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某印染有限公司(簡稱印染公司)駕駛員楊鵬下班回家路線有兩條。一條是由單位直接回家的北線;另一條是經過妻子單位,然后兩人一同回家的南線。北線路程17.5公里,南線路程22公里。
2007年5月1日17時,楊鵬下班時得知妻子加班,便決定騎摩托車走南線等妻子下班后一同回家,但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死亡。
觀點
對“必要路線”的不同觀點
專家認為,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第6項規定,職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那么,上下班途中的繞道行為,是否屬于法律規定的“上下班途中”是本案認定的關鍵。
“上下班途中”,涉及兩方面,一是時間要素,即上下班的必要時間;二是地理要素,即上下班的必要路線。由于《工傷保險條例》沒有對“必要時間”、“必要路線”作出詳細說明,造成在工傷認定的實踐中,有的工傷認定機構對“必要時間”、“必要路線”作狹隘的理解,用勞動者住所地到單位的距離,除以時速認定為“必要時間”;用勞動者住所到單位處所的直接路線,認定為“必要路線”。而有的工傷認定機構則作寬泛理解,凡是勞動者離開住所地去上班,或離開單位前住所地都認定為“必要路線”,這兩種理解,往往造成各地對工傷認定的不一致。所謂“必要時間”、“必要路線”,一般是兩地的最直接、最通達的路線,但在職工繞道上班時,還應當充分考慮到勞動者繞道的理由,如果理由正當,則繞道也應視為“必要路線”。
在工傷認定過程中,還存在舉證責任問題。一般情況下,應當由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繞道理由的正當性承擔舉證責任。如果用人單位舉證不能,從保護弱勢群體的司法理念出發,用人單位就要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
本案中,楊鵬的繞道理由是為了接妻子,這樣的理由符合人情,也不違背法律,在沒有相反證據的情況下,應當認定楊鵬的死亡為工傷。
上一篇:工傷致殘待遇如何計算
下一篇:上班吹空調感冒是否算工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