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繁重的體力勞動、不良工作體位對女工健康的影響
婦女由于其本身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的特點,在從事重的體力勞動和不良體位作業時,對機體可產生不良影響。
1.繁重的體力勞動
特別是在搬運重物時,腹壓增加,影響婦女的生殖功能,引起盆腔淤血,月經不調(往往是月經過多),易導致孕婦流產或早產、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等。另外,還能使盆底肌肉韌帶松弛,子宮變位和子宮脫垂。這種影響在不良的勞動條件下隨著工齡的增長而增加。因此,婦女負重作業的職業保護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對負重應有一定的限值,我國《關于裝卸、搬運作業勞動條件的規定》中指出:女工單人的負重量連續負重以每;欠不超過20k9為限值,間斷負重每次不超過25k9,兩人抬運時不得超過50k9;②要有合理的勞動制度,規定勞動間歇及工問休息時間;③限定不適于參加重體力勞動的人,如患有子宮后傾、慢性附件炎、嚴重痛經及功能性子宮出血的人;④加強月經期、孕期及產后的職業保護;⑤改善勞動條件,使搬運工作機械化和省力。
2.不良工作體位
在生產活動中,立位工作多見(如紡織女工、女售貨員、理發師、女服務員等)。長時間立位工作,影響下肢靜脈血回流,血流郁滯,盆腔內臟器充血,所以痛經患病率較高。長期立位作業,腹壓增高,影響生殖器官,引起子宮后傾(屈)及月經不調。如勞動組織的不合理,立位工作也可發生流產或早產。從衛生學觀點來看,坐位工作要比立位工作好得多。但長期坐位工作,加上缺乏鍛煉,骨盆底組織松弛、無力,易引起便秘及痛經,也能使腹壓增大,盆腔淤血,引起月經不調,如有感染時,可促進內生殖器炎癥的加劇。
(二)職業性有害因素對女性生殖功能的影響
女性生殖功能包括卵子的形成、受精、合子在生殖道內轉運、著床、胚胎發育、胎兒
成熟、分娩等一系列生理過程,還包括了新生兒的適應、兒童期的生長發育直至性成熟又可繁殖下一代的整個過程。生殖功能的全部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受到影響,而造成的生殖功能障礙或不良生殖結局稱為生殖損傷(reproductive impairment)。當職業性有害因素具有性腺毒性、配子毒性、胚胎或胎兒毒性、胎盤毒性,以及影響母體神經內分泌功能或具有其他母體毒性時,均可影響生殖功能,造成生殖損傷。
1.月經異常
月經紊亂是女職工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后最常見的異常表現,目前已知可影響女工月經異常的有害因素約90種,常見為金屬毒物鉛、錳、汞;有機溶劑二硫化碳、汽油;農藥;強烈的噪聲、振動、電離輻射、繁重體力勞動等。不同職業因素引起的月經異常,其表現不盡相同,一般多出現月經周期異常、痛經、月經過多或過少綜合癥。職業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月經異常不僅與有害因素的特性及其強度或濃度有關,還與個體易感性有關。月經異常多發生于工齡較短的女工,可能與青年婦女對職業性有害因素較為敏感有關。
2.不孕
不孕原因復雜且涉及男女雙方,研究職業性有害因素對生育能力的影響是比較困難的。國外研究表明,女性接觸鉛、紡織染料、噪聲時,不孕的相對危險度增高。
3.胚胎及胎兒發育障礙
職業性有害因素通過母體,可干擾正常的胚胎發育過程,導致胚胎發育異常或出現先天畸形,稱為職業性有害因素的發育毒性。發育毒性的作用有四種表現:
1)胚胎死亡,即發生自然流產。在實驗條件下,胚胎死亡常與畸形同時發生,似乎它們是同一類損傷的不同反應。
2)畸形主要指胎兒形態結構上的異常,是化學物質干擾胚胎正常發育而造成的后果。
3)生長發育遲緩,如低出生體重兒、腦小畸形等。
4)功能發育不全,如神經系統功能發育不全,免疫功能低下等。
4.對妊娠母體健康的影響
妊娠期間母體的健康狀況與胎兒的生長發育關系很大,外界環境中的有害物質可直接作用于胚胎或胎兒,或通過損害母體的健康間接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
1)職業性有害因素能促進妊娠及分娩并發癥的發生,例如接觸二硫化碳、氯乙烯、苯系化合物的女工,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的發病率增高;接觸鉛、汞、苯、甲醛、苯乙烯,妊娠中毒癥的發病率增加;接觸己內酰胺、二硫化碳的女工分娩活動無力較多見。
2)妊娠使機體對職業性有害因素的易感性增加為適應妊娠的需要,孕婦機體的生理功能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如肺通氣量增加,循環血量增加,肝臟和腎臟的負擔加重,故對某些毒物的易感性增高。如在孕期對氯氣、一氧化碳、氰化物等毒物急性中毒的危險性增高,對苯引起的慢性中毒的危險性也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