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們對澳大利亞的道路交通安全狀況進行了實地考察,考察團先后考察了墨爾本、堪培拉、悉尼、布里斯班等地的聯邦高速公路及其公路設施、交通安全檢查站,還與澳大利亞交通安全局的政府官員、堪培拉國立大學的部分專家以及部分駕駛員進行了座談。
澳大利亞道路交通安全概況
澳洲的大陸面積為770萬平方公里,南北之間的距離約為3,700公里,東西約4,000公里。而人口相對較少,只有1,900多萬。全國公路通車總里程為818,294公里,其中聯邦公路18萬公里,四車道以上高速公路1,200公里,等級以上公路(瀝青路)32.9萬公里,其他公路47萬公里。
澳洲機動車擁有量為1,247.68萬輛,其中小汽車1,000萬輛,大型運輸車39.4萬輛,小型運輸車172萬輛,摩托車34.9萬輛。2001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為1,736人,10萬人死亡率為9。(具體數據見下表)
1995年~2001年澳大利亞交通事故統計
年份 |
死亡人數 |
在冊車輛數(千) |
死亡率/萬年 |
人口(千) |
死亡率/10萬人口 |
行車里程(百萬公里) |
死亡率/百萬公里 |
1995 |
2017 |
10935.4 |
1.8 |
18049.0 |
11.2 |
166514 |
1.2 |
1996 |
1970 |
11401.1 |
1.7 |
18310.7 |
10.8 |
— |
— |
1997 |
1768 |
11664.4 |
1.5 |
18524.2 |
9.5 |
— |
— |
1998 |
1755 |
12066.9 |
1.5 |
18751.0 |
9.4 |
173317 |
1.0 |
1999 |
1763 |
12268.6 |
1.4 |
18966.8 |
9.3 |
177635 |
1.0 |
2000 |
1822 |
12407.4 |
1.5 |
19157.1 |
9.5 |
180782 |
1.0 |
2001 |
1736 |
12476.8 |
1.4 |
19386.7 |
9.0 |
— |
— |
管理機構及管理措施
交通安全管理機構
在澳大利亞聯邦政府體系下,公路安全的職責由澳大利亞政府、州政府和特別行政區政府共同承擔。政府在公路安全方面的主要職責是:維護全國的公路網絡,制定公路準則,頒發駕駛證,車輛登記和管理,交通事故調查處理和違章處罰。從事澳大利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機構主要有:澳大利亞交通議會、交通常務委員會、國家公路交通委員會、澳大利亞交通安全局等。
1.澳大利亞交通議會(ATC):主要由負責交通(包括公路、海上和港口事務)的部長們組成。議會每年召開兩次。澳大利亞交通議會關注的是整個交通方式取得的成就,通常更注重經濟效益和聯合運輸的完整性。ATC 同時也對公路運輸政策、公路安全狀況進行評估、監管。
2.交通常務委員會(SCOT):負責給ATC提交政策性建議。交通常務委員會由各個ATC的代表們組成。主要負責海外政策調整和發展等事務。它的作用是闡明、管理并負責實施ATC所確定的戰略日程,其中包括聯合運輸、政策發布以及具體操作中技術上的重要問題。
3.國家公路交通委員會(NRTC):是一個獨立的委員會,只有3名成員,并由聯邦大臣在州和特別行政區的同意下任命。委員會的職責是制定全國性的公路交通收費制度和公路法規。它負責為在所有公路行駛的車輛和公路使用者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大約有30個全職的員工負責支持這三名兼職的委員。
4.澳大利亞交通安全局:隸屬于國家公路交通委員會并具體負責公路安全事務,主要負責監管和審查國家公路安全戰略,比較和分析交通安全數據和協調研究有關重大安全事項。下設兩個處:交通法規處負責制定新車輛安全準則,并在公路運輸法規改革程序方面給聯邦政府提供政策性意見;交通項目處負責管理聯邦公路的基金項目,包括國家高速公路、國家重點公路、需要翻新的公路和交通事故多發公路段等安全項目的投資規劃。
5.澳大利亞警察部門:在澳大利亞沒有專門的交通警察,所有道路交通事故的現場調查處理以及責任認定工作都由警察負責,澳大利亞警察同時負責道路交通安全執法,對發生在道路上的所有違章行為都有權給予制止并進行處罰。
在交通安全方面采取的主要舉措
澳大利亞的公路安全狀況在過去30年內取得了長足進步,主要原因是澳大利亞政府不斷完善在公路安全方面的立法和增加改善公路安全的投入。同時,也采取了以下具體交通管制措施:
1.強制使用汽車安全帶。
2.強制使用自行車以及摩托車頭盔。
3.進行嚴格的血液酒精濃度檢測,特別是對新司機和專業司機實行嚴格的酒精零限制,同時進行不定期的酒精呼吸檢查,對違章者施以重罰。
4.在全國普及速度監測儀器和汽車行駛記錄儀的使用,實施嚴格的道路交通速度管制和駕駛時間限制。
5.實行違規罰分積累制度,達到規定分數的駕駛員,將扣留駕駛執照數月。
6.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改善路面安全狀況,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特別是對交通事故多發的公路段進行重點排查和維修。
7.努力改善車輛的安全技術狀況,對在用車輛進行嚴格的車輛技術檢驗檢測,并不斷提高新出廠車輛的安全技術水平。
8.開展廣泛的交通安全知識宣傳,特別是在學校中開設了公共安全教育課程,加強了對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知識教育。
