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產煤大省不愿做事故大省——黑龍江省“煤礦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出臺前后

2003-12-12   來源:《現代職業安全》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黑龍江是產煤大省,煤炭地質儲量216億噸,全省13個地市中的10個地市,66個縣市中的23個縣市有煤礦在開采。2002年初通過省級驗收的礦井有1327處。全省42處國有重點煤礦分屬雞西、鶴崗、雙鴨山、七臺河四個礦業集團公司,核定生產能力3833萬噸。這4家由原礦務局改制而成的重點礦業集團公司都有過年產量超過1000萬噸的記錄。2002年,這個省原煤總產量達到6710萬噸。

 事故頻發,局面被動

    黑龍江省國有煤礦開采歷史很長,不少是日偽時期開始開采的老井,大部分井深巷遠,有的礦井垂深達800米~1000米,而且多是高瓦斯礦井。4家重點國有礦業集團公司中,有高瓦斯工作面13個,低瓦斯礦井14個,瓦斯突出礦5個。有重點瓦斯工作面73個。這些年,國有重點煤礦都被前所未有的經濟困難困擾,艱難地維持簡單生產、生活,安全投入大量欠賬。這些問題都給煤礦安全生產埋下孳生事故的隱患。

黑龍江煤礦安全監察局提供的一份材料顯示:歷史上該省就是煤礦事故多發地區。

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2001年的52年間,全省共生產原煤14.7億噸,死亡7550人。其中,僅1995年至2001年的7年間,各地就發生事故889起,死亡2236人。尤其是瓦斯災害嚴重。從1949年至2002年末,全省共發生3人以上事故574起,死亡4032人。其中瓦斯事故244起,死亡2900人,瓦斯事故起數占總起數的42.5%,死亡人數占總人數的71.9%。

    進入新世紀以來黑龍江省的煤礦事故也不少,多次成為國內外新聞媒體關注的焦點。由于多種因素,省煤礦安全生產形勢仍然處于不穩定的嚴峻狀態。2002年,全省煤礦共發生死亡事故127起,死亡425人,分別比上年同期上升29.6%和48.6%。2002年僅“4.20東海”、“6.20城子河”、“7.8鶴崗”三起事故就有192人喪生。特別是震驚全國的“6.20雞西城子河礦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24人喪生,24人受傷,死亡人數居建國以來煤礦事故死亡人數第4位,是近年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礦難。煤礦生產的安全問題成為黑龍江省領導最牽掛的問題。省黨政領導在帶領全省3800萬人民“富民強省、二次創業”的繁忙工作中,不得不為煤礦事故牽扯精力,抽身指揮搶險救災、參與事故調查、協調事故善后。發生事故的地方政府領導更要平添工作負荷、全程參與。發生事故的煤礦企業更為事故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今年一季度,黑龍江省又先后發生了哈爾濱市方正縣寶興煤礦瓦斯爆炸、雞西礦業集團梨樹煤礦瓦斯爆炸2起重特大煤礦事故。在48日召開的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上通報的全國一季度4起重特大事故中,竟有2起發生在哈爾濱市(另一起為“2.2哈爾濱市天潭酒店火災”事故)。黑龍江省名列全國重特大事故多發的7個省份之一。

    產煤大省真的要成為事故大省?為國家建設多產煤炭、提供能源支持,難道一定要用礦工的鮮血和生命換取?用黑龍江煤監局局長王峰的話說:“歷史的、自然的、現實的諸多因素,造成了黑龍江煤礦安全的復雜性,決定了解決煤礦安全生產這一問題的艱巨性。”

 標本兼治,出臺《決定》

    “少死亡一人,等于再造一個幸福家庭,少出一起事故,就是保護一批干部。”煤礦安全生產不但關系到礦工的自然生命,還關系到干部的政治生命和煤礦生死存亡的經濟命脈。然而,做為安全管理相對規范、基礎條件相對完備的國有重點煤礦,由于轉軌變型帶來的矛盾,為企業生存苦苦掙扎,安全隱患日積月累,與安全管理相對滯后的小煤礦一樣,成了安全生產不堪一擊的軟肋。

