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培訓質量
首先,要選優秀的教師。教師應具備國家要求的執業資格,一般要求有“三證”:一是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二是國家注冊安全審核員,三是國家注冊安全執業教師證件或某一專業國家資質的專家、教授、高級工程師等證件。
其次,選擇教材新穎實用。即要求教材內容適應實際生產需要、同時又指導實踐。
再次,授課要具備“六性”:針對性、系統性、條理性、趣味性、實踐性、實效性。
針對性——因材施教,如對管理者培訓要調研,管理者重點是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怎么管職工,重點是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標準;對工人培訓,要掌握工人從事崗位工作性質、操作規程、崗位存在危險危害因素、技術標準。
系統性——整體系統地講授安全科學知識,不能就安全講安全,注重安全工作的實質與規律方面的教育。包括安全思維,安全技能,安全知識,安全態度,安全方法等。
條理性——注重授課的程序化,條理清晰,內容由易到難、語言通俗易懂,學以致用。
趣味性——注重拓展授課的藝術性,授課既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又要在授課章節適當穿插典故與案例,及時調節授課過程中的興趣和氣氛。
實踐性——教材是多年安全生產實踐的結晶,所以稱作源于實踐、高于實踐、指導實踐。
實效性——這是培訓的核心目的。應按培訓對象的時間要求,事先擬定培訓大綱,重點解決什么問題,經交流考試提問驗證培訓的實效性,在重點問題上,一經培訓,終身受益。
提高技能的方法
安全技能: 是人預防和控制事故發生的技術與能力。具體標準是做到“知、會、干”。
知 在培訓中強調的“應知應會”中的“知”,不單指安全生產的基本知識、基本常識、法律法規、操作知識,還要有辨別危險源的預知能力。只有明白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人才能叫明白人,人只有活明白了,才知道安全養生的重要,才能保一生平安。
會 即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會思考、會操作、會處理故障、會轉危為安、會居安思危,標志著對知識的融會貫通。
干 在“應知應會”的基礎上,作為管理者,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生產者要解決干什么,干這活的標準是什么。不僅有一定的事業心、責任心,還要自覺遵守安全行為準則,掌握安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安全素質: 是指人在工作中的資質與能力。一位合格的安全人員所應具備的安全素質水平標準如下:
具有把握系統的目光,對系統的安全狀態了如指掌,心中有數。
具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用動態閉環式的安全管理推動安全工作。
具有仁慈寬厚無私的博大胸懷,關心人、愛護人、保護人的生命,懂得安全無小事。
具有勇于探索的超前意識,即“居安思危,防微杜漸”的思想。無預見性就會貽誤消除事故發生的最佳機會。
具有一絲不茍、恪盡職守的敬業精神,實事求是,秉公執法,依法從政。
安全方法: 指做好安全工作的方式方法與措施,包括安全思維方法,工作方法和安全管理模式。例如,“河南油田安全、環境、健康(HSE)管理456模式”,核心內容如下:
第一、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四件”大事,即全面貫徹《安全生產法》,推行安全法制管理;提高企業整體安全素質水平;建設安全專業隊伍,強化安全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為推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OHSMS)奠定基礎。
第二、做到“五個”創新,即理念創新、思維創新、機制創新、管理手段創新、科技創新。
第三、建立“六個”安全管理支撐體系,即安全方針目標管理層層分解包保體系;行政一把手安全工作考評體系;黨政工團齊抓共管,負責人輪流上崗值日體系;安全系統檢查、監測、隱患整改保證體系;安全培訓教育體系;事故救援與行政責任追究及處理體系。
培訓的對象和內容
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的安全教育培訓
1.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規章、規程和標準;
2.安全生產管理基本知識、方法與安全技術;
3.重大事故防范、應急救援措施,重大危險源管理與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原則;
4.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5.典型的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培訓
1.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的安全教育培訓內容;
2.工傷保險政策、法律、法規;
3.事故現場勘驗技術,以及應急處理措施;
對生產經營單位其他從業人員安全生產的教育培訓
安全生產基本知識;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 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崗位安全操作規程;設備、安全裝置、勞動保護用品的正確使用;事故案例。
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生產培訓
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生產培訓內容推行全國統一培訓大綱、統一考核教材、統一證件制度,或者行業的統一教材和考核辦法。
下一篇:怎樣開展危險預知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