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發電總廠,四川 宜賓 644600)
作業指導手冊是技術人員編制的,用來指導某一具體操作過程的指導性文件,是技術人員和職工在工作過程中積累的各種經驗和智慧的結晶,體現了管理者和技術人員對作業過程的要求,也是操作和檢修過程規范化的保證,在電力生產中運用很廣泛,但是目前存在著職工不太愿意用的現象。
如果用市場經濟的觀點來分析,作業指導手冊就是產品,技術人員在創造產品,管理者在推行產品,職工就在用產品。
有需求才有市場。只有職工在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有使用作業指導手冊的需要,作業指導手冊才會有應用的市場。管理人員就是要發現這種需要,并順應需要,因勢利導,精心編制,在檢修和操作中大力推行,由此提高操作的正確性和檢修的質量,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1 矛盾存在的根本原因
(1) 職工要的是實用的、簡單的、有效的、手續不太繁瑣的、能解決實際問題、反應作業過程、有較高使用價值的作業指導手冊,而我們的作業指導手冊還不能做到這些。
(2) 一些作業指導手冊是技術人員閉門造車造出來的,可能是由于長期的傳統,喜歡做得大而全,實際哪一方面都做得不好。
(3) 一些作業指導手冊編制完成后沒有進行學習和講解,一些職工根本沒有理解,還在按過去的習慣來進行檢修或操作。
(4) 一些職工認為,以前沒有作業指導手冊也搞好了檢修操作,作業指導手冊要求雖然很多,但就是如此操作,也不能保證不出事,相反,就是不按那樣的手續進行操作,也不一定會出事,沒有認識到那是技術人員智慧的積累,是體現責任制和記錄各種數據的需要。
(5) 一些職工相互學習的心理不足,認為技術人員要求那樣做,而我自己這樣做也可以解決問題,不同檢修方法不能相互融合。
(6) 粗放型管理和檢修作風十分突出,按規范操作,記錄生產過程的相關數據是ISO9000質量體系的要求,也是為關鍵時刻查找數據資料所做的基礎工作,但總有人以為那是技術人員的事不是我們的事情,有人甚至認為我們工人就是干活。
2 解決矛盾的根本方法
(1) 編制過程要全員參與。編制作業指導手冊不僅是工程技術人員的事情,也是每個職工的事,每個職工都要參加,我們在一次技術練兵活動中就搞了每個職工都出題的做法,一是必須了解檢修才能出得了題目,二是眾人出題也是相互學習的過程,因為每個職工處在技術和生產的不同層面,看到的、關心的和擅長的均是不同的方面,對某一方面一定有獨到的見解,事實證明也是如此。
(2) 保證作業指導手冊的權威性。如果作業指導手冊不能反映操作或檢修的全過程,數據或要求不是最權威的,職工一定不愿意用,因為用了也保證不了檢修質量。
(3) 作業指導手冊不必做得面面俱到,因為我們在作業時,仍然少不了圖紙、資料、方案、措施等,重復的內容應省略。而標準化的作業指導手冊在使用中仍需要動腦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4) 作業指導手冊要能反映現場的實際情況,經常進行修編,鼓勵職工提出不同意見和看法,但所有的意見和看法必須進行有效溝通后才能實施。
(5) 理解作業指導手冊的全部內涵以及這樣做的全部理由才是正確記憶和執行的保證。為了理解,就要學習、討論,要使所有作業組員工都能理解,而不是被動的執行。
(6) 強化管理,檢修職工不能有走捷徑的思想。只有按作業指導手冊要求進行的檢修才能得到該檢修項目的工時定額及報酬。否則,加重處罰。
(7) 作業指導手冊要體現責任制,在整個檢修或操作過程中,是誰操作、誰確認,均進行記錄,均要和利益掛鉤,在機組大修中推行大修安全及質量獎勵制度。
通過在實踐過程中的探索和完善,避免在編制、使用作業指導手冊過程中的形式主義,讓職工參與、全面理解、規范執行進而達到讓職工知道要做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做、做到怎樣的要求,從而大大提高檢修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