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職業衛生基本資料的收集?
(1)目的?
掌握本轄區職業衛生的基本情況及其動態變化,為制定職業危害控制和相關疾病防治策
略、評價職業衛生工作提供基礎資料。?
(2)內容?
a.本轄區企業總數、企業職工總數;?
b.有害作業單位數、從事有害作業人員數;?
c.本地區有害作業行業、工種分布和有毒有害原材料的生產使用情況;?
d.從事有害作業的種類、有害因素名稱及接觸人數;?
e.各類有害作業場所有害因素監測定點及濃(強)度;?
f.各類有害作業場所有害因素檢測覆蓋率、合格率按有害因素分類;?
g.作業場所中檢測不合格的有害因素的名稱、存在濃(強)度超標率、及超標的幅度、超標點(場所)分布情況;?
h.接觸職業危害人群職業健康檢查的受檢率、年檢覆蓋率、職業病或疑似職業病的檢出率、診斷數、患病率等;?
i.職業病患者的個案調查資料等;?
j.急性職業中毒、職業病事故發生情況統計分析;?
k.工傷及意外傷害事故的調查資料等;?
l.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檔案;?
m.其他有關的職業衛生資料。?
(3)方法?
a.通過有關部門調查了解;?
b.收集匯總資料逐年積累;?
c.資料檔案化:建立目錄、統一分類、統一編碼、專冊登記,便于實現計算機管理。
(4)結果與評價?
a.基礎資料齊全、準確、完整;?
b.基礎資料的利用情況。?
2職業衛生檔案管理?
(1)目的?
掌握有職業危害的用人單位的職業危害情況、防治工作基本情況和動態變化,為防治工作提供依據。?
(2)內容和方法?
a.指導用人單位建立本單位的職業衛生檔案;?
b.建立目錄、統一分類、統一編碼、專冊登記,及時更新并實現計算機管理;?
c.檔案的主要內容?
單位名稱、主要產品、工藝流程簡介,有害因素種類、名稱、產生環節、接觸人數等;?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監測結果登記;?
職業健康體檢結果登記;?
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衛生學評價。?
d.檔案格式由國家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統一制定;?
e.每年檢查核對檔案的內容,記錄變動的情況。?
(3)職責分工?
a.國家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制定職業衛生檔案技術規范,并負責培訓和指導;?
b.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下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實施職業衛生檔案技術規范進行培訓和指導,并對負責轄區內職業衛生檔案的收集、匯總、統計;?
c.省級以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本轄區內用人單位職業衛生檔案的建立進行技術指導并負責所轄區內職業衛生檔案的收集、匯總、統計、上報。?
(4)結果與評價?
建檔率、檔案合格率和指導情況。?
上一篇:鍛件生產車間的職業衛生設計
下一篇:煉鋼職業危害與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