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分析,事故的發生多是違章違紀,而造成違章違紀問題發生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六個方面:
一是從心理上看,存在抵觸情緒。主要反映在一些職工思想上有一種內在的消極抵觸情緒,特別是部分年輕職工對本職工作沒興趣,對他來講干好干壞都一樣,干得不好或許還可以跳到另一個工作崗位,因而工作中始終提不起精神。另外,性格內向的職工,平時工作認真,卻得不到班組長的認可,反而老挑毛病,久而久之就產生一種逆反心理,認為工作干得再好也是白搭。在調查中還有職工存在僥幸心理,認為違章作業被抓住了算自己倒霉,抓不住算幸運。再就是在一個工作崗位干得太久了,思想上不知不覺就會產生一種厭煩的心理,工作好與壞就不太在乎等。這些心理上的障礙,是形成抵觸情緒導致違章違紀的主要原因。
二是從業務上看,技能水平低。影響職工技能水平低的原因有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主觀方面反映在,對本職工作的業務知識不感興趣,抱著大概會干就行了,會而不精,知道的太多也沒什么大用的態度。職工對學技練功的內動力不足,有的滿足工作現狀和已有的經驗,不思進取;有的學習只是應付考試,對所學的內容不求甚解,會考不會干;有的把參加培訓當作一次休息的機會,培訓中請假訪親會友,課堂不認真聽講、做筆記、考試靠作弊等?陀^方面主要表現在,高新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諸多新技術領域的專業知識技能,迫切需要職工學習掌握。但是崗培人員不到位,有些一線關鍵崗位職工特別需要進行培訓,但每次脫產培訓都抽不下來,就讓別人代替;有的教材陳舊,與現實崗位上的新技術不配套,學非所用等。因而造成在現實生產中對規章制度不理解、不掌握,崗位技能不高、應變能力不強、不按標準化作業時常造成各類險情的發生。
三是從工作上看,自控能力差。主要反映在對安全生產意識淡化,缺乏最起碼的工作責任心,工作中白天和黑夜不一樣、平時和檢查不一樣、有人監督和沒人監督不一樣等。在長期的工作中,養成了一種自由散漫的不良習性,工作中怕吃苦、怕擔風險和責任。有時為了搶工期、趕任務,工作中就忘記了安全規章,把簡化作業程序當作趕工期、搶任務的理由,施工中違返作業標準司空見慣。另外,有的干部職工認為上級天天講完成任務,企業才能創效益,職工就能得實惠,但事實上就不是那回事,所以職工工作積極性不高。
四是從管理上看,班組考核松。這里所說的考核松是指在班組日?己藭r,不能一碗水端平,處理上對人不事,考核不透明,分配上體現不出獎勤罰懶、多勞多得的原則;還有一種就是職工對企業制定的有關考核政策有意見,認為政策是給老百姓定的,出了問題只考核職工不考核干部。有的班組在內部環流動態待崗人員考核上,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土辦法”等等。這些形式主義的東西,從表面上看是對個別責任人留了情面,實際上這種做法影響了周圍職工,挫傷了工友們干好本職工作的積極性,導致職工對遵章守紀、認真執行標準化作業的誤解,認為制度是定在本上、掛在墻上的樣子。
五是從作風上看,負面影響大。作風,主要是干部的工作作風不實,有的干部業務水平不高,解決生產上遇到的問題原因說不清、道不明,指導不到位;有的頻繁檢查,作表面文章,不解決實際問題;有的干部對上級有關政策和會議精神,不及時傳達;有的保包干部不能與職工同吃、同住、同勞動,搞特殊、講排場;有的干部心氣不順,到處發牢騷,霸王氣盛,工作方法單一,一遇到問題不管三七二一,對職工就是一頓訓斥等。這些工作作風不僅影響了職工工作的積極性,而且也影響了干群之間的關系。
六是從教育上看,情感溝通少。目前,大多數班組在職工管理教育上都是采取以罰代教、以罰代管、一罰了之的辦法。許多管理者動輒以經濟責任制對違章違紀或事故責任人進行經濟處罰,而缺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思想政治工作,去幫助和說服教育,更不會從深層次幫助其查找原因和癥結,沒有真正達到吸取教訓的目的。這種缺乏人性化的考核和教育,只會使被管理者對管理者產生心理障礙和情緒對抗。
要解決違章違紀問題,消除安全生產的隱患,從以上分析的原因來看,當前最緊要的是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抓住干部,狠剎不正之風,切實轉變干部作風,使干部真正在職工中樹起威信,成為安全生產的帶頭人。二是突出班組管理這個重點,著重對班組長要進行專業管理培訓,定期對班組長進行民主測評,對不勝任的班組長要立即調換,切實提高班組長的管理水平。三是加大業務技能培訓力度,培訓中既要注重教材與現場實際工作的統一,又要注重對生產一線,特別是主要崗位職工的脫產培訓,切實解決會考不會干,會干不精通的問題。四是重視加強和改進班組思想政治工作,切實關心、解決好職工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不能因為強調加強安全生產和突出任務,而忽視關心職工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要最大能量地發揮好黨支部、黨小組和工團組織的作用,既要種好自己的地,又要管好“別人”的田。要始終圍繞安全生產開展工作,要切實掌握職工的思想狀況,特別是要做好受罰職工的思想工作。
(羅 綬 蘭州鐵路局武威鐵路分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 733009)
下一篇:如何發揮作業指導手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