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煤礦安全培訓方式途徑實踐與探索

2007-10-09   來源: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政策法規司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摘 要:近年來,同煤集團四臺礦就加強安全培訓進行了積極探索與創新。嚴格安全資格準入培訓,特殊工種崗位人人持證上崗;實施全員培訓,提高員工安全素質;強化安全技能培訓,培養實用性、專業性技能人才;開展應知應會統培統考、健全員工等級和技術等級激勵體系、大力開展崗位練兵比武,激發員工學習內在動力;加強安全培訓基礎建設等經驗做法,對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培訓工作都有普遍性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安全培訓 資格 準入等級 體系 基礎建設
  
  大同煤礦集團公司四臺礦1991年12月投產,是集團公司最年輕的生產礦井之一,現有員工6444人,其中35歲以下職工占48.5%。近年來,四臺礦堅持以人為本,狠抓安全培訓,提高員工素質,促進企業安全高效發展,礦井安全質量標準化考評居集團公司第一,連續3年原煤生產和工業生產百萬噸死亡率為零,負傷率為0.42‰,成功探索出一條依靠安全培訓,推進煤礦企業安全發展的新路子。

  一、嚴格安全資格準入培訓,做到持證上崗
  抓好特種作業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培訓,持證率100%。對在崗的井下電鉗工、采煤機司機、安監員、瓦斯員、井下爆破工、主提升司機六個工種的特種作業人員全部進行了培訓,頒發IC卡操作證。目前,全礦的4206名井下各類從業人員中,外委培訓特種作業人員944名、安全管理人員451名,持證率均達100%;全礦另有2811人參加了礦內舉辦的每期7-10天的培訓。礦每年都要聘請北岳技術學院專業教師駐礦對井下電鉗工、采煤機司機、安監員、瓦斯員、井下爆破工、主提升司機六個特殊工種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培(復)訓。
  近年來,四臺礦在特殊工種證件管理、培訓方面下了很大力氣。自2005年下半年,培訓中心就著手進行六個特殊工種和安全管理人員的證件核查工作。2006年,聘請北岳技術學院教師入礦培訓,共完成6個特殊工種474人和372名安全管理人員的培訓、復訓工作。其他從業人員也利用近一年的時間完成了在礦內舉辦的7至10天的安全培訓。至此,全礦944名特殊工種人員,455名管理人員,2811名其它從業人員,持證率皆為100%。
  關口前移,抓好新招員工崗前安全培訓。堅持“先培訓后就業,先培訓后上崗”的原則,嚴格管理,開展崗前安全技術培訓。凡新入礦員工、轉崗員工和離崗一年以上的員工,安全教育時間在2個月以上,考試合格,在有經驗的員工帶領下工作4個月,取得《安全工作資格證》,方可獨立工作。

  二、嚴格全員安全培訓,提高員工安全素質
  開展軍事化管理式安全培訓。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是企業安全生產的可靠保證。全礦在集團公司首次獨家推出了軍事化脫產安全培訓,針對礦井惡劣的生產條件,將軍事化培訓與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有機融合,把培訓工作的著力點始終放在提高員工隊伍素質和現場操作水平上。以成建制和逐批輪訓的方式,對全礦一、二線43個單位3684名員工分別進行為期一周的全脫產、封閉式、軍事化培訓。成立了軍事化督察組,動態檢查違反軍事化要求的行為,并進行現場處罰。以良好的行為養成,引領員工自覺遵守煤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自覺抵制“三違”。
  開展安全應知應會、“一通三防”和“人人都是通風員”知識專項培訓。全礦本著“培訓一人,合格一名”的原則,把員工的安全應知應會培訓和“一通三防”培訓作為一項長期任務來抓,采用單一工種半脫產、復合工種脫產的方法,每月安排主要專業的4~5個工種的培訓,每班不超過20人,年平均培訓70期1400人。舉辦了55期《應知應會》安全知識脫產培訓班,其中區隊長培訓班2期93人、班組長培訓班6期234人、采煤機司機等30多個崗位工種培訓班47期1338人,全礦有1665名員工接受培訓并全部過關。對3837名井下員工進行自救器使用培訓;醫護和社保人員深入井下工作面,對3277名員工進行了現場急救知識培訓;每季度開展一次煤塵、瓦斯爆炸演示教育。
  加強各類區隊長安全業務培訓。先后對全礦93名區隊長進行了2期業余培訓,通過理論學習、交流研討、教師講授等多種形式、不同層次的培訓教育,使管理人員在懂安全的基礎上,學會抓安全、管安全,進一步提高現場指揮能力,杜絕違章指揮,胡干蠻干現象的發生。
  安全培訓教育的不斷加強,促使員工的安全意識進一步增強,安全基礎知識更加扎實、井下操作更加規范、違章現象明顯減少,員工進一步掌握了災害預防及急救措施,在全礦形成了群防群治的合力。

