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達到安全用電的目的,必須采用可靠的技術措施,防止觸電事故發生。絕緣、安全間距、漏電保護、安全電壓、遮欄及阻擋物等都是防止直接觸電的防護措施。保護接地、保護接零是間接觸電防護措施中最基本的措施。所謂間接觸電防護措施是指防止人體各個部位觸及正常情況下不帶電,而在故障情況下才變為帶電的電器金屬部分的技術措施。
專業電工人員在全部停電或部分停電的電氣設備上工作時,在技術措施上,必須完成停電、驗電、裝設接地線、懸掛標示牌和裝設遮欄后,才能開始工作。
一、絕緣
1.絕緣的作用
絕緣是用絕緣材料把帶電體隔離起來,實現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其他物體之間的電氣隔離,使設備能長期安全、正常地工作,同時可以防止人體觸及帶電部分,避免發生觸電事故,所以絕緣在電氣安全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絕緣是設備和線路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也是防止觸電事故的重要措施。
絕緣具有很強隔電能力,被廣泛地應用在許多電器、電氣設備、裝置及電氣工程上,如膠木、塑料、橡膠、云母及礦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絕緣材料。
2.絕緣破壞
絕緣材料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會發生絕緣破壞。絕緣材料除因在強電場作用下被擊穿而破壞外,自然老化、電化學擊穿、機械損傷、潮濕、腐蝕、熱老化等也會降低其絕緣性能或導致絕緣破壞。
絕緣體承受的電壓超過一定數值時,電流穿過絕緣體而發生放電現象稱為電擊穿。
氣體絕緣在擊穿電壓消失后,絕緣性能還能恢復;液體絕緣多次擊穿后,將嚴重降低絕緣性能;而固體絕緣擊穿后,就不能再恢復絕緣性能。
在長時間存在電壓的情況下,由于絕緣材料的自然老化、電化學作用、熱效應作用,使其絕緣性能逐漸降低,有時電壓并不是很高也會造成電擊穿。所以絕緣需定期檢測,保證電氣絕緣的安全可靠。
3.絕緣安全用具
在一些情況下,手持電動工具的操作者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靴),或站在絕緣墊(臺)上工作,采用這些絕緣安全用具使人與地面,或使人與工具的金屬外殼,其中包括與相連的金屬導體,隔離開來。這是目前簡便可行的安全措施。
為了防止機械傷害,使用手電鉆時不允許戴線手套。絕緣安全用具應按有關規定進行定期耐壓試驗和外觀檢查,凡是不合格的安全用具嚴禁使用,絕緣用具應由專人負責保管和檢查。
常用的絕緣安全用具有絕緣手套、絕緣靴、絕緣鞋、絕緣墊和絕緣臺等。絕緣安全用具可分為基本安全用具和輔助安全用具。基本安全用具的絕緣強度能長時間承受電氣設備的工作電壓,使用時,可直接接觸電氣設備的有電部分。輔助安全用具的絕緣強度不足以承受電氣設備的工作電壓,只能加強基本安全用具的保安作用,必須與基本安全用具一起使用。在低壓帶電設備上工作時,絕緣手套、絕緣鞋(靴)、絕緣墊可作為基本安全用具使用,在高壓情況下,只能用作輔助安全用具。
二、屏護
屏護是指采用遮欄、圍欄、護罩、護蓋或隔離板等把帶電體同外界隔絕開來,以防止人體觸及或接近帶電體所采取的一種安全技術措施。除防止觸電的作用外,有的屏護裝置還能起到防止電弧傷人、防止弧光短路或便利檢修工作等作用。配電線路和電氣設備的帶電部分,如果不便加包絕緣或絕緣強度不足時,就可以采用屏護措施。
開關電器的可動部分一般不能加包絕緣,而需要屏護。其中防護式開關電器本身帶有屏護裝置,如膠蓋閘刀開關的膠蓋、鐵殼開關的鐵殼等;開啟式石板閘刀開關需要另加屏護裝置。起重機滑觸線以及其他裸露的導線也需另加屏護裝置。對于高壓設備,由于全部加絕緣往往有困難,而且當人接近至一定程度時,即會發生嚴重的觸電事故。因此,不論高壓設備是否已加絕緣,都要采取屏護或其他防止接近的措施。
變配電設備,凡安裝在室外地面上的變壓器以及安裝在車間或公共場所的變配電裝置,都需要設置遮欄或柵欄作為屏護。鄰近帶電體的作業中,在工作人員與帶電體之間及過道、人口等處應裝設可移動的臨時遮欄。
