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環保局:南湖填湖屬違法施工
昨天上午,南湖填湖工程依然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開始拆除湖中小橋。但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南湖填湖至今沒有辦理環境影響評價手續,屬于違法施工。
南湖位于南坪南湖社區,面積約20畝,剛剛建好20年,近幾年污染嚴重。今年12月11日,某施工隊開始進場填湖。計劃將湖面填平后,在地下修建停車場,地面修建公園和大型超市。本報12月12日對此進行報道后,引起市民廣泛關注。
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國家《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開工之前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并得到環保部門批準。環保部門在審批時,將組織專家進行審查,部分項目還將召開聽證會,組織市民討論,而南湖填湖工程至今沒有辦理環評手續,不符合法律規定。
市濕地管理辦公室負責人表示,他們將致信給南岸區相關部門,呼吁暫停施工,恢復原來生態,對污水進行治理。如果實在有難度,能不能留一小塊,不要全部填平。因為濕地和森林一樣,也是城市的肺葉,可以修復生態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
市環保局表示,將對南湖填湖進行調查并作出處理。
建南湖 20年前花費百余萬
南湖到底是怎么建起來的?市建委退休干部鄧榮清前幾天來到本報講述往事。
鄧榮清曾任市城鄉建委配套辦公室主任,1991年退休。1982年,他建議修建南湖,然后到四川省去跑資料,辦手續,整整花費了6年時間,投入了100多萬元,直到1988年底,才將湖修好。
鄧老師介紹,建湖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市政設施配套費,當時南岸區的配套費不夠,將主城其他區的配套費也支援過來。如果放到現在,即使花800萬元甚至1000萬元,也修不了這么大一個城市湖泊。
鄧老師說,南湖周邊的小區,當時在重慶是最先進的,雨水和污水管道實行分流。后來將管道搞亂了,雨水污水混流,湖水受到污染。現在只要將管道進行清理和修補,污染就能得到治理。
說起填湖,鄧老師心里很不好受。他說:“我完全不贊成填湖,心理很不平衡,當初我們建湖很不容易,怎能說填就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