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業病的含義
廣義上的職業病泛指勞動者在生產勞動及其他職業活動中,由于職業性有害因素的影響而引起的疾病,F在所講的職業病是狹義的職業病,即法定職業病。它是指員工因受職業性有害因素的影響引起的,由國家以法規形式規定并經國家指定的醫療機構確診的疾病。
二、職業性有害因素
職業性有害因素又稱生產性有害因素,是指能對員工的健康和勞動能力產生有害作用并導致疾病的生產因素。按其來源和性質可分為生產過程中的、勞動過程中的和與作業場所有關的有害因素三種。
1.生產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生產過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
(1)化學因素
目前,引發職業病的最主要的職業性有害因素被公認為化學因素。它包括生產性毒物和生產性粉塵。
①生產性毒物可分為窒息性毒物(硫化氫、一氧化碳、氫化物等)、刺激性毒物(光、氣、氨氣、二氧化碳等)、徊液性毒物(苯、苯的硝基化合物等)和神經性毒物(鉛、汞、錳、有機磷農藥等)。
、谏a性粉塵是指能長期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包括無機性粉塵(如石棉、煤、金屬性粉塵、水泥等)、有機性粉塵(如煙草、麻、棉、人造纖維等)和混合性粉塵(如金屬研磨塵、合金加工塵等)。
(2)物理因素
物理性職業有害因素主要包括:
①不良的氣候條件。
、诋惓鈮。
、凵a性噪聲、振動。
④電離輻射,如α射線、β射線、γ射線或中子流等。
、莘请婋x輻射,如紫外線、紅外線、微波、高頻電磁場等。
(3)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主要指病原微生物和致病寄生蟲,如炭疽桿菌、布氏桿菌、森林腦炎病毒等。
2.勞動過程中的職業性有害因素
職業性因素主要包括勞動時間過長、勞動強度過大、作業安排與勞動者的生理狀態不相適應、長時間處于某種不良體位、長時間從事某一單調動作的作業或身體的個別器官和肢體過度緊張等等。
3.與作業場所有關的職業性有害因素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作業場所的設計不符合衛生標準和要求,如廠房狹小、廠房建筑及車間布置不合理。
(2)缺乏必要的衛生技術設施,如缺少通風換氣設施、采暖設施、防塵防毒設施、防暑降溫設施、防噪防振設施、防射線設施等。
(3)安全防護設施不完善,使用個人防護用具方法不當或防護用品本身有缺陷等。
三、職業病認定
職業病認定是指在確認患者所得的疾患與生產勞動直接相關的前提下,從患者的病因、病種和職業接觸史等多方面規定職業病的資格條件。依據《職業病范圍和職業病患者處理辦法的規定》,凡有下列病癥之一者,應被認定為職業病患者。
1.職業中毒類
包括以下各種類型:鉛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鉛);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錳及其化合物中毒;鎘及其化合物中毒;鈹病鉈及其化合物中毒;釩及其化合物中毒;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磷化氯磷化鋅磷化鋁);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砷化氫);砷化氫中毒;氯氣中毒;二氧化硫中毒;光氣中毒;氨中毒;氮氧化物中毒;一氧化硫中毒;二硫化碳中毒;硫化氫中毒;磷化氫、磷化鋅、磷化鋁中毒;工業性氟;氰及腈類化合物中毒;四乙基鉛中毒;有機錫中毒;羰基鎳中毒;苯中毒;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正乙烷中毒;汽油中毒;有機氟聚化物單體及其熱裂解物中毒;二氯乙烷中毒;四氯化碳中毒;氯乙烯中