屏護裝置不直接與帶電體接觸,對所用材料的電性能沒有嚴格要求。屏護裝置所用材料應當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但是金屬材料制成的屏護裝置,為了防止其意外帶電造成觸電事故,必須將其接地或接零。
屏護裝置的種類,有永久性屏護裝置,如配電裝置的遮欄、開關的罩蓋等;臨時性屏護裝置,如檢修工作中使用的臨時屏護裝置和臨時設備的屏護裝置;固定屏護裝置,如母線的護網;移動屏護裝置,如跟隨天車移動的天車滑線的屏護裝置等。
使用屏護裝置時,還應注意以下內容:
(1)屏護裝置應與帶電體之間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2)被屏護的帶電部分應有明顯標志,標明規定的符號或涂上規定的顏色。
遮欄、柵欄等屏護裝置上應有明顯的標志,如根據被屏護對象掛上“止步,高壓危險!”、“禁止攀登,高壓危險!”等標示牌,必要時還應上鎖。標示牌只應由擔負安全責任的人員進行布置和撤除。
(3)遮欄出人口的門上應根據需要裝鎖,或采用信號裝置、聯鎖裝置。前者一般是用燈光或儀表指示有電;后者是采用專門裝置,當人體超過屏護裝置而可能接近帶電體時,被屏護的帶電體將會自動斷電。
三、漏電保護器
漏電保護器是一種在規定條件下電路中漏(觸)電流(mA)值達到或超過其規定值時能自動斷開電路或發出報警的裝置。
漏電是指電器絕緣損壞或其他原因造成導電部分碰殼時,如果電器的金屬外殼是接地的,那么電就由電器的金屬外殼經大地構成通路,從而形成電流,即漏電電流,也叫做接地電流。當漏電電流超過允許值時,漏電保護器能夠自動切斷電源或報警,以保證人身安全。
漏電保護器動作靈敏,切斷電源時間短,因此只要能夠合理選用和正確安裝、使用漏電保護器,除了保護人身安全以外,還有防止電氣設備損壞及預防火災的作用。
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的設備和場所:
(1)屬于I類的移動式電氣設備及手持式電氣工具;
(2)安裝在潮濕、強腐蝕性等惡劣環境場所的電器設備;
(3)建筑施工工地的電氣施工機械設備,如打樁機、攪拌機等;
(4)臨時用電的電器設備;
(5)賓館、飯店及招待所客房內及機關、學校、企業、住宅等建筑物內的插座回路;
(6)游泳池、噴水池、浴池的水中照明設備;
(7)安裝在水中的供電線路和設備;
(8)醫院在直接接觸人體的電氣醫用設備;
(9)其他需要安裝漏電保護器的場所。
漏電保護器的安裝、檢查等應由專業電工負責進行。對電工應進行有關漏電保護器知識的培訓、考核。內容包括漏電保護器的原理、結構、性能、安裝使用要求、檢查測試方法、安全管理等。
四、安全電壓
把可能加在人身上的電壓限制在某一范圍之內,使得在這種電壓下,通過人體的電流不超過允許的范圍。這種電壓就叫做安全電壓,也叫做安全特低電壓。但應注意,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把安全電壓理解為絕對沒有危險的電壓。具有安全電壓的設備屬于Ⅲ設備。
我國確定的安全電壓標準是42V、36V、24V、12V、6V。特別危險環境中使用的手持電動工具應采用42V安全電壓;有電擊危險環境中,使用的手持式照明燈和局部照明燈應采用36V或24V安全電壓;金屬容器內、特別潮濕處等特別危險環境中使用的手持式照明燈應采用12V安全電壓;在水下作業等場所工作應使用6V安全電壓。
當電氣設備采用超過24V的安全電壓時,必須采取防止直接接觸帶電體的保護措施。
五、安全間距
安全間距是指在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其他設施、設備之間、帶電體與帶電體之間保持的一定安全距離,簡稱間距。設置安全間距的目的是:防止人體觸及或接近帶電體造成觸電事故;防止車輛或其他物體碰撞或過分接近帶電體造成事故;防止電氣短路事故、過電壓放電和火災事故;便于操作。安全間距的大小取決于電壓高低、設備類型、安裝方式等因素。
1.線路間距
架空線路導線與地面或水面的距離不應低于表2—1所列的數值。
表2-1 導線與地面或水面的最小距離 (單位:m)