  三、嚴格安全技能培訓,培養實用性、專業性技能人才
  (一)以職業技術學校為園地,培養實用性技能人才。一是礦職業技術學校創辦以來,共舉辦4期機電半脫產培訓班,結業203人,有189人享受工資系數上浮0.1的待遇,一大批學員在全煤系統、集團公司、礦技術比武大賽中大顯身手、嶄露頭角。2006年在采掘電鉗工等6個工種的技術等級鑒定考核中,取得高、中、初級工技術等級資格的99名員工,有38人是職業技術學校機電班前四期結業的學員,其中33人都是采掘電鉗工,占取得高、中、初級電鉗工技術等級資格人數的50%。
  二是針對員工文化層次低、基礎差的弊病,舉辦強制性“基礎培訓”班,逐步為員工掌握崗位技能奠定文化基礎。已舉辦了第1期學制為3個月的業余文化基礎培訓班,以通俗易懂的文化基礎課為主要內容,培訓學員48人。
  三是2003年以來,利用職業技術學校多媒體教室,共舉辦了12期管理干部、技術干部及操作人員計算機應用業余培訓班,共培養學員368人,提高了相關人員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為實現信息化辦公提供了緊缺人才,派出部分員工參加了集團公司黨校組織的計算機應用培訓班。
  四是校企聯合,舉辦首屆成人專科函授班。礦與太原理工大學聯合舉辦函授機電專科班,為企業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給礦井發展儲備有用人才.現已有41名學員在學校學習,并完成第一學年的學業。
  (二)認真組織成建制脫產培訓,培養專業性技能人才。先后聘請廠家技術人員到礦對員工進行成建制脫產培訓,使員工了解和掌握新設備的性能和原理,達到會使用、維護和保養。分管機電的礦領導主抓成建制脫產培訓;培訓部門嚴格考核,培訓效果顯著。先后培訓大型設備監測預警管理人員15名,綜采、機掘人員190人,為熟練掌握專業操作技術奠定了基礎。