毒;三氯乙烯中毒;氯丙烯中毒;氯丁二烯中毒;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三硝基甲苯中毒;甲醇中毒;酚中毒;五氯酚中毒;甲醛中毒;硫酸二甲酯中毒;丙烯酰胺中毒;有機磷農藥中毒;氨基甲酸酯類農藥中毒;殺蟲脒中毒;溴甲烷中毒;擬除蟲菊酯類農藥中毒;根據《職業性中毒肝病診斷標準與處理原則》可以診斷的職業性中毒性肝;根據《職業性意性中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總則可以診斷的其他職業性急性中毒。
2.職業性傳染病
包括:炭疽;森林腦炎;布氏桿菌病。
3.職業性皮膚病
由于勞動者皮膚經常接觸毒物、毒氣,使皮層中有毒物質積累所致的皮膚病。包括:接觸性皮炎;光敏性皮炎;電光性皮炎;黑變;痤瘡;潰瘍;根據《職業性皮膚病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可以診斷的其他職業性皮膚病。
4.塵肺類
包括:矽肺;煤工塵肺;石墨塵肺;炭黑塵肺;石棉肺;滑石塵肺;水泥塵肺;云母塵肺;陶工塵肺;鋁塵肺;電焊工塵肺;鑄工塵肺。
塵肺類職業病的起因是勞動者長期工作在生產性微塵濃度較大的場所,吸入的粉塵在體內(肺部)沉淀所致。其中危害最嚴重和危害最普遍的塵肺病分別是矽肺和煤工塵肺。
5.物理因素職業病
包括:中暑;減壓病;高原;航空病;局部振動病;放射性疾病,包括急性外照射放射病、慢性外照射放射病、內照射放射病和放射性皮膚燒傷。
6.職業性腫瘤
包括:石棉所致肺癌、間皮瘤;聯苯胺所致膀胱癌;苯所致白血;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皮膚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焦爐人員肺癌;鉻酸鹽制造人員肺癌。這些病皆為勞動者長期接觸的有毒物質在體內積累并逐漸造成細胞癌變的結果。
7.職業性眼病
勞動者眼睛長期受紫外電弧光刺激所致的眼病。包括:化學性眼部燒傷;電光性眼炎;職業性白內障(含放射性白內障)。
8.職業性耳鼻喉疾病
包括職業性耳聾和鉻鼻病兩種病癥。前者是勞動者長期在超標的高分貝噪聲環境中工作形成的聽覺不可逆性疲勞損害的反映;后者是由于重金屬在鼻腔內積累而導致的損傷。
9.其他職業病
包括:化學灼傷;金屬煙熱;職業性哮喘;職業性變態反應性肺泡炎。
四、職業病管理
職業病管理工作包括作業管理、健康管理、作業環境管理三個方面的內容。
1.作業管理
作業管理是指在給定的作業環境范圍內,為使作業最安全、最舒適、最高效地進行而采取的保證措施。包括:
(1)堅持不懈地進行衛生教育,特別是以使作業者對與之相關的作業對象的充分認識為目的的衛生教育尤為重要。
(2)標準化的嚴格遵守及協調性的作業是安全、高效地從事作業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須對機械的配置、清潔、整頓,有害物的表示及處理方法,作業程序、作業姿勢,應當使用的器具等內容進行管理和監督。
(3)責任者的選任及其職責權限的明確。
(4)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的選用及保養管理。
2.健康管理
(1)建立健康檢查制度。
①對新入廠人員(包括因調動工作新上崗的人員)進行從事崗位工作前的健康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對其從事該崗位工作的適宜性與否作出結論。
、趯氖掠泻しN作業的員工,其所在單位要定期組織健康檢查,并建立健康檔案。由于按規定接受職業性健康檢查所占用的生產、工作時間應按正常出勤處理。
(2)健康檢查的事后處理
健康檢查的事后處理應從醫療和工作安排兩個方面同時展開,如要觀察、要治療、要調動、要進行工作限定等等。當員工被確認患有職業病后,其所在單位應根據職業病診斷機構的意見,安排其醫療和療養。對在醫治和療養后被確認不宜繼續從事原有害工種作業的員工,應在確認之日起的兩個月內將其調離原工作崗位,另行安排工作。
