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廣州市工業大道南路的金碧花園環境幽靜,空氣清新。沿著小徑,我尋覓他在電話里告訴我的地址,這時,手機響了,上面顯示他發來的短信:小楊,到了嗎?我來接你。接著,不遠處,我看見他正微笑著向我走來。緊緊地握住他的手,我感覺到了他的熱血流動的力量。
我沒有波瀾壯闊人生,也沒有驚天動地的成就,這或許是我對安全事業過分執著的緣故吧。
我是廣東省惠來縣周田鎮人,再過三年就滿花甲了。1968年我從廣東水產學校畢業后去了部隊。復員時被分配到廣州漁輪廠,先后干過鉗工班班長、設備維修班班長、設備安全管理員、生產安全技術員、安全主任。對每一項工作,我都腳踏實地,盡職盡責。因為這,廠里調我到廠安全環保科,負責環保監督和機械安全管理工作,沒想到,這成為我日后專職從事安全管理的轉折點。
廠房寬敞,但有毒有害因素多,如鑄鍛車間粉塵大,對員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有傷害。我向總經理提出建議,增加粉塵排出管的噴淋頭的噴淋量,改進消煙除塵系統,大大降低了二氧化硫和粉塵的排放量,后經環保部門檢測,排放符合國家標準,我因此被廣州市政府環保辦授予“廣州市環境保護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出席表彰大會那天,我的心里熱血沸騰,感到無比自豪。之后我又兼任事故調查處理專員工作,因廠里安全生產搞得好,連續多年沒有發生一起死亡事故,我的“特權”沒派上用場,但我卻很高興,這是我和同事們努力的結果。
隨著企業生產設備的不斷更新,安全管理也要與時俱進,我知道我的水平遠不夠滿足企業生產的需要,便報考了廣州大學安全工程管理專業。但去上學總經理是否同意,我心里沒底,當我鼓足勇氣向總經理匯報后,總經理的話太讓我意外了,他說:“你可以去,但我有一個條件,你必須學有所成”。碰上一位好領導是我的福氣,我還有什么好說的呢?學習期間,我始終記著總經理的囑托,并以優異成績畢業。正當我的安全事業有起色時,“不幸”卻光顧了我,工廠破產,我這個安全主任成了一名下崗職工。那年,我快滿54歲了。
雖然崗位沒了,但事業應在。我不能在家空度光陰,我還要為企業安全生產出一份力。
盡管我會講粵語、普通話,但畢竟年齡偏大,找工作難上加難,好不容易聯系了幾家,對方讓我在家等消息,結果都無下文。
幸虧這段無聊的日子很快就過去了。我原在廣州大學的張老師和廣州市海珠區再就業辦黃科長打電話給我報喜,他們把我推薦到廣州市某工藝廠作總經理的安全顧問。此前,工藝廠下屬的分廠由于安全管理欠缺,發生了一起重傷事故。按照規定,該分廠賠償了12萬多元,這讓廠長強烈地意識到,企業不搞安全,將是死路一條。
我的職責是為該廠安全管理作總體策劃和并促進運行,包括整章建制、安全網絡、安全檔案等。這些基礎建好后,我又從加強員工培訓入手,提高整體安全意識。并經常生產現場進行安全檢查、監督,發現有人違章,堅決按制度處罰,決不留情面,這樣狠抓了一陣子,廠里違章現象明顯減少,工傷事故降為零。
我的原性很強,對違章者的處罰很嚴,得罪了不少人。一次,我在安全檢查時發現一個車間對隱患整改有抵觸情緒,經幾次做思想工作,仍達不到要求。我便向總經理建議對該車間領導點名批評,并罰當月工資的10%,但總經理把處理決定壓下來,最終不了了之。后來,我善意地給這位總經理留下一名話,“安全事關企業生死存亡,你千萬不能放松”,就辭職走了。
其實,像我這樣有安全管理經驗而又下崗的安全主任不止我一人,我的朋友、同學中就有好幾個與我有同樣的經歷。安全主任下崗倒不可怕,可怕的是,企業安全管理人才還十分欠缺,年輕人有理論少實踐,難挑大梁;老安全經驗豐富,可以傳、幫、帶,以防止安全生產管理人才出現斷層現象。不知政府、企業領導是否意識到了這一點。
在上次辭職后,我多少有點心灰意冷,我覺得我可能從此與安全無緣。但我的估計錯了,經廣州市海珠區再就業辦領導推薦,如今我又重操舊業,再次當上了安全管理顧問。公司兩位經理很器重我,我干得也算開心。至于業余時間嘛,當然是看看安全書籍,上網查看安全信息,為日后編安全教材打基礎。安全生產,溫故知新,人人都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