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在第五屆全國礦山救援技術比武大會中我有幸參加了這次比武活動,并在比武中擔任場上小隊長。經過這次比武活動,使我對連續實戰有了新的認識。根據《煤礦救護規程》的有關規定,提出連續實戰中的程序及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
2.連續實戰項目中的程序
2.1小隊長領取偵察任務
到達事故礦井模擬巷道后,首先應做好下井準備。接著由小隊長向指揮員報告奉命出動的人數以及攜帶的儀器裝備情況。緊接著由指揮員下達進入災區偵察的任務。接受任務后,小隊長要根據指揮員的要求,制定出小隊的行動路線、偵察范圍。并向小隊人員明確提出完成任務的要求,以及安全注意事項,并根據小隊人員個人技術水平進行合理的分工,明確工作職責。
2.2戰前檢查
小隊進入災區前,必須進行戰前檢查,其檢查的主要內容為:小隊攜帶的裝備是否齊全、儀器是否完好、氧氣壓力是否足夠。全隊人員必須嚴肅認真地對本人所使用及分管的儀器裝備進行檢查,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小隊長必須對小隊攜帶的儀器、裝備要有全面的了解。
2.3災區偵察
進入災區偵察工作時,小隊長是完成災區偵察任務的主要負責人。一方面及時掌握災情變化情況,按偵察前制定的行動計劃組織災區現場偵察工作;另一方面要及時了解隊員攜帶的氧氣呼吸器的氧氣壓力和各偵察任務完成的情況,針對巷道變化情況及時調整工作內容和人員分工,確保偵察任務的完成。
2.4注意事項:
2.4.1進入災區偵察,必須攜帶災區聲能電話、兩小時氧氣呼吸器及自救器等必要的技術裝備。
2.4.2進入災區前,要考慮到如果退路被堵時應采取的安全措施。返回時應按原路返回,如果不能按原路返回時,應經布置偵察任務的指揮員同意。方可改變返回路線。
2.4.3進入災區時,小隊長在隊伍之前,副小隊長在隊伍之后,返回時與之相反。行進中,要做到有巷必偵察;巷道交叉口要設明顯的路標,防止返回時走錯路線。
2.4.4在模擬災區巷道工作時,小隊長要使隊員保持在彼此能看見或聽見音響信號范圍以內,任何情況下,嚴禁指戰員單獨行動。
2.4.5在偵察過程中,如有1名隊員身體不適或氧氣呼吸器發生故障難以排除時全小隊人員應立即撤出。
2.4.6是在模擬災區巷道中工作時,小隊長要經常了解隊員的氧氣壓力,并根據氧氣壓力最低的1名了隊員確定整個小隊的返回時間。
2.4.7在災區偵察時,發現遇險人員應立即進行搶救,要根據指揮員的命令,進行急救;并將他們護送出巷道,然后繼續進行偵察工作。
2.4.8遇有高溫、塌冒、爆炸、水淹危險的災區,指揮員只有在救人的情況下,才有決定小隊進入危險的災區,但同時必須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保證小隊在災區搶險的安全。
2.4.9偵察結束后,小隊長應立即向布置偵察任務的指揮員匯報偵察結果。
3.連續實戰偵察的內容
3.1火區偵察
首先要確定火源地點、火災性質、范圍、蔓延方向和速度,煙霧可能波及的范圍,在盡可能靠近火源處,首先對氧氣、沼氣、一氧化碳、溫度、風量進行認真檢測,確定有無瓦斯燃燒或爆炸危險及停留時間,同時還要查明火區巷道支護情況和圍巖變化狀況,撲滅火災所需的人力、物力、尋找可能接近火源的最佳安全路線,為指揮部制定滅火方案提供可靠依據。如果火區的煙霧和有毒有害氣體可能危及到救護人員安全時,應及時報告指揮員。
3.2注意事項:
3.2.1要有專人在偵察現場隨時檢查瓦斯濃度,當瓦斯濃度達到燃燒或爆炸界限,應立即將全小隊人員撤出。
3.2.2要保持獨頭巷道通風原狀,即停止運轉的風機不要隨便開啟,開動的風機不要盲目停止。
3.2.3火災偵察時,要嚴格按照指揮部規定的返回時間內返回。若在規定的時間內無法完成偵察任務時,應先返回基地后,再采取安全技術措施,重新進行偵察,直至完成偵察任務。如果小隊在煙霧大、視線不清時可使用探險棍探測前進,隊員之間要用聯絡線聯結。
3.2.4發現遇險人員應立即抬到安全地點進行搶救。
3.3災區巷道偵察
3.3.1查明遇險人員數量和分布情況,窒息區通風設備及運行情況,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分布情況,巷道或工作面的斷面及相鄰巷道的貫通情況等。
3.3.2注意事項:
3.3.2.1發現遇險人員應立即抬到新鮮空氣地點進行急救。
3.3.2.2檢查遇險人員所處位置的有害氣體濃度及有害氣體在巷道內的散布情況。
3.3.2.3在進行模擬災區巷道偵察的同時要及時繪出巷道的示意圖,標明遇險遇難人員位置、距離、所在位置的有害氣體濃度等情況。
4.結論
模擬災區連續實戰是一項極其嚴肅的工作。偵察工作應做到仔細、認真、規范、詳細、準確,并針對各種可能出現的變化情況冷靜分析,做到緊張而有序地進行災區偵察。
上一篇:淺談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