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培訓質量至上,事故大幅下降

2005-03-10   來源:《現代職業安全》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黑龍江煤炭行業以培訓促安全的調查

 

黑龍江是產煤大省之一,目前有各類礦井1600多處。由于煤礦從業人員素質低,工程技術人員短缺,管理比較混亂,違法違章行為嚴重,導致事故頻發,給煤礦安全監察帶來很大困難。幾年來,他們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抓好安全培訓,努力提高培訓效果,在煤礦安全培訓工作上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實踐,促進了從業人員安全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形成。

 

提高認識,爭取領導支持是做好安全培訓的前提條件

黑龍江省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上世紀90年代以前煤炭行業聚集了一批高素質的技術人才,特別是國有重點煤礦各類人才比較齊全,煤礦技術管理曾達到較高水平。但在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期間,由于企業危困,職工工資得不到保證,雞西礦務局曾欠發職工工資達26個月之久,四個重點礦務局平均欠發工資7個月以上,煤礦企業人均年工資僅4600元。各項福利待遇更是無從談起。在與其他行業和經濟發達地區的高工資相比之下,職工心理難以平衡,造成煤礦工程技術人員和技術熟練工人大量外流。據雞西礦務局統計,自1997年以來,工程技術人員每年流失300多人。從1997年開始,四個國有重點礦務局幾乎沒有進過一名采礦專業大學畢業生。據黑龍江科技學院(原雞西礦院)調查,8年當中,礦院畢業生僅有1名畢業生回到了煤礦。同樣的原因,使煤礦的熟練工人流向經濟發達地區,有個煤礦的綜采隊幾乎成建制地去了南方的煤礦。技術和管理人才以及熟練工人的缺乏,使煤礦職工整體素質十分低劣,有些工人連起碼的安全常識都不懂,甚至把允許在井下吸煙作為選擇井下工作的條件。職工安全素質差,導致煤礦事故頻繁發生。2000年在雞東縣發生的7起重特大事故中,有5起是因為工人在井下吸煙引起的瓦斯爆炸。面對黑龍江煤礦安全生產的嚴峻形勢,一些同志認為,作為煤礦安全監察機構,他們的當務之急是抓好安全監察執法,而抓培訓是遠水不解近渴。但是,他們通過深入學習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認識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重要的是預防。而抓煤礦安全培訓正是預防煤礦事故的重大措施之一,是煤礦安全生產的基礎。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安全形勢越是嚴峻,他們越應該堅定不移地抓好煤礦安全培訓,提高煤礦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從根本上防止和減少煤礦生產事故。認識上的提高,帶來了行動上的自覺。然而,由于體制上的原因,有的地方對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抓培訓,統一發證有抵觸情緒,工作消極。于是,他們組織有關人員座談,學習國家關于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學習國家局的有關規定,使大家認識到,依法對煤礦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是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預防事故的根本措施。省政府有關領導對此也十分重視。多次在他們關于搞好安全培訓的報告上作出批示,要求各地區落實培訓規劃,并且在全省煤礦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上,嚴肅批評了個別地區領導對煤礦安全培訓工作消極抵觸的錯誤做法。現在主管煤礦安全的省領導也都十分重視煤礦安全培訓工作,在煤礦視察時都親自到培訓基地指導工作,支持培訓工作的開展。去年4月,還將煤礦安全培訓工作寫進了省政府《關于建立煤礦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決定》之中,全省煤礦很快形成了一個以落實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為主線,廣泛開展安全培訓的熱潮。

 

構筑新體系是抓好安全培訓的基礎

一是加強對培訓工作的組織指導。國務院國辦發[1999]104號文件,賦予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負責組織指導煤炭企業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工作,負責煤炭企業主要經營者安全資格認證等工作職責。國家局[2002]123號文件明確規定,設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的省(區),由各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負責轄區煤礦的安全培訓工作,負責培訓、考核、認證等工作。他們理解,新的煤礦安全培訓體系,是煤礦安全監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實行垂直領導的重要內容之一。按照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培訓的原則,在國家局統一領導下,煤礦的安全培訓工作由各級煤礦安全監察部門歸口管理。新的煤礦安全培訓體系的主要特點應該是:(1)分四級建立培訓基地;(2)培訓基地由各級煤礦監察機構按權限認定資格;(3)按國家局的“四統一”原則組織培訓;(4)實行嚴格的教考分離;(5)實行培訓工作全過程質量監察和實行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監察。在國家賦予他們認證權力的同時,他們也必須承擔安全培訓的義務,這是各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的職責,不能因工程浩繁而推諉,應當排除干擾,理直氣壯地加強組織領導,形成新的煤礦安全培訓體系。該省目前煤礦安全培訓工作在平行的兩條軌道上運行。一是恢復和健全了煤礦安全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機構:省局由人事培訓處負責;駐各地辦事處由專門的監察室負責;各礦業集團公司和所屬各礦安監部門,恢復設立了培訓處,培訓科等專門機構;各產煤市(地)及各產煤縣,煤礦安全培訓工作責成安監處、安檢科專人管理,有的縣(區)專門成立了培訓科。

