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平面布置與設備布置的安全分析——車間平面布置方案
2007-09-07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1 資料準備 1.1 工藝流程圖
表示車間組成、工段劃分、物料的輸送關系、主要設備特征,由此估算各工段的占地面積。
1.2 總圖與規劃設計資料
表明場地與道路情況,公用工程管道、污水排放點及有關車間的位置,由此可以從物料輸送和各車間相互關聯的角度確定車間各工段的位置;由氣象資料,如根據溫度、雨量,再結合工藝要求與操作情況,決定裝置能否露天布置;主導風向決定工段的相對位置,如:散發有害氣體的工段應布置在下風向,泄漏的可燃氣體不能吹向爐子,爐子排煙不能吹向壓縮機房與控制室,冬季冷卻塔水汽不能吹向建筑物或道路等。
根據有關的規范與標準及安全防火規定決定各工段及設備間的安全距離。
2 各工段布置形式的確定
2.1 分散布置與集中布置
對生產規模較大,車間內各工段的生產特點有顯著差異,需要嚴格分開或廠區平坦地形較少時,一般考慮分散布置。廠房的安排多采用單元式,即把原料處理、成品包裝、生產工段、回收工段、控制室及特殊設備獨立布置,分散為許多單元。
對生產規模較小,生產中各工段聯系頻繁,生產特點無明顯差異,且地勢較平坦時,一般可以考慮集中布置,即在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及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的前提下,結合建廠地點的具體情況,可將車間的生產、輔助、生活設施集中在一幢房內。
2.2 露天布置與室內布置
露天布置的優點是建筑投資少、用地少、有利于安裝檢修,有利于通風、防火、防爆、防毒;缺點是受氣候影響大,操作條件差,自動控制要求高。露天布置是優先考慮的第一方案,只要有可能都應采用露天布置或半露天布置。目前較大型的化工多采用此類布置。即大部分設備布置在露天或敞開式的多層框架上,部分設備布置在室內或設頂棚,如泵、壓縮機、造粒及包裝設備等;生活、行政、控制、化驗室集中在一幢建筑物內,布置在生產設施附近。
室內布置受氣候影響小,勞動條件好。小規模的間歇操作、操作頻繁的設備或低溫地區的設備以布置在室內為宜,這類車間中常將大部分生產設備、輔助設備和生活行政布置在一幢或幾幢廠房中。
3 流程式布置
按流程順序在中心管廊的兩側依次布置各工段,可以避免管道的重復往返,縮短管道總長,已證明是最經濟的布置方案。
各工段分別組成長方形塊區域,再組成整個車間,這樣既便于生產管理又容易布置道路。道路布置是車間平面布置的重要內容,它一方面是物料與設備的運輸通道,又是裝置間隔、消防安全必須的。另一方面還決定了管廊、上下水道、電纜等的布置。所以,要避免彎曲的或成尖角的道路布置?偟恼f來,車間平面愈近方形愈安全經濟。
4 車間平面布置方案
4.1 直通管廊長條布置
又稱直線形或一字形布置,如圖4—1所示。適合于小型車間,是露天布置的基本方案!

4.2 T形、L形布置對于較復雜的車間可以采用T形或L形的管廊布置,即管道可由兩個或三個方向進出車間,如圖4—2所示。組成復雜的車間可以采取直線形、T形和L形組合的形式布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