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3時,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主題為“中國高速鐵路建設發展”的集體采訪。鐵道部副部長王志國、鐵道部總經濟師余邦利,鐵道部總工程師何華武,鐵道部總規劃師鄭健和鐵道部副總工程師兼運輸局局長張曙光出席集體采訪并回答問題。
人民日報、人民網記者問到,春運期間,武廣線、鄭西線都曾出現因故障造成列車晚點的情況,鐵路部門在減少故障,保障高鐵安全運行方面,將采取哪些措施?
鐵道部副總工程師兼運輸局局長張曙光對此表示,你提了一個很多旅客關心的問題。武廣和鄭西高鐵開通以來,總體的運行情況是很好的,但是確實發生了一些故障,造成了晚點甚至是個別車的停運。從技術上講,主要的原因是兩類:一類是由于目前設備還處于磨合期,在磨合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問題。這類問題是主要的,我多介紹一點。比如說,我們的高速列車智能化程度非常高,為了保證各個系統的正常運行,我們在各個子系統上設置了大量的探測設備、檢測儀器,就是大量的傳感器,比如牽引變壓器、牽引變流器、牽引電機,包括溫度的傳感器、速度的傳感器、振動的傳感器、壓力的傳感器,就是保證這些車的安全。
張曙光介紹,這些傳感器的設置中,目前可能存在一些磨合和干擾。這些系統的設置,我們是按照“故障導向安全”的理念,當這些系統得到不正確的信息以后,列車會自動降速到時速200公里;當這個信息再持續一段時間的時候,這個列車會自動降到時速45公里;如果這個信息還不能消除的話,列車會停止,這是“故障導向安全”,確保高速列車安全的必要措施。現在看這個磨合逐漸在完善,目前已經進入了比較好的狀況。
張曙光說,第二類原因是有一些天氣和環境調整的影響。比如說鄭西線,在河南鞏義縣附近,有十幾個小型的化工廠,離鐵路非常近,這些化工廠的排放物目前還不能達標。因此,排放的粉塵污染了電氣化上的絕緣設備,當天氣干燥的時候顯現不出來問題,當出現大霧或者是小雨的時候,粉塵潮濕就會導電,就破壞了整個電氣化的絕緣。目前我們采取的措施是在這個階段提高它的絕緣性能,經常擦試這些絕緣子。同時,我們也和地方政府協調,對這些小型企業的排放進行綜合治理。我相信,很快高速鐵路就會按照原來的設計達到其設計的性能,在安全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