    王峰局長介紹說,分析全省煤礦安全狀況,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一些地區和煤炭企業負責同志,在市場銷售有所轉暖的情況下,不能正確處理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出現了盲目追求產量和突擊生產的現象,致使事故不斷發生。發生“6.20礦難”的城子河礦機關大樓前就曾高懸著能夠折射出礦領導經營理念的大幅牌匾:“多出煤就是硬道理”。二是職工素質偏低。由于前些年煤礦生產經營不景氣,大量工程技術人員流失,熟練的工人成建制跳槽到神華等優勢企業。從1998年至今,4個國有重點煤礦沒有一名采煤專業大學畢業生到礦應聘。老的工程技術人員流失,新的不到礦上來,造成煤礦專業技術人才青黃不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職工占95%以上,其中還有文盲和半文盲。三是安全管理薄弱。小煤礦整頓驗收后,硬件設施上去了,可管理不到位,一些小煤礦又退回到整頓前的狀態,隱患依然嚴重。特別是國有重點煤礦,在安全投入上累計欠賬達5.4億元,煤礦的綜合防御能力大幅降低。這些因素都直接威脅煤礦安全生產,有時一個小的隱患達到臨界值就會誘發大災難。

    產煤大省能不能不做事故大省?時任黑龍江省省長的宋法棠在分析事故原因時指出,以往雖然安全生產會議沒少開,錢沒少投,檢查也沒少搞,但事故依然頻發。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治本的長效機制。面對嚴峻的煤礦安全生產形勢,黑龍江省決定探索建立煤礦安全生產長效機制,以徹底扭轉煤礦安全生產被動局面,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長期穩定好轉。宋法棠要求,抓緊時間進行調研,從建立長效機制入手,有針對性地從根本上解決煤礦安全問題。

    20032月,《黑龍江省關于建立煤礦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決定》討論稿,在全省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做為會議文件印發給代表們征求意見。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省長劉海生、省政府顧問索長有、省長助理胡祥鼎等先后組織專家、煤炭企業、煤礦安全監察、安全生產監管機構、有關地市負責安全生產工作的主要領導,召開了4個座談會,深入分析了煤礦安全事故的成因,歸納總結問題,探討標本兼治的途徑和辦法。4月,綜合各方意見修改完善后,《黑龍江省關于建立煤礦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決定》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后,以黑政發17號文正式印發全省。

    《黑龍江省關于建立煤礦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決定》共有八項二十五條。在日常管理等方面吸納了以往的成功做法,在人員配備等方面突破了以往的條框束縛。黑龍江省副省長劉海生解釋了這一新思路的具體內容。

  強化煤礦安全生產責任機制。 明確煤礦企業是安全生產的主體,主要負責人要負法律規定的職責。各類煤礦都要以礦井綜合生產能力為標準核定產量,嚴禁超能力采煤;加強產煤地區各級政府對轄區內各類煤礦安全生產的統一領導。雞西、雙鴨山、鶴崗、七臺河市設專管煤礦安全生產的副市長;年產煤炭30萬噸以上的鄉(鎮)設專管煤礦安全生產的副縣長;年產煤炭10萬噸以上的鄉(鎮)設專管煤礦安全的副鄉(鎮)長;年產煤炭百萬噸以上的地市和年產煤炭30萬噸以上的縣,都要設煤炭工業管理部門。

  強化煤礦安全管理隊伍建設機制。據調查,目前黑龍江省小煤礦中60%以上沒有安全管理機構;80%以上沒有齊全的專業人員,還有20%的小煤礦沒有總工程師。有一些煤礦總工程師年齡已超過60歲,不能堅持常年下井。國有重點煤礦的大多數礦井也沒有配備專管通風安全的副礦長和副總工程師,甚至一些高瓦斯礦井也沒有配備。安全管理隊伍不齊不力是事故多發的一個重要原因。針對這一問題,省已要求國有礦井必須配備專門負責通風安全的副礦長和副總工程師,各生產礦井從業人員在3500人以上或3500人以下,分別按1%1.5%的比例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

  建立煤礦安全生產投入保障機制。據記者調查了解,黑龍江省在煤礦安全投入上,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由于企業危困,沒錢投入;一是要錢不要命,舍不得投入。國有重點煤礦和部分國有地方煤礦基本屬于前者;而大多數非公有制小煤礦屬于后者。為此黑龍江省要求,對國有重點煤礦的安全欠賬,要以企業為主多方籌措資金,用兩年時間還清;今后,各企業要按每噸原煤2元標準足額提取安全技術措施資金5000萬元~6000萬元,比原來增加60%左右。