  四、健全安全培訓激勵機制,激發員工培訓學習熱情
  (一)組織應知應會合格員工統考。在集團公司首次獨家采用計算機,組織實施了以《四臺礦安全應知應會手冊》為主要內容,包括160名新員工在內的3863名井下從業人員的合格員工考試,對50名不及格員工到勞務中心待崗培訓。在此基礎上,劃分確定員工等級體系,即根據培訓考試成績,將員工劃分為首席員工、優秀員工、合格員工和待培員工。只有取得合格員工資格,方可申報首席員工和優秀員工,有利地調動了員工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推行學習激勵“兩個等級體系”。兩個體系即員工等級體體系和員工技術等級系。員工等級體系是根據員工等級(首席員工、優秀員工、合格員工、待崗員工),對首席員工實行7-9萬元年薪制,優秀員工月工資加300元,以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員工技術等級體系是針對操作層員工實行的一項激勵政策。在合格員工的基礎上,建立技術等級體系,經過技術鑒定考核,對取得初、中、高級工技術等級資格的員工,除頒發技術等級資格證書外,給予崗位工資系數分別上浮0.15、0.3、0.6的待遇,有效期限2年,兩年后重新鑒定考核,不合格者,終止待遇,積極鼓勵員工終身學習,不斷進取。
  (三)推廣技術等級鑒定。近兩年來,為不斷提高員工技術水平,先后從大同大學聘請職業技能鑒定教授級專業培訓教師,對參與鑒定的3個工種進行了培訓,培訓員工達400余人。組織并實施了打眼爆破工、綜掘機司機、采掘電鉗工、瓦檢工、液壓支架(柱)修理工和絞車操作工6個工種701名員工的技術等級鑒定考核,其中582人通過了理論和實踐操作考核,并最終篩選出了具備高、中、初級工等級資格的員工。2007年重點開展采煤機司機、安全檢查工、輸送機操作工、支護工、主提升機操作工和煤礦機械安裝工6個工種的技術等級鑒定工作,全面提升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
  (四)崗位練兵比武推新秀。多年來,礦黨政始終把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當作是員工崗位成才、展現才華的主陣地。分別由主管礦長、總工程師、各專業副總牽頭,組成各專業組指導崗位學練、技術比武工作,一大批崗位能手脫穎而出。2004年-2006年,連續3年奪得同煤集團技術比武團體冠軍。特別是2006年,47名優勝選手參加了集團公司組織的16個項目的競技,有15個工種的參賽選手通過了理論考核。通過比武,提高了員工的整體素質,有力地促進了崗位培訓工作的深入開展。同時,不斷加大技術比武的獎勵幅度和力度,對取得一、二、三等獎的優勝選手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500元、1000元和800元獎金,每年投入獎勵基金近10萬元,極大地鼓舞了員工的學習熱情。
  (五)完善表彰和激勵機制。設立的年度勞模評選、標兵評選、各類創新技改獎勵等激勵政策,鼓舞員工立足崗位,甘于奉獻。不僅給員工物質上的獎勵,而且給予精神上的鼓舞。四臺礦技術學校2003年創辦以來,為激勵學員求實奮進,努力學習,提高素質,2005年礦黨政出臺了“凡技術學校長期班正式結業的學員工資系數上浮0.1”的激勵政策。通過經濟激勵,明顯調動起了員工學技術、鉆業務、注重實踐能力的積極性,為四臺礦的安全高效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五、夯實安全培訓基礎,強化安全培訓能力
  加強培訓制度建設、教學設施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培訓網絡,為員工學習安全知識搭建平臺,增強員工安全培訓意識,提高安全自保互保能力,推進本質安全型礦井建設。
  (一)強化制度建設。先后制定出臺了《四臺礦培訓中心章程》、《四臺礦技術學校章程》、《四臺礦培訓管理制度》、《四臺礦基層單位的培教工作考核管理辦法》、《四臺礦培訓教師管理辦法》等十幾項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逐步形成了以4E精細化管理制度和5S崗位標準考核為主要內容的培訓工作管理機制。2007年把《四臺礦安全培訓工作制度》、《關于加強和規范井下員工安全應知應會、“一通三防”知識培訓的規定》、《四臺礦二級單位自培工作管理制度》等安全培訓工作專項制度下發到各單位,通過行之有效的辦法和措施,強化井下員工“人人都是通風員”、“一通三防”知識培訓及崗位工種應知應會培訓,進一步規范了全礦安全培訓工作。
  (二)強化師資建設。為保證培訓實際效果,從全礦各系統選拔和聘用了專業對口、工作經驗豐富的7名專職教師和54名兼職教師,進一步擴充了教師隊伍。2007年出臺并實施教師分級管理辦法,激勵教師繼續加強自身學習,提高專業業務教學水平,保證員工知識的不斷更新,促進礦井健康發展。同時,外聘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中國企業文化協會和山西省安監局、山西省專利局等單位學術權威教授、專家來礦授課,提高了教學的層次和水平。
  (三)強化硬件建設。投入資金,完善了采煤、通風、排水、機電等一系列實驗設施,充分利用現有采掘、通風、機電、安全實驗設施,針對專業性培訓開設實踐課,變抽象為生動,提高教學效果。同時,增設實物實施室,配足相關教材以及專兼職實驗指導教師,積極由煤礦四級安全培訓機構向三級機構資質達標認證邁進。
  (四)強化培訓檔案管理。建立并完善了員工培訓檔案。該檔案分電子版和文字版兩種版本,可隨著員工的崗位變動而及時調整培訓記錄,實現動態跟蹤管理,其范圍覆蓋全礦井下從業人員和部分地面從業人員,初步建立了全礦選拔、錄用人才的人力資源數據庫。
  (五)強化基層自主培訓功能。近年來,各基層相應地成立了培訓領導組織機構,建立了單位內部學習制度,充分利用周二、五安全活動及班前安全學習時間組織內培。培訓部門不斷深入基層指導、檢查、驗收、評估和跟蹤調研,各單位自培形式多樣、自覺規范。2006年,29個基層單位共舉辦了37期自培班,受訓員工1932人次。2007年進一步完善三級培訓網絡,逐步在區隊會議室建立安全培訓教室,設立區隊培訓圖書專柜,建立了內部網絡電子圖書館,配置一些必要的資料和設施,推進班組安全文化建設。同時,從各單位就近選拔和培養一批專業技術人員和生產骨干,參與到對本單位的學習培訓輔導當中,充分滿足基層開展內部自培的需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林郭勒市| 云梦县| 天全县| 灵石县| 大安市| 钟山县| 慈溪市| 沁阳市| 巩留县| 上杭县| 富源县| 陵水| 运城市| 松原市| 固安县| 神池县| 辽中县| 乌兰察布市| 光山县| 汝阳县| 灵川县| 永兴县| 中方县| 新安县| 静乐县| 伊宁县| 红原县| 泰宁县| 桐柏县| 弋阳县| 和龙市| 天津市| 安康市| 金堂县| 新泰市| 连城县| 旬阳县| 南昌县| 榆社县| 来宾市| 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