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預防措施可分為工程技術措施、教育措施、管理措施和經濟措施等。
(1)工程技術措施
工程技術措施是指對設備、設施、工藝、操作等,從安全角度考慮計劃、設計、檢查和保養的措施。
對新設備、新裝置,從設計階段開始就應充分考慮安全問題。有時雖然有完整的設計方案,但在制造、加工過程中,可能因材料缺陷或加工技術差,使新設備、新裝置處于不安全狀態。一般新設備開始時能滿足安全要求,但使用以后,因磨損、疲勞或腐蝕等因素的影響,設備也會轉變為不安全狀態。因此必須根據生產的發展和設備的使用情況,及時改進或采取相應的工程技術措施。工程技術措施是最基本的預防措施。
(2)教育措施
教育措施是指通過不同形式和途徑的安全教育,使職工掌握安全方面的知識和操作方法。安全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學習安全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會應用安全知識。
1)、教育的內容。安全教育分兩個大方面,一個是思想教育,另一個是安全技術知識教育。
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使企業領導、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從思想上認識到安全工作對生產的促進和保護作用,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生產的關系,自覺地去組織和落實安全措施。
思想教育包括法制教育和勞動紀律教育。加強法制觀念,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礎。
思想教育還包括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教育。通過提高各級領導和廣大職工的政策水平,正確理解安全生產方針,嚴格認真執行安全生產法規,做到不違章指揮、不違章作業。
安全技術知識教育包括生產技術、安全技術以及專業安全技術等三個層次的教育。
生產技術教育包括企業的基本生產概況、生產工藝流程、操作方法、設備性能以及產品的結構、質量和規格。安全技術知識教育包括企業生產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規律性、可預防性、安全防護基本知識和塵毒防治的綜合措施,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發生事故時的緊急救護及自救措施等。而專業安全技術知識教育是對特種作業人員進行的專門教育。掌握先進、實用的安全技術是進行安全生產的另一重要前提。
2)、教育的形式。主要是三級教育。即對新入廠人員的廠級教育、車間教育和崗位(工段、班組)教育,它是廠礦安全生產教育制度的基本形式。
廠級教育。對新入廠的職工(工人、干部)或調動工作的工人以及到廠臨時工、合同工、培訓和實習人員等,在分配到車間和工作地點以前,由廠勞資部門組織安全部門對其進行的初步安全教育。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令和規定;本廠安全生產的一般狀況;企業內部特殊危險部位的介紹;一般的機械電氣安全知識;入廠安全須知和預防事故的基本知識。可采用報告、座談、展覽、掛圖、幻燈及電影錄像等形式。
車間教育。車間教育是對新職工或調動工作的工人分配到車間進行的第二級安全教育。由車間主管安全生產的主任負責,車間安全員具體實施。教育內容包括本車間的生產概況;安全生產情況;本車間的勞動紀律和生產規則;安全注意事項;車間的危險部位;危險機電設施;塵毒作業情況以及必須遵守的安全生產規程等。
教育的方法一般由車間安全員負責進行實地參觀、直觀教育、介紹事故教訓等。
崗位教育。新工人到崗位開始工作之前,由工段長、班組長進行第三級安全教育。主要介紹工段、班組安全生產概況;工作性質和職責范圍;崗位工種的工作性質;機具設備的安全操作方法;各種安全防護設施的性能和作用;工作地點的環境衛生及塵毒源、危險機件、危險物的控制方法以及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方法;發生事故的緊急處理措施和安全撤退路線。教育方法一般是以老帶新,訂立師徒合同、包教合同,規定一個具體期限,熟悉和掌握上述教育內容。最后把安全知識與生產操作方法結合起來,經過考試合格后,才能正式分配到崗位獨立操作。凡是未經三級教育,或考核未合格的人員,禁止獨立操作。
把安全知識考核與晉級考核結合進行,可收到較好效果。
(3)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是指由國家機關、企業單位組織制訂有關的安全規程、規范和標準,從制度上采取的措施。
管理措施包括貫徹實施有關法規、規章、標準、規范、安全操作規程,組織安全檢查,落實崗位責任制,交接班制度以及各種安全認證制度,如掛牌操作、動明火程序等。
(4)經濟措施
指采用經濟手段輔助進行工傷預防。比較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在企業內部設立各種安全獎。對安全生產搞得好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物資獎勵,差的進行經濟懲罰。
另外,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可以通過繳費手段和費率機制,從外部將企業安全與企業經濟利益聯系起來。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可以用工傷保險基金中的一小部分,用于獎勵工傷預防工作作得好的企業及有關人員,及通過各種手段,進行工傷預防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
上一篇:工傷“治愈”與工傷復發
下一篇:上廁所時摔傷,能否認定為工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