,我們在呼喚應急預案不斷完善的同時,最現實、最關鍵的出路就是強化和提高自身的應急自救、互救意識和能力。
美國世貿中心,2001年9月11日,當時在此工作、參觀者有5萬多人。自第一架飛機撞上大樓到兩座樓完全倒塌,時間僅半個小時左右,大樓內的百余部電梯都停了——能有幾人生還?
事后,美聯社于11月3日公布的數字是,死亡、失蹤3897人,比各方原來預計的要少得多。其中,300多名傷亡人員是消防、搶險人員。
如此大密度的人群,如此高的摩天大樓,值得慶幸的是,極度的驚恐并沒有引發極度的混亂,盡管沒有也不可能有人組織,并沒有人爭先恐后地逃命。大家沿著樓梯,一級一級往下走……其中有一位老太太,她居然是坐在輪椅上,被兩名素不相識的人從七十九層樓上給抬下來的!難以想象,如果大家爭先恐后,樓梯上會有多少老弱被擠倒,踩在腳下?最終又有幾人能夠生還?又是什么力量、信念促使他們保持了一份逃命時必要的秩序?!
這一切證明,他們不僅是業務上的精英,在精神上也是人類的精英,就憑這份在生與死考驗面前所表現的理智與愛心、冷靜與互助,足當此論。
天災人禍,屢有發生,災難的后果令人傷痛,但更讓人痛苦的卻是我們的同類在災難面前所表現出來的態度。有文記載,1994年12月2日,克拉瑪依友誼館發生大火慘案。325人喪身火海,其中多為前來向上級領導敬獻歌舞的小學生。在烈火濃煙中,有人卻喪盡天良地高喊:“讓領導先走!”,讓那些由納稅人供養的領導們拋棄年幼的生命奪路而逃。
    在面對生死考驗時,要表現出足夠的理智和愛心。其實,關照了別人,也就是關照了自己。大家都奪路而逃的時候,也就沒有了大家的生路。我們不希望災難的降臨,但希望在災難降臨時,我們能表現出人的尊嚴、風度和團結互助的精神。自救與互救,這是危急時刻生命中最閃光的品性!
1985年4月18日深夜,哈爾濱天鵝飯店11層樓發生火災,在47名旅客和工作人員中,有9人因跳樓身亡,1人窒息死亡,其余37人逃生。其中,有6名日本人,由于他們具有豐富的應急自救知識、經驗和較強的應急自救能力,所以全部生還。有一名日本旅客被煙火圍困后,他利用建筑間的匚型槽,將背部緊貼著墻面,手腳頂住對面墻面逐漸下移到10層樓而獲救。由此可知,在緊急情況下,豐富的自救知識和經驗、較強的自救能力至關重要。為此,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
人員密集場所要特別注意安全。人們要遵守秩序,切忌擁擠,特別是那些自
我保護能力低的老人和小孩,最好不要去湊熱鬧,發現有安全隱患的場所要及時離開;
注意熟悉環境。每到一個生疏的地方,要注意熟悉周圍的環境,應像日本人那樣,每住進一家旅館,首先了解大門、安全通道、樓梯、緊急疏散出口等等方位和特征,以便在危急情況時,不迷失方向,順利出逃;
應急狀態下需要的是清醒、冷靜的思考與適度的緊張,應該以最初的姿態保持原地不動,在確認和辨識周圍位置及心緒鎮定后方可移動,切記不可盲從;
公共場所發生大混亂時,盡可能地利用地形地物,選定逃生路線,盡快地遠離人群。當卷入混亂的人流中時,最好趁早將領扣、領帶解開,不要將手插入口袋;多人一起行動時,可采取肩并肩、手拉手的方式,腳要站穩,用肩和背承受外來的壓力,避免被擠倒;如果在地鐵或劇院、樓道等封閉空間應馬上退到墻壁或其他有所依托的位置,以防被人擠倒踩傷;
在舉行大型集會等活動時,工作人員要提高警惕,負責對人員的疏導和控制;
——諸如此類的應急自救與互救的知識、方法還有很多,這需要不斷地學習、日積月累和強化宣傳教育。
應急自救與互救的能力源于素質,而素質源于培訓。就是說,在平時就應強化應急自救與互救經驗、知識和技巧的教育和培訓,這是提升應急自救與互救能力的基礎。
教育和培訓,要靠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來進行;教育和培訓的內容不僅包括如何遠離踩踏事故的知識,還應包括地震、火災等突發性意外災害發生后如何逃生等方面的知識。特別是學校,更要強化對學生參加大型集體活動、放學疏散和突發事件等薄弱環節的安全知識教育和訓練,尤其是要強化“秩序教育”,讓他們懂得“講秩序”是保護自己和他人的一種最基本的文化,嚴防擁擠、踩踏事故的發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彩虹橋的踩踏事故已成為歷史,但它給我們留下的教訓永遠也不要忘記。我們現在重溫它,就是為了牢記這樣一個道理:在危急情況發生時,我們絕不能消極等待,不能坐以待斃,而應團結一致,自救與互救。 因為,應急自救與互救是對生命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是生命中最閃光的品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港市| 巫溪县| 江西省| 静海县| 师宗县| 保德县| 长岛县| 巴中市| 南投县| 阳山县| 左权县| 杨浦区| 黄冈市| 钟山县| 林芝县| 金塔县| 综艺| 武川县| 双鸭山市| 抚远县| 天水市| 明溪县| 莱芜市| 老河口市| 新龙县| 南部县| 威信县| 宁夏| 阿拉尔市| 道孚县| 咸丰县| 孝义市| 合作市| 林西县| 南充市| 绿春县| 宜川县| 泸定县| 临江市| 白水县| 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