  建立“一通三防”和瓦斯災害的綜合治理機制。調查表明,黑龍江省煤礦重特大事故,70%以上出在“一通三防”和瓦斯問題上。因此整治煤礦安全生產,重點就是建立以“一通三防“為主要內容的質量標準化管理機制和瓦斯災害綜合治理機制。對此黑龍江省提出了針對性措施。如以礦井為單位,開展安全質量達標活動,強化預防瓦斯爆炸的15個薄弱環節的防范管理。

  建立地方小煤礦安全風險承擔機制。多年來,黑龍江省一些小煤礦出了事故以后,礦主往往逃之夭夭。為改變這種礦主掙錢,政府救災的狀況,省里提出實行安全風險抵押金制度。每個小煤礦按核定的生產能力,以每萬噸煤3萬元標準,繳納安全風險抵押金,專項用于本企業事故救災;此外各類小煤礦還須為井下人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使發生事故后的傷亡人員能夠及時得到補償。

  實行嚴厲打擊非法開采煤炭行為的責任機制。非法采礦是事故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據省煤礦安全監察局調查,到今年3月中旬,省煤礦全部辦齊“四證”的只有385處,占應辦證總數的1/3。為此省政府明確要求,到今年630日止,凡整頓合格的小煤礦都必須按規定申辦“四證”。逾期沒有取得“四證”或“四證”不全的礦井,屬于非法礦井,予以關閉、取締。

 推進迅速,初見成效

    20034月下旬,人們關注已久的為鶴崗、雙鴨山、七臺河、雞西4個產煤地市超職數配備的專職煤礦安全副市長,從46位進入有關部門任用視線的備選人中脫穎而出,走馬赴任。此前,為重點產煤縣市超職數配備的專職煤礦安全副縣市長已經選配到位。雞西、鶴崗、雙鴨山、七臺河等產煤大市還為小煤礦眾多的市轄區(縣、市)配齊了專職煤礦安全副區(縣、市)長。以此為標志,“煤礦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在黑龍江省全面推行。

黑龍江省各產煤地市縣和四大國有重點礦業集團也以此為契機,全面升級對煤礦的安全管理,及時出臺相應規定、制定實施辦法,確保煤礦安全長效機制在本地、本企業落地生根。從專職煤礦安全副市長、副縣(區、市)長,到國有礦業集團安監人員、地方煤礦系統煤炭工業管理部門有關人員,為長效機制的推進付出了極大努力,他們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不但走遍了每個礦、每個井口,而且逢井必下,不但查看井下每個巷道每個面,還查看井口現場情況。特別是鶴崗、雙鴨山、七臺河、雞西4個煤礦城市的4位專職煤礦安全副市長身先示卒,井下井上地扎實工作,帶動大家工作。

在貫徹長效機制過程中,各地結合地方煤礦生產特點,按照長效機制的規定采取種種措施,保證人員、資金、裝備的投入,抓安全質量標準化,咬住“一通三防”不放松,從國有重點煤礦到地方小煤礦的安全管理不同程度地得到深化、細化。

至今年620日,全省煤礦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下降100多人。七臺河市年初至今、雞西市4月份以來,未發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事故,雙鴨山礦業集團公司5月份重傷事故為零。鶴崗、七臺河、雞西、雙鴨山四大煤城地煤系統安全生產均保持平穩態勢。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王顯政在不久前于晉城召開的全國安全生產座談會上講話時,也多次提及并肯定了黑龍江省的這一做法。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副局長趙鐵錘到黑龍江省督察時,對該省建立煤礦安全長效機制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他說,這是全國首創。他建議全國煤礦質量標準化建設現場會在黑龍江省召開,全面推廣黑龍江省的做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河县| 绵阳市| 安阳市| 喜德县| 贵溪市| 崇明县| 两当县| 禹州市| 宁陕县| 安新县| 亳州市| 松潘县| 蓝田县| 行唐县| 龙江县| 秦皇岛市| 彭泽县| 连州市| 东辽县| 龙南县| 扶沟县| 桃源县| 盐津县| 加查县| 宝鸡市| 十堰市| 无棣县| 连江县| 东台市| 辽阳市| 南开区| 甘泉县| 镇江市| 林芝县| 贵港市| 汝南县| 景宁| 长宁县| 忻城县| 手游| 紫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