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操作人員集中“注意”
操作人員在生產過程中,只要有高度的責任心,集中“注意”,全神貫注地進行各種現場觀察和操作活動,就能防止各種錯誤的操作行動,保證人—機系統的安全。怎樣培養操作人員集中“注意”呢?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1.教育操作人員樹立高度的責任心。安全生產可以促進生產發展,若忽視安全,發生事故,將給個人、他人的生命和國家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因此,操作人員要樹立高度的責任心。有了高度的責任心,才能在作業時集中“注意”,搞好安全生產。
2.教育操作人員熱愛本職工作。人們對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或事物,都能引起注意,也是能集中“注意”,如果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不熱愛,沒興趣,就會感到枯燥無味,不但很難集中“注意”,而且也容易引起疲勞。因此,要加強培訓教育,提高操作人員對本職工作的熱愛與興趣。
3.防止單調的環境,避免操作人員“注意”分散。能引起注意的事物,如果反復多次地出現,就會使感到單調,易于疲勞。單調的環境會使人感到習以為常,司空見慣,這就不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在盡量避免產生單調環境的同時,也要培養教育操作人員,善于用理智來控制單調環境,加強主觀努力,以集中“注意”。
4.控制“注意”的緊張程度。當操作人員需要積極工作的時候,必須把“注意”高度專注在當前的作業上,并要克服周圍無關刺激的干憂。但是操作人員不可能長時間的精力充沛。高度集中“注意”,這就要求勞逸結合,適當地降低“注意”的緊張程度,松馳一下精力。因此長時間加班加點,拼人力,對搞好安全生產是不利的。要保證操作人員勞逸結合,睡眠充足,精力充沛,這樣在作業時才能頭腦清醒,從而達到在作業時間集中“注意”。
5.培養操作人員正確分配“注意”。人在同時進行兩種或幾種活動的時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工作對象,叫做“注意”的分配。一切工業生產,都要求操作人員有機敏的觀察、分析和判斷能力,同時還要有較強的分配“注意”的能力。在操作過程中,要求操作人員自始至終把“注意”分配在所要觀察的事物上,還能同時“注意”幾個方面的情況。
要使“注意”能夠很好地分配到幾種活動上,重要的條件就是要培訓操作人員具有熟練的技術。使操作人員不僅在操作時能做到集中“注意”而且還能正確地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
二、積極引導操作人員具有增力情感,避免減力情感
情感和“注意”一樣,對于操作人員的觀察、分析、判斷和操作有著極大的影響,與企業的安全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1.增力情感和減力情感。人的情感具有兩極性,如滿意和不滿意。愉快和悲傷,愛慕和增恨等。情感的兩極性對人的思維活動和分析判斷能力有著不同的作用。“人逢喜事精神爽”,就是說人在高興、滿意、愉快時使人感到舒適、暢快。使其觀察銳敏,反應迅速,動作靈活,此時操作人員操作準確,很少發生事故,這對安全生產極為有利。這類促進人的認識和反應的情感是積極的或者是增力情感。相反,如果操作人員帶著悲哀、憂慮、憤怒、恐懼等情感進行作業,就會感到壓抑和痛苦以及忐忑不安,具有干擾心理活動的作用,使操作人員的反應變慢、行動遲緩、操作錯誤多,不能保證人-機系統的安全。由于這類情感從消極方面影響人的認識和行動,所以被稱為消極的或者是減力情感。為了安全生產,我們要積極引導操作人員在作業時具有增力情感,避免減力情感。
