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開挖和回填
2006-11-21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交底提要:土方開挖和回填的相關材料、機具準備、質量要求及施工工藝。
一、施工準備
(一)作業條件
1、土方開挖
1)制定開挖方案,確定合理的開挖方式、施工順序和邊坡防護措施,選擇適當的施工機械。
2)清除施工區域內的障礙物。
3)做好建筑物的標準軸線樁、標準水平樁,用白灰灑出開挖線,辦理預檢手續。
4)若設計基礎底面低于地下水位,要提前采取降水措施,把地下水位降到開挖底面O.5m以下。
5)夜間施工時,要準備碘鎢燈等照明設施。
6)作完技術交底。
2、回填工程
1)回填前,對基礎、地下防水層、保護層等辦理隱蔽驗收。
2)將基坑內的雜物、積水等清理干凈。
3)房心、管溝的回填應在上下水道的安裝完成以后進行。
4)施工前做好水平高程的設置。在基槽邊上釘水平橛,在基礎墻表面劃分層線。
5)作完技術交底。
二、質量要求
(一)土方開挖質量要求
1、主控項目
(1)標高的允許偏差(單位:mm)
1)樁基、基坑、基槽的允許偏差值+O、-50。
2)挖方場地平整允許偏差值:
a)人工±30;
b)機械±50
3)管溝允許偏差值+O、-50。
4)地(路)面基層允許偏差值+O、-50。
(2)長度、寬度(由設計中心線向兩邊量)允許偏差值(單位:mm)
1)樁基、基坑、基槽的允許偏差值+200、-50。
2)挖方場地平整:
a)人工+300、-100;
b)機械+500、-100:
[NextPage]
3)管溝允許偏差值-O、+100。
3)邊坡:設計要求。
2、一般項目
(1)表面平整度(單位:mm)
1)樁基、基坑、基槽的允許偏差值20。
2)挖方場地平整允許偏差值:
a)人工的為20
b)機械的為50
3)管溝20。
4)地(路)面基層20。
(2)基底土性:設計要求
(二)土方回填質量要求
1、主控項目
(1)標高的允許偏差(單位:mm)
1)樁基、基坑、基槽的允許偏差值-50。
2)挖方場地平整允許偏差值:
a)人工±30;
b)機械的±50;
3)管溝允許偏差值+0、-50。
4)地(路)面基層允許偏差值+O、-50。
(2)分層壓實系數:設計要求。
2、一般項目
(1)回填土料:設計要求。
(2)分層厚度及含水量:設計要求。
(3)表面平整度(單位:mm)
1)樁基、基坑、基槽的允許偏差值20。
2)挖方場地平整允許偏差值:
a)人工20;
b)機械30;
3)管溝20。
4)地(路)面基層20
三、工藝流程
(一)土方開挖
[NextPage]
測量放線、驗線開挖修槽釬探驗槽
(二)回填工程
分層回填夯實取樣試驗至計劃高程
四、操作工藝
(一)土方開挖
1、人工開挖淺基礎、管溝等
一般順序為:測量放線切線分層開挖修坡整平
挖土自上而下水平分段進行,每層O.3m左右,邊挖邊檢查槽寬,至設計標高后,統一進行修坡清底。相鄰基坑開挖時,要按照先深后淺或同時進行開挖的原則施工。
2、機械開挖
一般深度2m以內的大面積開挖,宜采用推土機或裝載機推土和裝土;對長度和寬度較大的大面積土方一次開挖,可采用鏟運機鏟土;對面積大且深的基坑,可采用液壓正、反鏟開挖;深5m以上的設備基礎或高層建筑地下室深基坑,宜分層開挖。一般機械土方開挖由翻斗汽車配合運土。
機械開挖時,要配合少量人工清土,將機械挖不到的地方運到機械作業半徑內,由機械運走。機械開挖在接近槽底時,用水準儀控制標高,預留20一30cm土層人工開挖,以防止超挖。
3、開挖到距槽底50cm以內后,測量人員抄出距槽底50cm的水平標志線,然后在槽幫上或基坑底部釘上小木橛,清理底部土層時用它們來控制標高。根據軸線及基礎輪廓檢驗基槽尺寸,修整邊坡和基底。
4、土方開挖完畢后,對基地要進行釬探。若設計無特殊說明,釬探布置按下表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