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混結構模板
2006-11-21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交底提要:磚混結構模板的相關材料、機具準備、質量要求及施工工藝。
一、施工準備
(一)作業條件
1、彈好墻身50cm水平線,檢查磚墻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辦理預檢手續。
2、構造柱鋼筋綁扎完畢,并辦好隱檢手續。
3、檢查構造柱內是否清理干凈,包括磚墻舌頭灰,鋼筋上掛的灰漿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二)材質要求
定型組合鋼模板(長度有600cm、750cm、900cm、1200cm、1500cm,寬度為1OOcm、200cm、300cm),陰陽角模板,要平整、干凈。
(三)主要工器具
電鉆、搬手、鉗子、錘子等。
二、質量要求
(一)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具體要求請參照本書“獨立柱基礎工程技術交底記錄”中相應部分。
三、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圖:準備工作支構造柱、圈梁、板縫模板辦預檢
四、操作工藝
(一)支模板前將構造柱、圈梁及板縫內的雜物全部清理干凈
(二)構造柱模板
1、構造柱模板采用定型組合鋼模板,或竹膠板模板,柱箍用50×100的方木(如果有成套的角鋼柱箍,也可使用)。
2、外墻轉角部位:外側用陽角模板與平模拼裝,模板與墻交接處的寬度不應少于50mm。用50×100方木做柱箍,加木楔子楔緊。每根構造柱的柱箍不得少于三道。內側模用陰角模板,“U”型鋼筋釘固定。模板與墻面接觸部分,加密封條,防止漏漿。
3、內墻十字交點部位:用陰角模板拼裝。先“U”型鋼筋釘臨時固定,再調整模板的垂直,符合要求后,用“U”型鋼筋釘固定。固定用鋼筋釘每側不少于三個。
(三)圈梁模板
1、鋼筋綁扎完以后,將鋼筋箍套穿過磚墻預留孔,并將缺口方木在墻的兩側立好,擺放圈梁鋼模板并用U型卡子連接。用木楔子將缺口方木和模板固定牢固。缺口方木支立的間距為1~1.2m。
2、檢查模板的標高。如不符合要求,調整缺口方木的角度并達到設計要求。上口寬度用短鋼筋控制。
(四)板縫模板
1、板縫寬度4cm,用50×50方木做底(或Φ48~Φ50的鋼管)。大于4cm的用竹膠板做底模,伸入板底5~1Omm,留出凹槽。
2、板縫模板采用木支撐,盡量避免采用吊桿方法。將20×40×2500的木條一端鋸出一個“V”形口,與50×50的木條卡住,利用木支撐的彈力將板縫模板固定,每條板縫的支撐不少于二個。
(五)成品保護
1、在磚墻上支撐圈梁祺板時,要防止撞動最上一皮磚。
2、支完模板后,要保持模內的清潔,防止掉入磚頭、石子、木屑等雜物。
3、保護鋼筋不受擾動。
(六)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磚墻擠拉變形:由于砌磚時間短,砂漿強度未達到支模的要求,因此墻體被擠拉變形。在施工過程中,結合砂漿試驗的強度,確定一個合適的支模開始時問。
2、混凝土流墜:模板板縫過大;模板與墻體接觸面未做處理。支模前,必須挑選鋼模板,清除那些變形大、接口不平整的模板。在模板與墻體接觸的部分貼上密封條,能有效的防止混凝土流墜。
3、板縫模板下沉:支撐點選的不對或支撐點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