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已發生了數十起危險化學品泄漏和火災事故,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和傷害,引起了各級政府和消防部門的高度重視。如何同和平時期的這種“定時炸彈”作有效的斗爭,避免和減弱危險化學品運輸可能造成的危害,是我們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作為事故處置的第一急先鋒的消防部門,掌握、熟悉本地區危險化學品運輸的基本情況,有助于我們有的放矢地開展本地區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的有效預防和處置工作。為此,筆者走訪公安、交通運管部門、部分危險化學品運輸、儲存、經營、生產等單位進行了廣泛調研。
一、危險化學品運輸的危害性
危險化學品運輸是化工生產、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有公路、鐵路、水路、航空等幾種運輸途徑。因運輸對象的怕水、怕熱、怕撞擊、易燃、易爆、腐蝕、毒害等特性,使得它不同于普通貨運和客運,它對車輛、船舶的設備運行狀況、駕駛押運人員以及運輸貨物的數量、時間、運行路線等要求更高。因運輸作業的移動性,使得它又不同于相對固定的生產、儲存等作業,其發生事故的頻率、人為因素、偶然因素以及處置難度更大。一旦發生事故,除了對自身有損失外,還會對周圍環境內的人員、財產安全甚至社會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等可能造成更大的和難以估量的危害。1984年11月19日,墨西哥城北郊一輛液化石油氣槽車突然發生爆炸,又引爆了10多個貯氣罐,火焰高達200多米,附近的80多幢居民樓均被燒毀。544人死亡,1800多人受傷,35萬人流離失所,120人萬人被迫離開危險區。1990年7月3日,從陜西安康火車站開往四川的由46節航空汽油槽車和9節貨車編組的0201次列車,在途經四川萬源縣時,列車在長達1776米的梨子園隧道內發生爆炸,列車長等4人喪命,致使貫穿中國東西部的一條重要大動脈中斷長達23天之久。1999年12月1日,遼陽一輛裝載24噸環氧乙烷的槽車在南京長江大橋北面發生交通事故,罐體與車體分離,環氧乙烷大量泄露,飛跨大江南北的長江大橋因此中斷15個小時。危險化學品運輸無小事!
二、危險化學品運輸狀況
到2000年底,全國共有道路化學危險貨物運輸經營業戶3.5萬戶,化學危險貨物運輸車輛8.2萬輛,從業人員16.4萬人。但由于從事道路化學危險貨物運輸的經營業戶數量多、企業經營規模小,運輸車輛和設施、設備老舊,加上一些化學危險貨物運輸經營業戶安全生產管理混亂,安全生產投入不足,生產作業條件差,從而使得道路化學危險貨物運輸生產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運輸事故時有發生。近年來,全國各地加強了對危險化學品運輸的監督和管理力度。2001年全國集中力量對道路化學危險貨物運輸進行專項整治,2002年國務院頒布實施第344號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進一步規范了單位、個人對包括運輸在內的危險化學品的各種作業行為,明確了各安全主管部門監管職責,危險化學品運輸呈現規模化、正規化發展趨勢。以常州地區為例,現有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57戶,每戶最少擁有運輸車5輛,最多達127輛,各類運輸車累計達1130余輛,駕駛、押運等從業人員2300余名。其中,加壓罐車約30余輛,以運輸液化氣、液氧、液氨、液氯、液氮、二氧化碳、液氬等壓縮氣體和毒害品為主,常壓罐車200余輛,以運輸油品、酸堿、次鈉、苯類、醇類、酚類、醛類、丙酮、順酐、焦油、三氯化磷等易燃液體、腐蝕品和毒害品等為主。其他約800輛卡車、廂貨廣泛運輸油漆、農藥、電石、黃磷、樹脂、酯類、爆炸品等除放射性和感染性物品外的各類桶裝、瓶裝、袋裝危險化學品。這些危險化學品的來源主要是我市化工單位的產品和原料,主要的起訖點是省內、浙江、上海等地,運輸距離輻射半徑大多不超過500公里。其中,酸堿運輸主要在常武地區;金壇、溧陽各有一家爆炸品運輸單位,共有12輛運輸車,運輸范圍主要包括無錫、鎮江、蘇州、南京、上海等周邊地區;全市只有一輛7噸的氰化鈉罐車,主要起訖點是金壇至宜興,年運量約2500噸。
今年由于超載治理工作力度加大、油價上升等因素,使得危險化學品運輸價格上漲了近50%,運輸企業效益良好,危險化學品運輸車數量仍將有較猛的增長勢頭。相應地,各地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也明顯增多。“3·13”京珠高速公路河南普會寺服務西區液體罐車翻車事故,5噸純苯泄漏;“3·17”滬瑞高速公路江西梨溫段煙花爆竹藥料運輸車爆炸事故,20余人死亡;“6·24”京滬高速淮安段丙烯腈泄漏事故,1死1傷,“7·18”隴海鐵路邳州市碾莊鎮鐵路橋下液化氣槽車泄漏事故,隴海鐵路中斷15小時。