但是,一種情感空間對人的活動能力發生增力作用還是發生減力作用,并非絕對的。還要看一個人的政治覺悟和道德修養。有的人即使遇到了不稱心的事,只要能把國家的利益放放在第一位,有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就能克服自己的情感,變減力為增力情感,把工作搞好。反之,若只計較個人得失,不顧國家和人民利益,得意忘形,不能自持,忘乎所以也往往會使增力情感轉化為減力情感。領導者的責任就要教育和增養操作人員不僅技術要精,而且還要具有高尚的情操和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在遇到順心事的時候,樂而自持,在遇到不順心事的時候,能不為逆境所困。在任何時候都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充沛的精力、樂觀的情緒、旺盛的斗志、高度的責任心、使情感成為推動自己工作的力量,減少操作錯誤,保證安全生產。
2.控制操作人員的激情。激情是一種強烈激動而短促的情感狀態,通常是由一個人生活中的具有重要意義的事所引起的,對立意向的沖突或過度的抑制,都容易引起激情。激情伴有鮮明而強烈的外部表現,它籠罩著整個人的行動,如狂喜時眉飛色舞,手舞足蹈,放聲大笑;憤怒時,橫眉瞪眼,咬牙切齒,咆哮如雷;恐懼時,面如土色,目瞪口呆,四肢顫動等。處于激情狀態時,人的認識活動范圍往往被縮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控制自己的能力減弱,往往不能約束自己的行動。不能正確估計自己行動的意義和后果,以致說出不該說的話,做出不該做的事,所以操作人員如帶著激情進行作業是最危險的。對一般崗位的操作人員的激情應進行控制,尤其是在開始階段,有意識地采用轉移視線的方法,把激情指向別的事物上去。這樣,可以減弱或消除激情,主要是教育和培養操作人員具有高度的政治覺悟,良好的道德修養和堅強的意志。
三、防止因操作人員疲勞導致事故
由于操作人員疲勞,常常出現倦怠現象,對安全生產是十分不利的。因為人在疲勞時,感覺機能弱化,聽覺和視覺敏銳度變低,眼睛運動的正常狀態被破壞。隨著疲勞的進一步發展,引起心理活動上的變化,人的“注意”變得不穩定,注意的范圍變小,注意的轉移和分配發生困難。在疲勞過程中,記憶力降低。創造性和思維能力也明顯降低,同時反應速度也降低,有些反應時間甚至延長到原先的兩倍以上。此外,在疲勞之后,人的操作行動的準確性下降,有時還會發生反常反應,動作的的協調性也受到破壞,以至反應不及時,有的動作過分急促,有的動作又過分遲緩。人們思維和判斷的錯誤增多,因而對潛在的事故的可能性和應付的方法就考慮不周,甚至出現錯誤,結果導致事故發生。
產生疲勞的原因很多,一般是睡眠不足;家務事多;夫妻不和;精神負擔重;操作人員本身的生理素質差或營養條件不良;技術不熟練,操作時感到很費勁;作業環境的各種因素如溫度、濕度、噪聲、振動、粉塵、有毒物質等,超過一定限度,刺激大腦皮質,對人產生不良影響,導致心理狀態變化;長時間連續緊工作,人的身心機能降低,產生疲勞等。
防止疲勞的措施,最好是應當休息好,為此,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在安排生產中采取勞逸結合的工作方式,保障操作人員充足的睡眠、休息及適當娛樂。
2、改進作業環境條件,使作業場所的空氣新鮮,溫度舒適,消除職業危害。
3、加強技術培訓,提高職工業務水平等都是防止疲勞的有效措施。
七、運用安全心理學原理進行安全教育,克服不安全心理
人的行動受心理活動支配,不安全行動的出現,從操作人員的心理狀態分析,大都是違反安全操作規程所致。
運用安全心理學原理進行安全教育,總的來說,是要從人們頭腦里清除掉那些對安全生產不正確的判斷依據,而灌輸以新的正確的思想。這一工作必須采用多種辦法經過長時間的耐心說服和教育,才能逐漸得到改變。
1、要通過對操作人員個性檢查,了解其性格特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2、通過調查操作人員違章或發生誤操作的原因,分析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3、對安全生產操作規程運用安全心理學原理進行科學的分析,制訂切合實際的安全操作規程。
4、建立有利于安全的各種獎懲制度,使操作人員具有安全行動的動機,并將它引到安全生產所希望的方向。
上一篇:安全管理從細節做起
下一篇:安全要從日常管理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