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駕駛大客車已有二十多年,并領取了高級駕駛員證和駕駛指導資格證書。作為一個駕駛員尤其是大客車司機,深感責任重大。每當我執行駕駛任務時,心里始終牽掛著乘客的安危及其家庭幸福,自然就會小心翼翼、求穩求安。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大客車駕駛員、確保安全行車萬無一失,并不容易。世事客觀有規律,生命安全何處求?每次駕車平安歸來,不是靠自己的運氣,靠的是真正掌握大客車的行車特點,尊重安全行車的客觀規律,事前采取相應的安全操作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根據我個人的行車經驗和對大客車的駕駛認知,體會有“四怕”。
“一怕”碰撞行人和非機動車。在市區道理上何時不是車流成龍,人來人往,有不少路段還是“混合”交通,人車爭道搶先的現象比比皆是,尤其在一早一晚上下班的高峰期,可謂是車龍人海,人車混雜。大客車車長體大,兼前難顧后,一旦與行人和非機支車相撞,后果難以設想。
“二怕”車輛相互碰撞。大客車酷似“鋼甲金剛”,但其實是不經碰的,也是最怕碰,是絕對不能碰的,車輛損壞事小,群眾生命事大。稍有閃失,難辭其咎。
“三怕”側滑傾翻。多數大客車重心偏高,行駛穩定性、抗傾翻性欠佳。特別是在急道轉彎、雨天行車就極易發生側滑跑偏,甚至傾翻事故。
“四怕”剎車失效。剎車失效對大客車來說是一種致命傷害。由于大客車車長體重,一旦剎車失效,車速難以控制,容易發生追尾、沖撞或駛出路面而翻車的事故。特別是在下坡時,若剎車失效其后果不堪設想。大部份惡性交通事故與剎車不良、失效有著直接關系。
雖然駕駛大客車要“怕”的事還有很多,但具備了良好的心里素質,“怕”字當頭就會換成“穩”字裝心,行車自然就會小心,操作就會冷靜,遵章就會自覺,安全就有了保障。對上述談及的“四怕”,本人再淺談幾點應對方法。
一、熟悉行人和非機動車的活動特點,堅持備有預控措施。在道路交通眾多的參與者中,行人和非機動車的活動特點是最難把握的。這與行人的年齡、性別有關,也因當時的季節、天氣、時間、道路環境等情況的不同而千變萬化,因此行車時一定要小心!小心!
二、掌握避碰車輛的關鍵:禮讓在先、協調為上。在廣州市區開車,有不少路段和時間段可謂車流成龍,一輛緊挨著一輛,車輛一排緊挨著一排,根本談不上保持安全距離。摩托車左沖右突,出租車和中巴車,見客就停、見空就鉆,作為大客車駕駛員要有適應各種矛盾和沖突的本領。駕駛車輛時務必謹慎!謹慎!
三、控制側滑偏轉,在于一個“穩”字。“穩”是駕車操作的基本要求,如轉向、制動、速度變換等,在操作時動作要柔和、協調、平穩,特別是在急道轉彎、天雨路滑等不良情況下,應當引起警惕、高度注意,要降低車速,掌控方向,盡可能靠路中行駛并保留安全距離,避免急打方向和緊急剎車,此時的心態與操作一定要冷靜!冷靜!
四、落實防范措施,杜絕剎車失效。對大客車的技術狀況及其維修保養制度要求要高、要嚴,特別是制動、方向系統、前后輪可靠性關鍵部位,是不允許出現任何不安全隱患的。在全面確保車輛良好的技術狀態的基礎上,把防范制動系統失效作為重點來抓,突出一個“嚴”字。
作為一個大客車駕駛員,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責任心,這是推動安全行車的強大動力。它不允許有任何疏忽和閃失,通過不斷總結、積累經驗,確保行車安全。
上一篇:造船業安全管理的特點作用和要求
下一篇:當好施工現場安全員的幾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