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消防設施的應用性訓練
2005-01-21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近年來,各類大型建筑和重點單位多數按規范安裝了固定消防設施系統,它不僅能在火災初期階段發揮作用,更重要的是消防部隊到場后能直接利用它進行滅火戰斗。因此,促進官兵熟悉固定消防設施并能對其正確操作,就顯得日益重要和迫切了。
一、固定消防設施應用性訓練的問題和不足
對于固定消防設施在火災撲救中的特殊作用,我們許多中隊還沒有真正貫徹“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的原則,只是進行初步、低層次的訓練,直接影響了部隊在火場上的戰斗能力。
一是思想認識不足。 發生火災時,消防官兵要首先利用固定消防設施,才是正確的作戰指導思想。但是我們許多官兵對此認識模糊,沒有考慮到火場后首先要利用現成的固定消防設施達到盡快出水滅火的目的,不善于利用建筑物內的固定消防設施進行火災撲救。
二是熟悉程度不夠。 忽視了對固定消防設施情況的熟悉和應用性訓練。沒有把固定消防設施作為力量部署的重要環節加以考慮,導致消防官兵對固定消防設施了解、熟悉、掌握不夠。發生火災后,在室內消防水源的利用和人員的安全疏散等方面處于被動局面。
三是知識準備不足。 許多固定消防設施的科技含量較高,再加上一些單位復雜的建筑結構和工藝流程,目前部隊中既懂作戰指揮,又懂專業技術的“戰技合一”型的人才太少,不適應形勢的發展要求。
二、加強固定消防設施應用性訓練的主要內容
(一)強化業務學習和專業培訓。 一方面,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人才優勢,由部隊長期從事防火和滅火專業技術崗位的人員擔當教員,組織學習和培訓,傳授工作經驗和體會。另一方面,要建立與軍事院校、科研單位、裝備生產廠家廣泛聯系的制度,定期組織指揮人員外出培訓,適時邀請專家和技術人員到部隊講學。通過多種途徑的學習和培訓,做到人與器材裝備和固定消防設施的最佳結合。
(二)根據建筑固定消防設施設置相關的訓練項目。 1、火情偵察訓練。組織官兵利用消控中心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系統快捷地實施科學的火情偵察訓練,確定起火樓層的部位、火勢發展蔓延趨勢、人員受煙火威脅的情況和建筑內固定消防設施及其工作情況,使指揮員能及時進行戰斗力量部署。2、疏散與搶救人員訓練。在訓練中,內攻戰斗人員在必要的防護和掩護措施下,迅速利用消防電梯、防煙樓梯、封閉樓梯、室外疏散樓梯等固定登高設施,快速登高;利用室內消火栓部署水槍,撲滅人員被困地點及疏散通道上的火勢,并用開花或噴霧水流驅散煙霧,打通救人通道;組織被困人員疏散到地面或疏散到避難層、避難間和屋頂躲避;同時利用外部舉高車等特種裝備實施救人。3、防排煙訓練。要發揮建筑物內的固定防排煙設備功率大、排煙量大的特點,加強利用風機、風道、排煙窗、排煙口、送風口、防火卷簾、防煙垂壁等防排煙系統與機械排煙設備進行排煙訓練,及時將火災產生的大量煙氣排除,減少煙霧及有毒氣體對內攻人員和受困群眾的傷害。4、供水訓練。一是迅速啟動固定消防水泵進行火場供水,同時組織大功率的重型消防車或高低壓泵消防車,使用大口徑的優質膠里水帶,連接地面水泵接合器或豎管底層消火栓向室內消防管網補充水量、水壓。二是組織利用舉高車或水罐消防車從外部出水進攻堵截火勢由外部向上蔓延。三是沿樓梯出入口鋪設水帶,向前沿陣地進行供水訓練,重點做好更換、接力延長水帶與通過各種障礙物鋪設水帶的訓練。5、火場通信訓練。在利用無線通信聯絡的同時,充分利用建筑內部的消防通訊系統,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電話總機與消防水泵房、配電室、防排煙機房、自動滅火鋼瓶室、消防電梯、自備發電機房等進行通話,用火災應急廣播傳達信息,使火場指揮員與戰斗員之間保持良好的通訊聯絡。
三、處理好應用性訓練的幾個關系
(一)處理好與社會單位的關系。 必須取得訓練對象單位的支持。爭取訓練對象單位的義務消防人員、保衛人員的積極參與和支持。
(二)要處理好防火與戰訓部門之間的關系。防火監督人員應將掌握的情況通報戰訓部門,增進戰訓人員對固定消防設施情況的熟悉掌握和訓練安排;吸收戰訓人員參與固定消防設施的驗收,通過實地了解,促進對固定消防設施的應用性訓練。
(三)處理好裝備配備與開展應用性訓練的關系。 要結合轄區固定消防設施建設情況,抓好現有車輛裝備的更新換代,形成新一代的配套格局。按照部頒標準配齊消防車器材裝備和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保證器材裝備性能穩定,質量可靠,為消防隊員滅火救援行動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