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一些電建施工現場的調查發現,在安全教育與培訓方面,各建設和施工單位普遍存在著以下問題:
1.混淆概念,重教育輕培訓。很多人認為,安全教育與安全培訓是一回事,從而混淆了二者的具體內容,把安全教育與培訓等同于開工前的一次性教育,忽視了現場實際操作技能的培訓,致使安全教育培訓有理論無實踐,施工人員眼高手低,達不到杜絕違章、預防事故的目的。
2.虎頭蛇尾,重開頭淡復訓。大多數施工現場,在開工之初,都能夠對施工人員進行入場前的三級安全教育。有的甚至由主要領導出面,組織規模較大的安全培訓儀式。但安全教育培訓與其他學習過程一樣,需要漸進和重復。如果我們忽視了對工人的追蹤教育,最終會產生違章或失誤行為,導致事故的發生。大多數的施工單位往往就忽視了安全的追蹤復訓工作,使最初的安全教育培訓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白白流失。
3.惜財省事,重形式苦培訓。安全教育的形式靈活多樣,諸如懸掛標語、授課考試、演講比賽、書寫板報等,易于組織開展,且資金投入不多,因而普遍被各建設、施工單位所接受。安全培訓卻需要購買設施、設備,周期較長,費時費力,許多單位領導不愿意為此出錢或出力,盡管他們也知道安全培訓重要,卻不愿實施,所以導致只教育不培訓的現象普遍存在。
因此,要搞好電建施工現場的安全教育與培訓工作,就必須注意做好如下幾點:
1. 忌理論空談,重聯系實際。安全教育就是把安全思想理論和安全技術知識理論、規章制度、現場要求等傳授給施工人員,是個學知識、考知識、更新積累安全理論知識的過程。通過安全教育,能夠形成和改變一個人對安全的認識和對安全活動及事物的態度,使人的行為更符合安全生產的規范和要求。而安全培訓是對安全理論知識的具體運用,是一個培技能、訓技能、用技能的過程,是教學過程客觀規律的反映。只有將理論和實際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使施工人員對安全知識的感性認識通過實際操作達到客觀理性的完美統一,從而避免眼高手低的現象。
例如,河南新鄉火電廠在全國第一臺440t/h循環流化床鍋爐機組技改工程的現場安全管理中,就將安全教育與培訓有機的結合起來,始終貫穿于工程的整個施工過程中。在舉辦諸如網頁大型事故報道圖文展、違章辨別圖片展及大型施工機械防護動畫模擬路演等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動的同時,還組織土建、安裝等施工單位輪流進入自己和對方施工現場,對正在搭設的腳手架、大型施工機械、鋪設的各種力能管線的工序、布局、安全防護措施等進行現場評判和違章識別,要求他們找出現場存在的違章現象并拿出整改方案。業主還拿出60萬專項資金,對在違章識別和重大整改項目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有功人員進行重獎。實踐證明,此舉不但激發了施工人員的參與興趣,而且在反復實踐訓練中提高了職工的自我防護意識,從而保證了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在歷時1032天的施工過程中,該工程事故率為零,成為河南省第二個實現安全“零死亡”的工程。
2.忌眼高手低 練學以致用。培養安全操作技能是安全教育的重點,必須與安全教育過程有機的結合起來。為此,現場說法、案例分析、師帶徒等都是很好的培訓方式。例如現場施救,如果我們只進行理論知識講解,培訓者缺少實際操作和演練,一旦發生事故,就會手忙腳亂,不得要領,達不到快速搶救生命的目的。比如在某施工現場,就曾出現地下電纜短路起火,作業人員慌亂之中提水去撲救的危險舉動。這看似笑話的明顯違章行為,恰恰暴露出該企業平時欠缺事故演習培訓的漏洞。由此可見,盡可能的為安全技能培訓創造條件,盡可能的帶領職工到現場去實際操作幾次,使他們熟知現場內的危險區域設備和該危險的安全防護技能,以及在應急情況下進行妥善處理的技能等,就成為搞好安全工作重要的一環。
3.忌虛夸浮躁,遵循序漸進。安全知識一方面隨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發展而改變;另一方面安全知識的應用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過程中又是偶然的,加上人的生理遺忘規律,就會使得已掌握的安全知識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退化、遺忘。因此運用復訓手段,不斷的進行鞏固性安全教育培訓,持續地強化和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安全技能的完善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隨著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新產品的應用,更需要我們通過不斷的安全培訓和學習去完善自己的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要搞好鞏固性安全教育與培訓,就必須克服虎頭蛇尾的形式主義,將安全培訓系統化、制度化,并加強抽查和考核。例如,河南省第二電力建設公司,在進行諸如焊工等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能培訓中,就采用了每年定期辦班培訓、現場隨機抽驗考核的辦法,將安全教育與培訓制度化、效益化,徹底根除了虛夸浮躁的形式。這種持之以恒的安全教育培訓模式,為該公司在全國創造一流電建隊伍和進軍國際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上一篇:安全教育要針對實際重實效
下一篇:安全管理之重點——教育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