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單位,任何單位和個人都離不開社區。而消防工作是與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做好社區消防工作,是增強全民消防素質、提高城市整體防范火災能力的極為重要的基礎和保障。社區消防建設也是城市社區安全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直接關系到社會經濟發展和廣大居民安居樂業的大事。
實施消防工作重心下移,加大消防進社區工作的力度,提高市民消防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有效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主要任務。為此,我們必須以社區為平臺,大力加強社區消防建設,推動消防工作社會化進程。
一、以“帶著深厚感情為群眾服務”為指導,加大百姓消防意識的力度,多層面強化消防知識普及,提升全民關注消防的意識,推動社區消防工作的發展。
——開展少年兒童消防宣傳教育。從2000年起,遼寧盤錦市消防支隊首先把市民消防安全側重點放在少年兒童身上,在全市中小學校開展防知識有獎答題競賽活動,組織消防夏令營,組建少年消防團,為全市8萬多中小學生免費發放“消防在我心中”知識畫冊,對消防知識學得好、傳播消防知識多的500多名小學生授予“消防小衛士獎章”。
——用宣傳載體進行廣泛教育。小區里的消防安全,不是哪家哪戶的事,而是全小區居民共同的責任,盤錦市興隆臺區新廣廈利用封閉式管理,對每戶居民的消防安全進行遠程監控,并根據不同季節的火災發生規律,適時為每戶送去消防安全知識手冊。在小區各個出入口處,分別建立了消防宣傳畫廊。盤錦市雙臺子區建設街道和轄區防隊建立了軍民共建關系,以“一班幫一委”的活動形式,有計劃、有重點地將居民所要注意的防火事項向小區內的住 戶進行宣傳和解,在社區居民住宅樓內張貼防火公約、消防安全知識圖例。
——敞開紅門,一方面是請居民來到消防隊,另一方面是消防官兵走出去,深入到社區、深入到居民中,開展消防宣傳。把一些常用家用電器放在消防演示車上,并備有滅火器材,向群眾演示發生火災后如何撲救或逃生,并讓群眾親身體驗撲救油鍋火災和液化氣火災、特別是從煙霧中逃生自救的全過程。每逢節假日和大型活動,統一組織消防宣傳演示車,進行定點、定線演示宣傳,平時由各中隊組織街道、居委會以及小區的物業管理人員、中小學生進行演示宣傳。
二、以建章立制為依托,規范社區消防工作管理,完善自防自救體系
盤錦市公安防支隊在全市50社區建立社區消防示范點,在500個樓房庭院建立了群眾消防組織體系,做到“火有人防,災有人救”。在這個自防自救組織體系中,發揮老人和兒童的作用,形成和建立“老人看著孩子,孩子盯著大人”的相互提攜機制。盤錦市興隆臺區曙光社區賦予保安一職雙責,不僅防盜,面且防火,社區為他們配備了必要的滅火器材,消防部門對他們進行了滅火專業培訓,對初起火災能夠做到及時撲救。盤錦市裕華商廈小區有160多戶居民,開發商在有期規劃時,就留出消防站的位置,2003年小區建好后,消防站也正式成立。他們投資近百萬元購置了消防設備,配有消防員6名,消防站除了滅火外,還承擔對小區住戶消防安全的監督、檢查、培訓。如居民家里裝修,消防站從一開始便跟蹤監督,上門檢查新設的電氣線路是否合理,查看家里有無易燃易爆品,在確定沒有防隱患的情況下,才準許居民入住。
可以說各種形式的居民自救體系的形成,從各方面加深了居民消防、救火的概念,形成了堅實的防護墻,強化了整個城市防火、救災的能力,以網絡狀構成了城市防護領域的第一層。在領導體制上,要依托街道辦事處、居民委員會、居民小組,完善社區消防工作組織機構,形成自上而下的社區消防工作網絡。在運行機制上,要加強示范小區的社區消防制度建設,建立和落實社區消防工作的相關制度,并層層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逐級落實社區消防安全責任制,形成以街道辦事處為主導,以居委會為依托,社區單位、行業部門、廣大居民共同參與的社區消防工作運行機制。要立足于社區現有組織機構,突出管理服務功能,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切實加強指導和領導,狠抓措施落實,開展定期與不定期檢查、抽查,實行獎優懲劣,通過切合社區實情、符合群眾意愿、建立在群防群治基礎上的管理制度來規范社區消防管理工作,使其長久、平穩 、有效地運行。
三、以資源共享為重點,形成社區消防工作合力
社會力量是社區消防建設取之不盡的源泉,能否吸引社會力量真正參與到社區消防建設當中,決定了社區消防建設工作的程度。因此要采取多種形式挖掘有效資源,充分調動社區內黨團組織、行政組織、社團組織、中介組織、居民群眾等一切社會力量,找準雙方利益的共同點,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資源共享”的共建原則,合理配置資源,使各方面力量各負其責,主動參與,密切配合,實現共同投入,共同受益,資源共有、共享,使計區防建設這項政治性、綜合性較強的系統工程上下協調、左右聯動,建立一種形之有效的社區消防工作共建機制,實現社區消防工作多聯共管。
四、以消防站開放為重點,拓展社區消防工作渠道。
多年來,消防隊站開放與社區防工作密不可分,消防隊站是社區居民了解消防的窗口,是社區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的陣地和固定場所。而近年來,一些新建的大型社區本身就配備了消防隊站,依托現有開放隊站,加大社會宣傳力度,拉近群眾與消防工作的距離,增進群眾對做好自身防火工作的熱情,對于提高群眾消防安全意識,增強社會防御火災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還要因地制宜,走社會辦消防的路子,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消防隊伍,大力提倡建立和發展由政府建站、購置裝備,由不脫離工作崗位的志愿人員輪流值勤的志愿消防隊,或者通過招聘合同制防人員擔負執勤任務,也可以發揮社區現有保安、聯防的作用,共同擔負起社區的防火檢查巡查和初起火災撲救等工作,形成多種形式的保護社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生力軍,確保一方平安。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社區消防工作涉及千家萬戶,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社區消防工作作為一個新的消防管理模式,在盤錦市還剛剛起步,我們必須樹立憂患意識、大局意識,以提高全市居民消防安全意識和加強城市防御火災的整體能力為目標,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社區消防工作的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積極采取“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等有效措施,積極實施社區消防戰略,以對黨、對國家、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把社區消防工作抓緊、抓好,做深、做細、做扎實,逐步形成有責任制度、有專人管理、有辦公場所、有材設施的“自我管理地、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提高”的社區消防工作管理格局。
上一篇:電氣安全“無缺點”管理
下一篇:爆炸物品生產儲運要防雷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