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西安市今年的好天氣天數僅有四成,西安空氣質量正在經受著嚴峻考驗。2月12日市環保局召開專題會議表示,將對全市揚塵工地“盯死看牢、曝光重罰”,當天7家工地被通報批評,其中5家被處以最高額2萬元的罰款。近期,如此高限處罰標準將持續執行。
各個區域空氣質量都在下降
據市環境監測站數據顯示,截至2月11日,我市空氣質量良好天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9天。與此同時,代表不同區域的7個監測點環境質量也同比下降。其中,西安高壓開關廠良好天數比去年同期減少27天,興慶小區減少22天,紡織城減少14天,小寨減少20天,市人民體育場減少18天,高新西區減少15天,草灘減少18天。
2月12日陰霾的天氣,讓西安空氣質量又定格在“輕度污染”,至此今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去年同期減少20天,同時優良天數的比率也從去年的90.7%猛降到了今年的44.2%。這就是說,在去年同期幾乎有九成的天氣都是空氣清新,而今年僅為四成多,距國家環保城市85%的標準差距很大。今年以來,為數不多的19個“藍天”質量也并不高,其中8天污染指數都在90以上,可以說是位于“良好”與“輕微污染”的臨界邊緣。
揚塵污染 錄像曝光7家違規工地
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年的空氣質量反彈呢?面對這一問題,市環保局局長羅亞民坦言:“去年的雨雪天氣的確對于空氣凈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今年空氣不好,決不能只怪老天爺不幫忙,關鍵原因還是揚塵等人為污染。”
2月12日市環保局在專題會議上,通過一段錄像對7家建筑工地進行了曝光。它們中間既有住宅樓工地、道路建設工地,也有城中村拆遷、熱力管網建設工地等,全部都未對裸露的黃土進行覆蓋,為揚塵埋下了隱患。市環保局表示,今后這樣的曝光錄像將不間斷進行拍攝,隨時曝光。環保部門對其中5家工地按高限,予以2萬元的罰款。
盯死看牢 整改不到位就停工
“在氣象條件不利、揚塵難以消散的情況,我們就是要將人為污染降到最低。”昨日,市環保局副局長任永鳳表示,“其實只要注意,很多污染都可以避免。比如建筑工地車輛帶泥上路,就可以通過車輪沖洗、鋪吸水氈等方式避免。對于較大面積黃土裸露,北京一些工地就采取噴灑可降解凝固劑的方法,在黃土表面形成一個硬殼,避免揚塵。成本不高,但很有效。”
據了解,市環保局將采取“盯死看牢、曝光重罰”的方式,加大對揚塵污染的治理。并要求各區縣、開發區環保部門在下周前徹底摸清可能產生揚塵工地的底數,并繪制相應的揚塵污染“地圖”,以便加大監控和執法的力度。同時,全市的環境監察人員也將24小時行動,隨時檢查。對于發現的渣土、料堆等覆蓋不到位的工地,將限期整改,若整改不到位,責令停工治理,并按高限2萬元處以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