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對于企業來說,不僅能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是職工切身利益的最基本保障。那么如何把安全轉化為一種企業文化,并利用這一文化載體來加固我們的安全生產,使之在企業上下形成自己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為企業的安全生產去保駕護航呢?
安徽阜陽供電公司修試所長期奮戰在生產第一線,維系著全公司一次變電設備的檢修和維護工作,由于新老變電所相互交叉,且又要面對供電設備型號繁雜、檢修工作量大、人手少,施工環境較為復雜等諸多不安全因素。就是在這樣的特殊環境下,在修試所領導的帶領下,把建立穩定的安全生產秩序,作為整個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積極在企業內部營造符合自己特點的安全文化,并讓它扎根于生產任務之中,扎根于職工的思想意識之中,以彌補光靠行政手段給安全管理帶來的不足,以此來推動各項安全工作的有續開展,確保了該單位近二十年無安全事故發生。那么企業安全文化的作用真有這樣大么?他們的做法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
在安全管理上,實行“抓、盯、嚴”的管理辦法,是修試所搞好安全工作三件最為重要的法寶。
通過對安全生產的長期摸索和實踐,該所及時調整管理方法,根據現有的管理模式與實際的工作狀況,逐步整理出“抓、盯、嚴”的“三步棋”管理辦法,形成了有序、高效的安全管理工作運行機制,使安全管理走上了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堅持全面推行安全逐級責任制,不斷強化對關鍵崗位、關鍵作業、關鍵時間、關鍵人員的監控力度。針對多個專業工種、交叉作業復雜的安全狀況,對每個施工現場都安排安全監督員,便于發現安全生產薄弱環節,并及時進行督促整改,以“抓點、管面、帶動全局”的安全管理機制,實行全程安全動態管理。
抓思想,抓素質抓思想:“關愛生命、遠離違章”是修試所干部職工思想教育的永恒主題,通過安全主題思想教育,使干部職工明白安全工作對于企業及個人的重要性,只有道理明白了,思想通了,安全意識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才能會自覺主動地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
抓素質:一是從干部隊伍建設入手把好領導的“素質關”,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 只有領導的安全意識上去了,才能帶領職工把安全工作做好。在安全上對領導干部實行嚴格的崗位培訓和行政責任制考核,確保領導干部自身的安全素質;二是把好職工的“素質關”,開展形式各樣的安全知識競賽活動,組織開展反事故演習,定期對檢修人員進行專業培訓,進一步提高了職工在安全緊急情況下的應變能力和現場實際操作能力。
實踐“三個融入”,培育企業安全文明之花
修試所在日常的安全工作中,把實踐“三個融入”形成制度化,即把安全工作融入到生產任務工作中;把安全工作融入到群眾之中;把思想教育融入到每個職工的身上。每遇到重要的工作現場,都要堅持有所領導到場;一般工作現場都要有所管理人員及安全員在場。隨時對現場安全進行技術指導,實施全過程監督管理,有效地杜絕了各類習慣性違章,及時消除了工作現場中的安全隱患;對于季節性的安全大檢查,做到措施到位、狠抓落實、不走過場;在檢修施工現場嚴把安全關。就連戴帽子、系帶子這樣一些細微之處也從不放過。從基礎工作著眼,從細微之處入手,高標準嚴要求,獎罰并重。通過對“三個融入”具體實踐,使得安全生產文明之花在這個集體中得以綻放。
做職工的好后勤
修試所十分重視“后方”的穩固,修試黨支部一年要開好兩次會:第一個是有職工家屬參加的安全會;第二個是年底的職工聯歡會。以職工家屬座談會、聯歡會的形式,把職工和家屬的心貼得更緊,把家庭和集體的距離拉得更近,把安全和幸福融為了一體。
堅持開展“送溫暖”活動,到困難職工家中走訪、慰問,時刻把一線職工的冷暖放在心上;為了豐富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所里特地為職工增設了圖書室、乒乓球室、職工健身房等,通過這些人性化的服務,使職工對集體有了強烈的親切感和歸屬感。進一步將親情融入安全管理中,無形之中增強了職工的安全情感和安全責任感,極大地促進了安全生產,減少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有一句話說的好:“世上本沒有路,人走多了便形成了路”,同樣,安全文化本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鑒,只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探尋,才會形成具有自己特點的安全文化。在企業里,只有形成良性有序的安全文化,企業的利益才能得以保證;職工的生命才能有保障。可以這樣說:企業安全文化就是電力職工的——生命線!
上一篇:安全文化,企業安全生產的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