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安全信息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可從各個不同角度加以概括。以下僅從一般原理的角度將安全信息的作用歸納為4個方面。
1.從安全管理系統的角度看,安全信息是安全管理系統的基本構成要素和有機聯系的介質
我們在前面已經講過,任何一項安全管理活動,都是由安全管理主體、安全管理客體、安全管理目的、安全管理職能、安全管理環境5個要素構成。而從系統的角度看,安全管理活動其實就是安全管理系統的運動狀態。如果進一步分析,安全管理主體、客體、目的、職能、環境又是由什么構成的呢?從其具體形態來看,無非是人、財、物、信息4大要素,其原因如下。
①安全管理主體是由人構成,而人之所以成為安全管理主體,主要是因為他持有某種安全管理權力,懷有某種安全管理目的并形成了某種安全管理行為或職能。人的安全管理目的、行為或職能并不表現為某種物質形態,只能表現為信息形態。同時,安全管理主體以某種安全管理目的和安全管理行為對安全管理客體施加影響和進行控制、也主要是以安全信息為媒介。
②安全管理客體一般由人、財、物構成,但是它們之所以成為安全管理客體,主要是因為與安全管理主體發生了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這種關系實際上是一種以安全信息為介質,表現為安全信息的輸出、輸入和反饋的關系。此外,就安全管理客體本身來說,它作為一個整體,人、財、物之間的有機聯系也離不開以安全信息為介質。
③安全管理環境,實際上是指安全管理系統以外的系統。之所以把它作為安全管理的要素,主要是因為它必然要對安全管理系統產生影響,而這種影響主要是表現為各種安全信息的交換關系。
綜上所述不難理解,安全信息是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又是系統中各要素有機結合、相互作用的介質。離開了安全信息,既不能有安全管理系統的存在,也不能有安全管理活動的存在。
2.從安全管理過程的角度看,整個安全管理過程實際上就是安全信息的輸入、輸出和反饋的過程,所有安全管理工作也就是以安全信息處理為中心的工作
安全管理的過程是安全管理主體對安全管理客體施加影響和進行控制的過程,也是安全管理的各項職能發揮的過程。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以安全信息為媒介,表現為安全信息的不斷輸入、輸出和反饋的過程。安全管理中所做的工作,實際上也是以安全信息處理為中心的工作。
如果我們把整個安全管理過程和安全管理工作簡化為計劃、實施和控制3個環節,那么安全信息在這3個環節的輸入、輸出和反饋的過程如圖6—1所示。
圖6—1表明,在整個安全管理過程中,預測信息是安全決策的前提。安全決策根據預測信息,經過一系列的安全決策活動,確定計劃目標,擬定和選擇計劃方案,形成計劃信息即計劃文件輸出到計劃執行部門。計劃執行部門根據計劃文件組織實施活動,產生計劃執行情況的信息,并將這些信息輸出到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根據計劃執行情況,發現和糾正與原定安全管理目標的偏差,并將這些安全信息再回授到各個輸入端,形成反饋信息。各個輸入端根據反饋信息重新修訂和補充原來方案,從而進一步保證整個安全管理活動按既定目標穩定進行。由此可見,在整個安全管理過程中,安全信息既是安全管理各環節運行的基本前提和依據,又是整個安全管理活動達到預期目標的重要保證。
運用反饋信息,是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原理,在控制論中,信息反饋是指將某一系統輸出的信息作用于被控對象以后所產生的結果回授到輸入端,并對信息的再輸出發生影響的過程。在實際安全管理中,反饋信息對再輸出信息的影響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使再輸出信息的效應增加,使原輸出量愈來愈大,這種反饋叫作正反饋;另一種情況是將反饋信息與原輸出信息加以比較,根據二者的偏差對再輸出信息予以糾正,使其效應減弱,從而控制整個系統運轉按
預定目標穩定進行。這種反饋叫作負反饋。安全管理中運用的主要是負反饋原理。
3.從安全管理組織的角度看,安全信息是各個安全管理部門、安全管理層次、安全管理環節相互間溝通聯絡,協調行動的橋梁和紐帶
企業中規模較大的安全管理,都要通過建立一定的安全管理組織來進行。一切規模較大的安全管理組織,不管是直線型結構、還是直線職能型或矩陣型結構,都是由各個不同的安全管理部門、層次、環節構成。在企業實際安全管理活動中,為了使整個安全管理組織執行統一的計劃,實現共同的目標,就必須通過上述各部門、各層次、各環節之間經常的溝通聯絡以協調行動。其中,既包括組織內上下級之間思想上的統一和工作上的配合,也包括人與人之間工作上的和諧和感情上的融洽。那么,什么叫溝通聯絡呢?用信息的觀點回答:所謂溝通聯絡就是組織之間、人與人之間也即系統之間、單元之間的信息交換。在溝通聯絡中,各部門、各單位所交換的文件、資料、傳達的命令、信號等都是一定信息內容的反映。所以說,沒有信息,就無所謂溝通聯絡。在溝通聯絡中,信息就如一只無形的手,把各方面的思想、行動、感情、氣氛等緊緊連在一起,融為一體。
為了便于企業組織內部和組織之間安全信息的傳遞和交換,要采取合理的組織形式,設置合理的安全組織機構。否則,如果安全機構重疊,層次過多,人浮于事,不但影響安全信息傳遞的效率,而且還可能造成安全信息的失真。因此有利于信息準確、迅速和有效的傳遞,是企業組織設計和改革應遵循的重要原則。
4.從安全管理目的的角度看,安全信息的開發利用是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重要途徑
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斷滿足職工日益提高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是企業安全管理的基本目的。影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因素很多,但在人力、物力已定的情況下,特別是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創造發明日新月異的情況下,信息已成為效益高低、事業成敗的關鍵。實踐證明,在企業安全管理中,安全信息的數量和質量及其獲取時效、傳遞速度,直接影響到安全管理的預見性和科學性,從而也直接影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由于電子計算機的產生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人們對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的能力成倍、十倍或百倍地提高,由此也帶來了安全管理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
據估計,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世界由于廣泛使用計算機處理信息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占整個生產率增長的15%,今后如果用電子邏輯與存儲器分析控制操作,還可以在現有基礎上提高生長率100倍。舉世聞名的美國阿波羅登月,是一項規模巨大的系統工程。為這一工程服務的科研部門、零件加工、材料來源,遍及美國甚至世界許多國家。在通訊聯絡方面,由于迅速建立了連接上萬個分散在各地的服務機構和生產管理中心,不但保證了發射成功,而且每年僅節約差旅費就達120多萬美元。而通訊網的投資僅為48萬美元。
總之,在當前激烈競爭的世界上,誰的管理信息系統現代化水平比較高,誰重視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誰就能抓住時機在競爭中取勝,否則就只能跟在別人后頭爬行。從這個意義上說,信息出速度、出效益、出財富,它是比物質和能量更為重要、更為關鍵的資源。
上一篇:安全管理信息的涵義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