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述
福建省三明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熱電廠,現有在用6臺燃煤鍋爐,產生的新蒸汽總蒸發量為445t/h。在鍋爐點火及燃燒工況不穩定時用0#輕柴油助燃。配有儲油油罐2個,它們的直徑為7m、高8m、容積為300m3。于1986年建成投入使用,至今已有10多年的時間。由于2#油罐底部與放水管結合處出現腐蝕現象,立即停用安排檢修。因油罐安全檢修的特殊性,以及罐體使用較久,罐內的氣體不易揮發,所以安全工作顯得十分重要。為了做到萬無一失,特制定了嚴密的安全措施和施工方案。
二、 油罐的清洗
1、將2#油罐內余油排放干凈,打開上(頂部)、下人孔,讓其自然通風,周圍拉警戒線,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更不準有火源靠近。
2、分別用廠內的沉淀水及0.4MPa的低壓蒸汽對罐內進行多次清洗,清洗后污水排放至砂池過濾。
3、往罐內注水,加燒堿(NaOH)后用蒸汽加熱清洗1次。
4、放完堿液后檢查,如還不合格,繼續用沉淀水和蒸汽進行沖洗,排出污油水。
5、用鼓風機對罐內空氣實行強制對流,由氣防站對罐內進行濃度監測,當氣體濃度低于0.3mg/L時,人員方可進入罐內作業。
6、 入罐前要對入罐鏟刮油垢的作業人員進行防火、防爆、防毒安全教育。
7、為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入罐人員要戴防毒面具、腰間系上安全繩,人孔外要有2人以上進行監護,每隔10min更換一批作業人員。
8、柴油的閃點為65℃,因此清除罐內油垢,不得使用金屬類工具,只允許使用竹片、木條或塑料工具及抹布擦拭,人孔要墊一塊橡膠墊子,如需照明,要用低壓防爆燈具或用塑料外殼手電。
三、 動火前安全準備工作
罐內油垢清洗完畢后,初步具備動火條件,施工前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1、施工前,施工需辦理機械檢修工作票、動火證、入罐作業許可證、動火報告,并取得相關部門的批準后方可施工。
2、為防止靜電事故隱患,油罐供油管、回油管的進、出口閥門應拆下、管路進口處用石棉盲板堵牢。
3、漬垢清理完畢后,對腐蝕的部位及周邊底板進行測厚、確定底板更換面積,更換排水管時一并處理。
4、與1#、2#油罐連接的接地線要分開,接地電阻應小于規定值4Ω。
5、對入罐檢修人員再次進行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教育,交待安全注意事項。
6、動火前半小時,由氣防站對油罐內油氣濃度進行監測,為確保食品準確和安全,采用2臺相同的檢測儀器同時檢測,當油氣濃度小于0.3mg/L規定值時,方可動火。
7、在罐內放2只鴿子(腳用長細繩捆住),試驗15min后無恙,施工人員方可入罐施工。
8、動火前,應用測爆儀進行檢測,對油罐進行電爐試爆實驗。
四、 現場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項
1、在現場具體施工方案中,材料、機具等由施工單位負責編寫,廠部技術、安全部門負責審核,總工批準后方可施工。
2、施工現場防火等消防措施,由消防保衛部門負責準備好各類足量的防火器材,檢修當天備2輛消防車,消防人員現場待命監護。
3、油罐頂部的噴淋裝置檢查完好,并由專人負責操作,作安全備用。
4、鍋爐蒸汽管到油庫區第一道閥門,由專人負責操作,作為蒸汽滅火消防備用。
5、乙炔瓶與氧氣瓶相距應大于8m,它們與明火點距離應在10m以上。
6、電焊機的接地線需接在被焊接的同一設備上,施焊點與接地點的距離應在1m以內。
7、施工時注意風向,與相鄰的1#油罐設置安全隔離帶,1#油罐的頂部噴淋水裝置應開啟,保護1#油罐的安全和防范措施。
五、 結束語
2#油罐的檢修,采取了大量嚴格細致的安全措施,在更換底部排水管、挖補周邊腐蝕鋼板及防腐工作中,整體施工進展十分順利,并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檢修前最擔心的是安全問題,因油罐處在化工易燃易爆、高溫高壓區域內,極易發生事故。先前曾有媒體報道過因油罐檢修發生爆炸造成人員傷亡的實例。因此,為了確保檢修安全,對任何一個細節都不能馬虎。這次油罐檢修的安全實踐,也為今后油罐的安全檢修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上一篇:化工企業靜電危害與應對措施
下一篇:動火檢修作業風險及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