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1月到10月煤炭產量為14236.1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700.1萬噸,增長23.4%;原煤百萬噸死亡率為0.56,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63。煤炭產量穩步上升,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
自治區政府狠抓安全責任落實。年初,自治區政府作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召開了全區安全工作會議,出臺了政策性強、解決具體問題的文件。先后下發了《關于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專項整治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基本條件煤礦的決定》。召開了9次政府會議和1次全區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各個階段的煤礦安全生產工作。按照“政府抓,抓政府”的原則,在下達全區安全生產控制指標體系中確立了煤礦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制定了對盟行署、市政府安全生產工作考核辦法,實施年度安全生產工作考核。對盟市區域內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責任事故的,實行年工作評比“一票否決”。全區12個盟市,58個旗、縣(區)都成立了安全監督管理機構,形成了自治區到旗、縣(區)安全生產監管體系。
強化煤礦安全專項整治,嚴把“四關”。自治區政府吸取烏海市鑫源煤礦“4·30”特大透水事故教訓,依法關閉非法和不具備安全生產基本條件的煤礦。重點對全區安全程度評價為C、D類的煤礦進行整治。在整治過程中,各地區、各部門嚴把“四關”。第一,嚴把停產整頓關。對2003年被評價為C、D類的煤礦今年仍未提升到B類以上的煤礦全部下達停產指令,接受檢查驗收。第二,嚴把整治驗收關。在驗收中全區執行統一標準,不準擅自放寬條件;堅持以關閉為主、整頓提高為輔、逐井逐項驗收、不搞免檢。目前,全區318處C、D類煤礦已有316處完成了驗收,對驗收不合格的68處礦井已通報全區,吊銷相關證照實施關閉。第三,嚴把督查關。內蒙古煤礦安全監察局牽頭,組成四個督查組先后對各地政府執行自治區政府關于煤礦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對貫徹整治要求工作不力、整治工作不到位的盟市,及時提出監察整改意見,并將反映出的問題通報全區。第四,嚴把礦井準入關。嚴格執行礦井建設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對293個新建或改擴建項目的安全專篇嚴格審查。對47個礦井的安全設施進行了驗收。鄉鎮煤礦建井、改擴建和技術改造一律經自治區審批。
加大安全投入,加強基礎管理。通過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全區各類煤礦加大了安全投入,辦礦的安全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據不完全統計,各類煤礦在專項整治中共投入資金近3億元,其中鄂爾多斯市投入超過1億元。包頭市高瓦斯區石拐區小煤礦已全部安裝了瓦斯監控儀器設備。烏海市、阿盟和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50%的小煤礦安裝了瓦斯監控設備。烏海市還投入600多萬元安裝了“數字煤礦安全”廣域網絡動態實時多級監管系統。
關口前移,突出重點,強化執法監察。內蒙古煤礦安全監察局針對全區各地區的煤礦分布及自然災害的差異特點,對全區的煤礦安全生產堅持關口前移,實施重點監察。對烏海、阿盟地區高瓦斯煤礦,把“一通三防”工作作為監察重點。對呼倫貝爾地區的國有重點煤礦突出“一通三防”監察;對陳巴爾虎旗小煤礦亂采濫挖情況重點監察。對于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煤炭就地銷售的季節性生產的鄉鎮煤礦、監察重點放在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堅決不生產上。今年1—10月份,自治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共下達各類執法監察文書8466份,行政處罰金額達444.90多萬元。有力的執法監察工作促進了全區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
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西街43號 010010
內蒙古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內蒙古煤礦安全監察局)407房間(記者站)
電話:0471-6961166轉356 366
上一篇:2005年安全生產的工作目標
下一篇:石油化工企業安全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