上述措施大大改善了澳大利亞的交通狀況,使澳洲交通事故的10萬人死亡率從1970年的30人降到了2001年的9人,同時,個人駕車的死亡風險也降到了1925年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最低水平。
中國的道路交通:問題在哪里
從對澳洲道路交通安全狀況的總體分析中不難發現,澳洲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包括限制車輛超速行駛、嚴禁酒后駕車、治理危險路段、實施違章積分處罰、開展全民交通安全教育等,和我國目前在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活動中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大同小異,別無二樣。但是澳洲政府嚴謹科學的國家公路安全戰略、完善的公路交通安全設施、嚴厲的違章處罰手段、先進的安全管理模式以及社會公眾文明禮讓的交通安全理念,在改善澳洲道路交通安全狀況中確確實實發揮了主導性作用,這些措施是澳洲政府多年來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和長效管理的總結,并非一朝一夕或因時因勢而采取的臨時性手段,特別是通過加強對公眾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使文明禮讓、安全行車走路的理念深入人心。這些基礎性工作,進一步夯實了澳洲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礎,并在歷年的實踐中取得了明顯成效。
縱觀我國道路交通安全的形勢,近幾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和有關部門先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通過開展專項整治,整治超載、超速等突出違章,排查和治理事故多發路段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道路交通事故頻發的勢頭。但是,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特別是在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經濟成份多元化,經營主體多樣化,加之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等問題,加劇了道路交通各要素不協調和矛盾沖突的程度,增大了道路交通的復雜性和引發道路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同時也造成了我國道路交通事故多發的不利局面。分析造成我國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嚴峻的深層次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機動車駕駛員安全素質普遍不高,交通違章嚴重。以2002年為例,全國共糾正、查處道路交通違章2.59億人次,平均每天70.9萬人次,其中機動車駕駛員違章造成85,916人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數的78.56%。
我國機動車總體水平低,不安全隱患多。截止2002年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為1億輛左右(公安機關管理的機動車7,975萬輛,農機部門管理的拖拉機1,405萬輛、農用運輸車869萬輛),其中汽車2,141萬輛,僅占機動車總數的1/5,與發達國家以小汽車為主的車輛結構有很大的差距。
道路通行條件不適應現代交通的需求,安全問題突出。2002年底,全國3級以下低等級公路為113.3萬公里,加上不夠等級標準的等外路36.4萬公里,全國共有3級以下公路149.7萬公里。這些公路是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混合通行在一起的雙向兩車道公路,建設標準低,有些路段甚至只有四、五米寬,基本處于彎道陡坡無中間分道隔離、危險路段無提示無防護、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無分道通行、交叉路口無交通信號無安全管理設施的狀態,加之,我國機動車輛復雜,行駛速度差別大,車輛頻繁地超車、會車,相互間干擾大,增加了道路交通的復雜性和危險性。
全社會沒有一個有效的防范機制,預防事故工作形不成合力。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還沒有擺到各級黨委、政府正常的工作議事日程上,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沒有得到落實。
道路交通管理觀念落后,管理水平低。特別是控制和緩解道路交通事故多發的局面,存在管理不到位,措施不落實,管理潛力沒有完全挖掘出來的問題。
廣大社會公眾的交通安全意識較為薄弱。行人不走人行道,無視交通信號,橫穿馬路以及與機動車爭道、搶道的違章現象屢禁不絕。
加強我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幾點建議