二是建立了網絡化的培訓機構:由國家局認定的二級培訓機構2個,已培訓礦長等二級對象3396人。由省局評估認定的三級培訓機構有11個,已培訓特種作業人員40865人。由各煤礦安全監察辦事處評估認定的四級煤礦安全培訓中心81個,已培訓并頒發《入井人員安全資格證書》62133人。

 

依法規范運作是提高安全培訓質量的保證

第一,他們嚴把了安全培訓機構的資格認證關和質量評估關,為保證安全培訓的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他們按照國家局文件要求,嚴格評估培訓機構資格,對達不到規定條件的培訓機構,堅決不報、不批。如:2001年對各市(地)申報的6個三級培訓中心進行評估,其中有三個達不到標準。雞西市煤炭局投資54萬元接建一層教學樓;哈爾濱市地礦局投資80余萬元購買、調集設備,裝備實驗室;七臺河市主管煤礦安全副市長親自協調培訓中心與技工學校聯合辦學,解決了教學面積不足的問題。三個市經過努力后完全具備了三級培訓資格。其中,七臺河市把建立三級煤礦安全培訓中心作為煤礦職工造福的大事來抓,兩位副市長參加了培訓中心的掛牌儀式,并作了重要講話,通過電視、報刊等媒體宣傳,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

對已批準的培訓機構,省局每年進行培訓質量檢查,2002年曾對培訓質量不能達標的雙鴨山礦業集團三級培訓中心給予黃牌警告,停止培訓工作一個月,責令整頓,達到標準后,才允許其重新開展培訓工作。各辦事處對四級培訓機構的評估驗收也十分嚴肅認真,經評估具備資格的已達81個。目前還有12個申辦單位尚未通過驗收,正在加強基礎建設,準備再次申報。

第二,嚴把考核發證關。教考分離”是煤礦安全培訓的重要原則,是保證培訓質量的重要手段。無論是二級培訓,三級培訓,還是目前大規模開展的四級培訓,他們都堅持這個原則,維護考核發證工作的嚴肅性。以四級培訓為例:四級培訓的嚴肅性在于,對所有入井工人培訓考核一遍,對考核合格者頒發《入井人員安全操作資格證》,表明該工人合法上崗生產。因此,他們要求,必須由各辦事處對培訓考核的全過程進行質量監察。四級培訓“教考分離” 的具體辦法是:大型企業所屬各礦辦的四級培訓中心,負責本礦入井工人培訓的組織調學,培訓教學工作由集團公司駐礦安檢站或本礦安檢科負責組織考核,由集團公司安監局頒發合格證書,實現教考分離;各市(地)所屬各縣、(區)舉辦的培訓中心,負責所轄地區煤礦企業的入井工人培訓,由市(地)煤炭局安檢處或被授權的縣(區)安檢科組織考核,由市(地)煤炭局頒發證書,實現教考分離。在雞西、鶴崗、雙鴨山、七臺河等辦事處的直接指導下,四級培訓考核工作嚴格,發證工作嚴密的做法,保證了培訓的質量。

 

發揮監察執法職能是促進安全培訓工作的重要手段

《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和《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等法律法規都把煤礦各類從業人員經培訓考核取得安全資格證,作為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條件。因此,他們把安全培訓作為實施煤礦安全監察執法的重要內容之一,始終注重發揮各職能部門和辦事處監察職能,認真監察各煤炭企業職工安全培訓工作。無論是全省大規模的監察執法活動,還是各辦事處地區性的日常監察,都把檢查企業是否完成調學任務和礦長、特種作業人員是否持證上崗及四級培訓是否落實,作為監察執法的重點之一,凡發現礦長、主要安全負責人、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都給予處罰,責令限期參加培訓,并及時跟蹤監察落實。他們還爭取省政府有關部門、工會、煤炭行業主管部門配合,在全省的“小煤礦整頓驗收”“安康杯竟賽”“安全生產月”等大型活動中,都把各類人員持證上崗作為重要的檢查內容,在各分團內設立專門的安全培訓檢查組,配專車到企業檢查。如2001年小煤礦整頓驗收中,首先檢查礦長是否持證上崗,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是否達標,否則不予驗收。全省有30余個小煤礦因此推遲恢復生產2—3個月,直到礦長培訓合格后才驗收。

2001年以來,他們每年都在12月份組織煤礦安全培訓專項監察。監察前下發文件,制定檢查細則,并要求承擔培訓任務的各市(地)、各礦業集團公司匯報培訓工作開展情況,提供重視培訓工作、健全領導體制、興辦培訓機構、完成培訓指標的一系列佐證材料。通過煤礦安全培訓專項監察,把這項工作由軟指標變成了硬任務。

 

深入開展四級培訓是全面提高礦工安全素質的關鍵

按照國家局的布署,該省煤礦安全培訓逐步深入開展。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們在黑龍江省營造了從各級政府、各企業,到廣大從業人員,依法實施培訓,依法接受培訓,大力發展培訓的良好氛圍。2000年培訓工作的重點是打開局面,集中力量開展礦長培訓,2001年重點是建立機構開展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在此形勢下,他們因勢利導,重心下移,從2003年開始,動員各方面的力量適時開展了涉及面廣,難度較大,最直接有效的四級培訓。計劃用二年左右的時間將全省13萬入井工人輪訓一遍,經考核合格后,全部持證上崗。從而普遍提高全省煤礦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素質。

