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不安全行為及在工作環境上的不安全情況,經常是導致意外事故發生的原因。如果我們改善和控制這些因素,便可以有效預防意外事故。在改善工作環境方面,香港特別行政區制定了一系列職業安全與健康法規。
在安全培訓方面,香港職業安全健康法規在一般性責任條款中明確規定:雇主必須為員工提供足夠的安全培訓和指導,以避免意外發生。同時有些法規要求一些高危險行業的雇主應向員工提供指定的安全培訓,目的是通過培訓,加強工人的安全知識、意識和技能,確保他們能夠安全地工作。
三層人員的安全培訓
人為失誤不一定只在基層工作中發生,它可以在任何階層中出現,包括管理層策略失誤,監督疏忽,指導不明確及工作設計失誤等。美國兩位資深的職業安全培訓專家在1998年6月為國際職業安全衛生學會進行了一項學術研究,名為“評估職業安全健康培訓”。他們在該研究論文中指出,安全培訓能夠達到增加知識和改變員工行為的目標,從而改善員工的安全與健康。所以安全培訓必須針對三種不同階層:一線工作人員的基本安全培訓;技術工人、安全主任、安全督導員及一般管理人員的安全培訓;高層管理人員的策略性安全培訓。
法規規定的安全培訓
香港有多項安全培訓是由法規規定的,其中包括綠卡、密閉空間工作、安全主任。安全審核員的培訓及核證/注冊計劃,起重機、吊船及負荷物移動機械操作員的培訓/核證計劃。
綠卡培訓
目前大家都普遍認同,入職安全培訓有助于工人提高工作時的安全意識,減少因工作引起納意外。在1995~1996年,香港公務工程和房屋委員會工程的承建商為地盤工人提供了基本入職培訓。在兩年實驗性計劃實施后,這些工程項目的意外事故率與其它沒有提供安全入職培訓的建筑工程項目相關數字相比下降了78%。
香港勞工處肯定了入職培訓的好處及做了廣泛的行業咨詢后,在兩個高危險性行業,即建造及集裝箱處理行業,推行了強制性基本安全入職培訓。香港立法會在1999年7月通過有關法規并給予14個月的限期為培訓計劃做出準備,F在該法規已經生效,因此,所有有關工作場所的雇主,不能雇傭沒有有效“綠卡”的人員。
截止2001年9月1日,已有36個培訓機構被批準提供“綠卡”培訓。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定期刊登已獲得批準的培訓機構的名單。
學員完成培訓及通過考核合格后發給有效期及附有本人照片的綠卡。如果綠卡有效期已滿,那么,持證人須要完成一個重溫培訓課程,使他們的綠卡有效期再延續3年。
密閉空間
香港勞工處在1999年1月修訂了工廠及工業經營(密閉空間)法規,該法規已于2000年6月生效。根據新的規定,凡在法規界定的密閉空間內,雇主或承建商均須:
1、準許的工人進入密閉空間外,其他工人都不準進入該密閉空間或其內工作。
2、委任有資格人員對該密閉空間的工作環境及進行的工作的性質進行評估。根據法規規定,任何工人必須成功地完成勞工處處長已批核的相關認可課程;同樣,任何符合資格的人員也必須成功地完成一項已獲勞工處處長批核的相關認可課程以及至少有一年受訓后的相關經驗。獲得勞工處處長授權的認可培訓機構可對工人和符合資格人員進行培訓,并向成功學員頒發有關證書。
截止2001年9月1日,已有26個培訓機構獲準對工人進行培訓,有15個培訓機構獲準對符合資格人員培訓,香港特別行政區將定期刊登已被批準的培訓機構的單位。
所有曾參與培訓及經考試合格的學員發給附本人照片的有關證書,這些證書有效期為3年。有效期滿的持證人須要完成一個重溫培訓,經考試及格,方可使他們的證書有效期再延續3年。截止2001年9月1日,大約有45000人成功地完成培訓,有1萬人成功地完成資格人員的培訓。
高危險機械操作員