針對上述原因和問題,并充分參考和借鑒澳大利亞政府在交通安全管理上的先進經驗和有效做法,對進一步做好我國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制定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長期規劃,明確職責任務,提出奮斗目標。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特別是基礎建設、安全設施以及人們的現代交通觀念,短時間內不可能發生大的變化,必須堅持數年才能見成效,現行有效政策與措施也需要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特別是全國預防道路交通事故整體工作更需要全局性和前瞻性的指導意見,引導各地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逐步向系統化、科學化發展。制定規劃也便于各地黨委、政府從長計議,在城市和公路建設規劃中能夠通盤考慮交通安全問題。通過組織實施長期規劃,總結經驗,在此基礎上組織專門力量調研論證,提出預防道路交通事故有長遠意義的戰略綱要。
解決低等級公路不安全隱患多和公路安全設施嚴重不足問題,改善道路交通環境。我國低等級公路通行速度低,設計流量少,工程缺陷多,與以便捷、快速、大流量為特征的現代交通矛盾突出,這個根本性問題沒有引起重視。鑒于當前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需要,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從財政計劃上每年劃撥一定數額的專項資金用于改善以低等級公路為重點的公路安全狀況及通行條件;制定公路安全設施建設計劃,和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及施工技術規范,盡快設置必要的公路交通安全設施;制定公路沿線建設規范,限制各種影響道路交通安全的行為。
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進一步完善現有道路上的交通標志、交通標線。二是將新建、改建、擴建公路建設項目納入“三同時”管理的范疇,在考核公路建設質量的同時,還要綜合考核交通安全問題,對交通安全設施不完善、事故隱患沒解決的工程項目不能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
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源頭管理,有效消除公路客運存在的交通事故隱患。目前,我國縣鄉道路128萬公里,四級和等外公路占80%以上。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出行迅速增多,縣鄉道路交通需求旺盛。但是,農村客運事業嚴重滯后,基本處于無序和自發狀況,無客運線路和無專門客運車輛的現象非常普遍,非客運車輛載客的問題在一些農村地區非常突出,給群眾出行造成重大不安全隱患,以致不斷造成群死群傷重特大惡性交通事故。
建議國家有關部門:重視培育和引導發展農村客運事業,采取切實措施,禁止農用運輸車載客;強化對公路客運私營或個人承包、租賃、掛靠車輛日常的安全監督管理,并從交通運輸政策上引導向公司化、規模化發展,同時,嚴格執行客運車輛淘汰更新制度和安全生產規范,確?瓦\車輛安全運營;盡快解決運價不合理,稅費過多,運輸成本高的問題,從源頭理順運價關系,有效防止客貨車輛嚴重超載超員的現象。
執行產業政策和安全技術法規,強化市場準入,禁止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機動車上路行駛。《產品質量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涉及安全、環保的產品要進行強制性安全認證。汽車、摩托車、拖拉機、農用運輸車和簡易機動車是高速交通工具,直接關系人身安全。建議國家實施機動車安全認證制度,把不合格的機動車產品阻止在生產和流通前。同時,采取切實措施,加強生產、銷售環節的監管,取締各種拼裝車輛。要從產業政策上引導汽車進入農村運輸市場,逐步限制和取消農用運輸車。明確規定拖拉機不能從事專業交通運輸,應強制淘汰燈光裝置不全、操縱和制動不靈的使用多年的老舊拖拉機、農用運輸車和摩托車。
當前要急于解決的問題:一是取締雙層臥鋪客車。由于雙層臥鋪客車重心高,抗傾覆能力差,極易失控翻車,因此建議停止生產、銷售雙層臥鋪客車。二是禁止生產銷售農用客車和拼裝組裝的各種簡易機動車。
廣泛進行交通安全宣傳,普遍增強國民自我防護意識,減少交通事故的危害。交通安全宣傳的核心應當是強調人文精神,培養駕駛員逐步形成“禮讓”習慣,倡導文明行車;培養交通參與者注意保護自己,避免交通事故,這應當是交通安全宣傳的初衷:一是廣開渠道,拓展宣傳方式,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和新聞傳媒方式,把宣傳工作做大做強,形成宣傳高潮;二是精心策劃出臺一批品位高,效果好的電影電視宣傳精品;三是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年齡和文化層次、生活群體進行專項宣傳,消除宣傳死角;四是加強專業運輸單位的宣傳教育,緊抓交通運輸安全宣傳機構,擴大宣傳深度;五是動員社會各有關部門、社會團體積極參與交通安全宣傳,進行持久的交通安全宣傳。
下一篇: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監管“三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