線路經過地區 |
線路電壓(kV) | ||
|
1以下 |
10 |
35 |
居民區
|
6 |
6.5 |
7 |
非居民區
|
5 |
5.5 |
6 |
交通困難地區
|
4 |
4.5 |
5 |
不能通航或浮運的河、湖冬季水面(或冰面)
|
5 |
5 |
5.5 |
不能通航或浮運的河、湖最高水面(50年一遇的洪水水面) |
3 |
3 |
3 |
架空線路應避免跨越建筑物。架空線路不應跨越可燃材料作屋頂的建筑物。架空線路必須跨越建筑物時,應與有關部門協商并取得有關部門的同意。架空線路與建筑物的距離不應小于下表2—2的數值。
表2-2 導線與建筑物的最小距離(單位:m)
線路電壓(kV) |
1以下 |
10 |
35 |
水平距離 |
1.0 |
1.5 |
3.0 |
垂直距離 |
2.5 |
3.0 |
4.0 |
架空線路導線與街道或廠區樹木的距離不應低于表2—3所列的數值。
表2-3 導線與樹木的最小距離 (單位:m)
線路電壓(kV) |
1以下 |
10 |
35 |
水平距離 |
1.0 |
2.0 |
— |
垂直距離 |
1.0 |
1.5 |
3.0 |
架空線路也應與有爆炸危險的廠房或有火災危險的廠房保持必要的防火間距。架空線路與鐵道、道路、索道及其他架空線路之間的距離應符合有關規定。
2.設備間距
配電裝置的布置應考慮到設備搬運、檢修、操作和試驗的方便性。為了工作人員安全,配電裝置以外需要保持必要的安全通道。如在配電室內,低壓配電裝置正面通道寬度,單列布置時應不小于1.5m。室內變壓器與四壁應留有適當距離。
3.檢修間距
檢修間距是指在維護檢修中人體及所帶工具與帶電體之間必須保持的足夠的安全距離。在低壓工作中,人體及所攜帶的工具與帶電體距離不應小于0.1m。
起重機械在架空線路附近進行作業時,要注意其與線路導線之間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可參考表2—4。
表2—4 起重機械與線路導線的最小距離 (單位:m)
電壓(kV) |
1以下 |
10 |
35 |
距離 |
1.5 |
2 |
4 |
六、接零與接地
在工廠里,使用的電氣設備很多。為了防止觸電,通常可采用絕緣、隔離等技術措施以保障用電安全。但工人在生產過程中經常接觸的是電氣設備不帶電的外殼或與其連接的金屬體。這樣當設備萬一發生漏電故障時,平時不帶電的外殼就帶電,并與大地之間存在電壓,就會使操作人員觸電。這種意外的觸電是非常危險的。為了解決這個不安全的問題,采取的主要的安全措施,就是對電氣設備的外殼進行保護接地或保護接零。
1.保護接零
將電氣設備在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外殼與變壓器中性點引出的工作零線或保護零線相連接,這種方式稱為保護接零。當某相帶電部分碰觸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時,通過設備外殼形成該相線對零線的單相短路回路,該短路電流較大,足以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使熔絲熔斷、保護裝置或自動開關跳閘,從而切斷電流,保障了人身安全。保護接零的應用范圍,主要是用于三相四線制中性點直接接地供電系統中的電氣設備。在工廠里也就是用于380/220伏的低壓設備上。圖2—1是保護接零示意圖。
在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低壓配電系統中,為確保保護接零方式的安全可靠,防止零線斷線所造成的危害,系統中除了工作接地外,還必須在整個零線的其他部位再進行必要的接地。這種接地稱為重復接地。
2.保護接地
保護接地是指將電氣設備平時不帶電的金屬外殼用專門設置的接地裝置實行良好的金屬性連接。其情況如圖2-2所示。保護接地的作用是當設備金屬外殼意外帶電時,將其對地電壓限制在規定的安全范圍內,消除或減小觸電的危險。保護接地最常用于低壓不接地配電網中的電氣設備。
上一篇:供電的可靠性
下一篇:電氣安全用具安全操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