在建筑工地和集裝箱等工地內操作高危險機械,例如起重機、吊船以及負荷物移動機械(如叉式起重車)的操作員,須要持有關證書上崗。該證書應由勞工處處長批準的培訓機構頒發,證書有效期通常為5年(叉式起重車證書有效期為10年)。有效期期滿后也要參加重溫培訓,才能獲得新的有效證書。
培訓課程、培訓機構以及頒發的證書的格式都有勞工處負責審核。目前,已有15個機構負責該業務的培訓。
強制性安全培訓計劃評審程序
目前,勞工處負責管理“綠卡”、密閉空間工作及高危險機械操作員培訓計劃評審程序,整個程序部是系統化,以確保執行時透明度、前后一致及公正,培訓質量也由勞工處監督,以確保培訓計劃的實施和高質量水平。
為做好培訓工作和加強評審工作的透明度,勞工處訂出培訓課程指導,詳細列出了有關培訓課程及評審程序。
注冊安全主任
凡在建筑工程項目,船廠及集裝箱作業場工作的雇主,如果雇傭工人超過100名,就須要根據工廠和工業經營(安全主任及安全督導員)法規,雇傭一名在勞工處注冊的全職的安全主任;如果上述場所雇傭人數為20名或以上,必須委任一名安全督導員。
任何人要申請成為注冊安全主任,一定要具有?埔陨系膶W歷及一至兩年有關安全主任職責的工作經驗。安全主任每4年一次重新延續其注冊。香港自1978年開始推行安全主任注冊計劃,F已注冊的安全主任約有2191人。
安全管理
1999年11月24日,香港立法會通過了工廠及工業經營(安全管理)法規。根據法規,如果工廠工人人數達到50人或50人以上就需要采取一套不同程度的安全管理系統。如果工人人數在50名和99名之間,該雇主必須委任一名有能力稱職的安全檢查人員對有關工業經營進行安全查核;如工人人數不少于100名,該雇主必須委任注冊安全審核員為有關工業經營進行安全審核,以確保有效的實施安全管理制度。
監督和中層管理人員的安全培訓
香港特區政府一直鼓勵及倡導本地培訓機構為一線和中層管理人員提供安全監督和風險鑒別的培訓,旨在這階層的人員更能有效地監督一線工作人員的施工安全及更積極地鑒別和評估風險,防止意外發生。開展上述工作的機構有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和建造業培訓局等。在2000年度,已有2000人中層和一線管理人員接受上述培訓。
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
“北歐意外防治方法合作計劃”報告書中的一項重要建議指出,如果要使機構的管理高層認識“安全”的重要性,政府就必須有效地讓他們明白到“安全”為機構帶來的好處。為此,香港勞工處不斷努力地為各機構及部門主管舉辦以安全為主題的研討會及積極參與每年工作場所安全目標確立的會議。我們的目的是使他們明白到良好安全和健康管理是管理公司業務的先決條件。
結論
安全培訓是一項長遠的投資。雖然我們很難評估它對減少工作場所意外事故發生的直接貢獻,但我們可以肯定安全培訓會有長遠及正面的效果。安全培訓能夠體現行業整體上的安全文化。因此,勞動處將在今后不斷地監察和檢查所有危險行業和工序,研究該行業或工序是否需要立法將安全培訓納入強制性之列,F在勞工處正準備將氣體焊接和切割工序列入為強制性安全培訓的項目、勞工處將會考慮將安全課程作為高危險行業培訓的必修課程,這有助于增強和鞏固未來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降低在工作中作出不安全行為的可能性。
從長遠來講,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有意識將安全培訓和課程一并納入學校課程內,使安全文化能更加升華至社會各界的認可,而非局限某類特別行業。事實上,如果將安全文化提升至全社會認可,我們堅信,達到“零”事故的理想目標不會很遙遠。
下一篇:責任關懷——羅門哈斯的安全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