三、危險品運輸事故分析
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的發生,其原因往往是復雜的,既有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又有間接原因、次要原因,而非某個單一的原因造成的。從國內外歷年的一些深刻事故教訓分析,常常包括以下因素。
1、車輛故障。車輛、船舶自身的設備運行狀況對危險化學品運輸安全有很大的影響,電氣短路、漏電、自燃、拋錨、跑冒滴漏、設備老化等因素都會引發安全事故。2004年2月26日,在尼日利亞西南部的伊巴丹市高速公路上的一輛油罐車拋錨,違章停在路中間,一輛高速行駛的豪華大巴與之相撞,兩輛車立即同時爆炸起火,造成至少70人死亡。
2、違章作業。主要包括超載、超速、超范圍、超路線、超規則運輸等違章駕駛,擅自電焊、氣焊等違章動火和吸煙、車輛曝曬等冒險作業行為。今年3月8日,湖北丹江口市一輛大貨車急剎車引爆10噸車載黃磷,造成包括26名中小學生在內的79人受傷。
3、企業自身管理不規范。重效益、輕管理,內部轉包、承包、車輛掛靠現象多,安全管理不統一。因車輛和人員流動性大,作業人員集中安全教育比較困難,培訓的機會少,致使安全責任難落實,作業人員安全意識較差。
4、作業人員安全素質低,心理素質差。駕駛、押運人員往往文化素質不高,發生事故后缺乏理性思維和判斷以及自防自救、應急處置能力,不會報警、擔精受怕。今年“3·29”京滬高速公路淮安段液氯泄漏事故中,因肇事駕駛員逃逸,延誤了最佳搶險救援時間,導致事故災害的擴大。
5、監管不力。治安、交警、車管、交通運管等多方管理,并沒有有效加強對危險化學品運輸的管理,反而導致有時責任不明,管理失察。產生了為逃稅少交費出現的“大噸位,小標號”、“治理時緊,治理后松”等不正常現象,長效管理機制缺乏。
6、社會整體防范意識淡薄。由于對缺乏危險品毒害性的認識,社會和群眾防范意識、社會快速響應處置和洗消、救護能力明顯不足。事故時好奇觀望使群眾無辜傷亡,處置不及時或搶救設備的落后也會延誤救援,擴大傷亡面。
四、對危險化學品運輸的思考
從2002年開始,危險化學品運輸的集中化、公司化管理,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個體化運輸帶來的危害。但危險化學品運輸僅是社會化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預防運輸事故,不能僅就運輸“論事”,既要抓車輛、設備本身的安全和作業人員的管理,還要抓好運輸的源頭管理——危險品儲存、裝卸、生產包裝等環節,同時還要考慮運用現代化的技術設備加強安全監管。以道路運輸為例,筆者認為危險化學品的安全運輸應抓好以下環節。
1、加強車況管理。車輛及其設備自身的良好運行狀況是安全運輸的最基本要求,因此要加強車輛定期檢測和經常性的檢查,確保車輛的電氣線路、容器密封性、安全標志、靜電導除等裝置完好。
2、加強危險化學品作業人員培訓教育,杜絕其違章、違規和違法運輸行為,減少處置不當等人為因素影響,增強其自我救助能力。《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運輸危險化學品的駕駛員、船員、裝卸人員和押運人員必須了解所運載的危險化學品的性質、危害特性、包裝容器的使用特性和發生意外時的應急措施。常州支隊和市運管處聯合將消防內容作為危險化學品運輸作業人員從業資格的必修課,就是一項有益的嘗試。
3、規范企業安全管理行為,實行安全管理評估機制。督促運輸企業落實經常性的人員在崗安全教育培訓,做到“業務轉包,安全管理不承包”,杜絕“公司化經營、個體化管理”等現象的出現。對運輸單位安全管理實行定期評估機制,評估不合格的,暫停或取消其營運資格。
4、抓好儲存、裝卸、生產包裝等源頭管理,實行責任連帶和倒查追究,約束不按規定超過核定量的裝卸作業,把好限制超載的源頭關。以管理比較規范的某大型危險化學品庫為例,也只能保證約90%的車輛不超載,因此,抓好源頭管理任重道遠。
5、運用先進科技加強對危險化學品運輸過程的監督,及時糾正違章行為、發現和處置事故。如北京市在近2000輛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上安裝“黑匣子”——全天監控所有危險化學品車輛在運輸過程中的位置、車速、防恐、防盜以及各類突發事件,并提交車輛在事故發生前26秒的所有行駛信息的GPS衛星定位系統。今年3月底開始蘇州市在3000輛危險化學品運輸車配備的GPS衛星定位系統還具有超載和超范圍報警功能。
6、建立健全社會宣傳、應急處置和救護網絡體系,增強群眾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防范意識,增強社會應急反應和處置能力,抑制和減少事故傷亡。消防部門與各監管部門加強工作聯絡和協調,建立危險化學品運輸資料庫和易燃、易爆、劇毒等重大危險源資料庫,健全應急處置方案,實現全省、甚至全國信息共享。
上一篇:從54起危險化學品事故引發的思考
下一篇:論違章焊接、氣割事故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