一是明確職責,落實任務。他們制定下發《關于加強四級煤礦安全培訓機構建設開展煤礦從業人員安全培訓的通知》。按照國家局提出的統一規劃,分類指導,分級實施的原則,要求各煤礦安全監察辦事處,負責四級培訓機構的評估驗收,要求各辦事處加強領導,落實監察室、落實專人負責四級培訓工作。其中,雞西辦事處由書記親自掛帥,組織人員進行評估,宣傳工作到位,督促籌建及時,驗收標準較高。使雞西轄區四級培訓機構建立工作走在了全省前頭。    

二是動員企業、社會,建設標準化培訓機構。他們大力宣傳《安全生產法》、《煤炭法》、《職業教育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各縣(區)政府、各大型煤礦企業,履行對職工進行教育培訓的職責和義務,各產煤縣(區)應建1—2個四級培訓中心,國有重點煤礦,都要建立標準的四級培訓中心。各培訓中心要達到適應本轄區入井人員輪訓的規模,達到國家局2000年5號文件的評估標準。

三是對四級培訓進行規范。要求各培訓中心:一要經驗收合格、認定資格,方可開展頒發《入井人員安全資格證》培訓;二要按國家局“四統一”要求進行。三要重點進行以提高安全意識和防災、救災、避險技能的安全培訓,實現入井工人全員持安全資格證上崗。四要至少脫產培訓7天。反對“夾包辦學”、“游走培訓”的做法,反對任何對培訓、考核走過場,敗壞依法培訓嚴肅性的做法。一經發現嚴肅處理。

四是提供幫助、支助辦學。省局用行政罰款返還款購買了1425臺電視機和影碟機,并編制了事故案例和重大危險源防治知識等光盤,發到全省各四級培訓中心和地方煤礦的每一處礦井、重點煤礦的每一個采掘段隊,通過班前放安全教育片,提高培訓效果。使企業尤其是小礦主體會到了監察部門即嚴管又服務的工作作風。

五是加強指導,重點培養骨干師資力量。為提高四級培訓機構管理人員和專、兼職教師的管理能力和教學水平,他們從2003年7月到2004年5月專門舉辦了3期四級培訓中心主任培訓班和兩期四級培訓中心教師培訓班。開設了“依法培訓”、“培訓中心管理”、“各工種培訓教學法”等課程,聘請專家進行“一通三防”、“搶險救災”等科技知識講座。使管理人員和專兼職教師的業務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六是典型引路,促進四級培訓廣泛開展。雞西礦業集團認真吸取以往事故的教訓,從“以人為本”的高度來認識全員培訓,對提高職工安全素質的認識不斷升華,開展教育培訓的方式、辦法不斷創新,他們把安全培訓納入“一把手工程”,建立安全培訓工作的保障機制,提出“必須100%的人員參加培訓”、“培訓不到位,人人是隱患”等新理念,在企業資金比較困難的情況下,仍然加大安全培訓投入,促進培訓工作的深化。為了推廣雞西礦業集團在安全培訓理念上和做法上的新經驗,他們于去年十月在雞西召開現場會,推動全省四級培訓全面開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現場會后,很多煤礦和縣(區)政府學習雞西的經驗,加強了培訓中心投入。七臺河精煤集團新建礦投入500萬元建設本礦的培訓中心,力爭達到能進行三級培訓的全省一流基地。雙鴨山礦業集團東保衛礦改造一棟樓,建成了供學員食、宿、學一體化服務的培訓學校。雙鴨山礦業集團雙陽礦,把安全培訓和弘揚企業文化,建設學習型企業結合起來,全礦職工分期分批脫產學習一個月。七臺河精煤集團公司編制了《入井安全100條》作為各礦四級培訓的考核內容,雙鴨山市煤炭局、哈爾濱市煤炭局等也結合地方煤礦的特點組織區域性統一考試,保證培訓質量。

通過幾年的努力,礦長的安全素質普遍提高,有力的促進了全省煤礦安全生產工作。2003年,全省煤礦事故死亡215人,比上年減少210人,下降49.4%,其中3人以上重特大事故死亡175人,比上年下降58.5%,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由2002年的6.7下降到2.7。2004年上半年共發生煤礦事故34起,死亡100人,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35.8%和18.7%。這是該省多年來的最好成績。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离岛区| 米脂县| 京山县| 鄢陵县| 蓝田县| 海城市| 武宁县| 韶山市| 黄平县| 安仁县| 凌云县| 丘北县| 上虞市| 松原市| 湘潭市| 徐州市| 宿州市| 土默特右旗| 聊城市| 西峡县| 金溪县| 容城县| 昌江| 广河县| 尼木县| 美姑县| 漯河市| 陈巴尔虎旗| 平武县| 随州市| 淮安市| 阿荣旗| 云龙县| 增城市| 杨浦区| 海伦市| 杂多县| 孟州市| 达拉特旗| 定西市| 定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