3.作業環境管理
必須掌握不同的作業及作業環境中使用的物質、機器可能給人體健康帶來何種危害的知識的基礎上,并考慮有效的作業環境對策。包括:
(1)換氣設備:設置換氣、排氣設備,并進行經常的保養、檢查或改進,此外,設置必要的排出物收集、集塵裝置。
(2)環境測定:從最重要的環境因素開始,對作業的特性以及有害物質的發生源、發生量隨時間、空間的改變而變化的情況進行測定。對那些看似不重要的環境因素也不能輕視。
(3)采用封閉系統,探討自動化或代替物品的使用。
(4)建立休息室、配置衛生設施等。
五、職業病的防治
由于職業病的發病原因明確,發病有一定規律性,所以掌握這些規律,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就完全可以防治職業病的發生。
1.組織管理措施
(1)持安全作業證上崗
每位操作人員都應持安全作業證上崗。上崗后把安全作業證放在固定的位置上,等于提示人員本班要安全作業。下班后,把安全作業證取走,每年要進行安全知識考核,成績登記在證上,不及格者不發證。
(2)嚴格執行各項管理制度
各企業都必須按照國家、地方的法規和有關標準的要求,結合本企業的特點,制訂一整套安全衛生管理制度。這些規章制度是在長期生產過程中不斷總結修改、完善而成的結晶,都是行之有效的,每個員工都應認真地學習,在生產勞動中自覺地嚴格遵守。
(3)自覺接受安全衛生教育
堅持三級安全教育,開展健康教育。每個員工都應自覺地接受這些教育。認真學習有關安全衛生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每個員工都必須自覺地愛護自己的身體健康,改變不衛生的習慣和有害健康的行為,在生產崗位上創造一個良好的勞動環境,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
2.個體防護措施
(1)加強防護用品的管理和維護保養
①工作服要定期清洗。
、趯S梅浪、防堿工作服及面具、橡膠手套等使用后,若有污染,一定要及時清洗,并要放在專柜妥善保管。
、垩鯕夂粑饕ㄆ跈z查鋼瓶氣壓,壓力不足要及時換瓶或充氧。
、芊蓝久婢哂煤,濾毒罐要用膠塞蓋緊,牢記用前要先 打開膠塞。
、轂V毒罐要經常進行秤重或其他檢查,發現失效要立即更換。
(2)合理使用個體防護用品
①個體防護用品有防護口罩、防毒面具、耳塞、耳罩、防護眼鏡、手套、圍裙、防護鞋等。
、诤侠怼⒄_地使用防護用品非常重要,特別在搶修設備等操作時,更要注意防護。
、墼诮佑|皮膚容易吸收的毒物或酸、堿等化學物品時,要注意皮膚的防護,如穿防酸、防堿工作服,戴橡膠手套等。
、茉谠肼暡僮鲌鏊,從隔聲間出來到現場巡回檢查時應及時佩戴耳塞或耳罩。
、菰谟卸居泻Φ膷徫簧,上班時應按規定穿工作服,在有特別要求的崗位上,應隨身攜帶防毒面具,以備一旦發生意外泄漏毒物事故時,可立即佩戴防毒面具。
3.衛生保健措施
(1)做好個人衛生和自我保健
應要求做到班后洗澡、更衣;飯前先洗手;不在作業場所飲食;改變不衛生的習慣和行為,如戒煙;平時勞逸結合,合理營養;加強鍛煉,增強體質等。
(2)塵毒監測
①對生產勞動環境中的粉塵、毒物等有害因素,應根據國家的規定設定監測點,定期進行測定。
②當測試人員現場測定時,人員應很好配合,使測定結果能客觀地反映作業場所的實際情況,避免出現誤差或假象。
、蹜褖m毒和有害因素的測定結果,定期在崗位上掛牌公布。當測定結果超過國家衛生標準時,就應及時查找原因,針對原因,及時處理。
(3)健康體檢
①新員工剛入廠時,要進行預防性體檢。這種體檢一方面可以及早發現是否有職業禁忌癥,例如患有哮喘的病人,不適宜從事接觸刺激性氣體的作業;另一方面,這是一種基礎健康資料,便于今后對比觀察,做好保健工作。
、诶蠁T工應根據具體情況,定期進行體格檢查。間隔時間為一年或二年,最長不超過四年檢查一次,以便早期發現病情,早期進行矯治。
上一篇:某公司勞動衛生安全要求
下一篇:職業健康管理制度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