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自己為蒼生 一個普通電力安全員的采訪錄
微山湖旁的供電所
提起微山湖,很多人都會想起電影《鐵道游擊隊》,想起那首優美的歌曲:“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微山湖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微山湖,我國著名湖泊之一,素有“日出斗金”之稱,富饒而又美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微山湖畔有一個叫利國的地方。44歲的權太通就是江蘇省徐州市利國供電所的安全員。
利國,北臨山東,江蘇省最北部地區,地方不大,但農村電網改革之后利國供電所承擔著13個行政村,1萬6千多戶,5萬6千多人,共4萬5多千瓦時的供電量,如果加上利國所屬的江蘇省銅山供電公司直操的企業,供電量達到了1億1千多萬千瓦時。
農村電網改革,全國看江蘇,江蘇看銅山。銅山供電局早在2001年就被授予了全國首批“一流縣供電企業”稱號。全國電力系統之中僅有22個單位獲此殊榮。隨后,國家電網公司授予全國“一流縣供電企業”銅牌。取得這樣的成績,是花了大力的。銅山局投資1.7億,歷時兩年半,對全縣522個行政村實施了農村電網改造。搞電力的人都知道,電力安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設備線路的安全,一方面在硬件上,加強了農電硬件設施建設,從根本上加強了安全保障;另一方面,局里對管理體制和人員編制進行了改革,以前散亂不正規的農電工實行應聘上崗,統一考試和培訓,極大地提高了農電工的技術水平安全意識。現在全國很多地區還在為農電工業務水平和安全意識差,工作人情關系復雜等問題頭疼不已,銅山的做法不失為一個可以借鑒的典型。
經過這樣的農電改革之后,利國應聘上崗的農電工有48人。權太通每月要給他們開展兩次安全活動會,會上學習有關安全的文件和上級的工作指示、農電工的安全操作規程等等,最重要也是最實際的就是拿平時發現的職工違規行為作為事例進行安全講解。因為每個農電工在上崗時要簽定安全生產責任狀、個人安全保證書、勞動互保等,還要交安全奉賢抵押金,從制度上層層保障安全,所以人的工作倒是很好做的,最困難的是保障設備線路的安全。利國20多年沒有發生農電人身傷亡事故、重大設備事故,幾乎可以說是權工用腳和眼睛走出來的,盯出來的。比起其他行業,電力行業是一個危險行業,但是電力行業的安全工作正是因為有了良好的傳統、嚴格的制度、嚴謹的作風和嚴明的紀律,即使是在現在電力供應緊張的時候也保持著較高的安全水平,很值得其他行業借鑒。
夜間巡視, 最易發現設備故障
基層電力工作者都知道一條:氣候條件越惡劣,設備路線就越容易出現問題。大風、下雨、雷電容易造成設備損壞,每當這個時候,就是權太通要出動的時候了。
夜間巡視是最有效的排查隱患的方法了。權太通說到這里,我好生納悶。他繼續解釋說,因為出現故障的設備線路夜間會打火,特別是在夏季高峰用點時期,設備線路負荷大,只要一打火,在夜空的映襯下十分明顯,最易發現和掌握設備故障了。
“作為安全員,現場施工時我必須在場,查看有沒有違章違規的操作和勞動保護工具檢查,這是監督。我們的制度有了,管理有了,監督有了,巡視就更不能缺了。安全這中間的東西,一樣都不能給它少。”去年權太通一個人夜巡了,在榮陽鋼鐵公司蹲點三天,他發現了一個設備隱患,當地變電所的人員絲毫沒有覺察到。天一亮,他就找到局里,馬上調度停電進行變修檢查,即使排除了危險。如果不解決,榮陽鋼鐵公司至少損失20萬元。
還有一種巡視叫特巡。因為夏季,雷雨天氣多,山洪易發,電線電桿都容易被山洪沖刷倒桿斷線,所以惡劣氣候情況和災害之后,為了避免大面積停電和人畜傷亡,必須即使進行巡視,檢查到有倒桿斷線的必須立即進行搶修。2001年7月份,微山湖邊上有高壓線路被大風吹倒, 倒桿斷線。當時的所長帶領著權工和20多個人分為兩個工作組冒著大雨進行搶修。雨勢兇猛,地上的泥土在幾分鐘之內就被沖成了泥漿,一踩進去就深及大腿,桿子在泥漿里完全立不住,只好找人找車從當地廠礦借汽車拉來石塊才把桿子立起來了。因為倒桿地點是一片玉米地,搶修工和當地農民都是赤膊上陣,身上被玉米葉子割得血口子一道一道的,可是他們一干又是好幾天,連飯都顧不上吃,終于搶修完成。
“俺做電力的,不可能不出事,但是電力安全員必須提前要想到,有解決措施。你比如這夏季用電高峰,你就要先測試設備是不是達到了負荷標準;污染嚴重、腐蝕嚴重、跨越重要區域的地方要加強巡視。俺們有保電預案、防倒桿斷線預防措施。就是說各種情況你都要想到,都要有解決方法,對你轄區的設備路線了如指掌,而且要有備無患。”所以夜里只要遇到刮風下雨,權太通翻身就下床打開窗戶以便觀測天氣,一邊已經開始思量哪里的設備可能要出問題。
家里的事情,我從未過問過
“我現在只想退休,家里的事情我從來沒有過問過。大兒子在深圳武警部隊當兵,小女兒在徐州的春暉中學念書已經一年多了,雖然也老往局里,徐州這邊跑,女兒的學校才去過一次。孩子們什么事情也不跟我說,就連拿錢什么的也都問他媽媽要。我很少請假。準確的說是一次都沒有請過。說句不好聽的,‘要請假除非家里死人了’。家里的事情我從來沒有過問過。孩子他媽媽也怨我一點都不顧家,可我這已經干上這行了。家里的事情我從來沒有過問過!”權太通一直強調從來不問家事,不僅家事,連權太通的吃穿住行他自己也絲毫不要自己考慮。我重新打量了一遍權太通,一身深色的西服,平平整整的;皮鞋上了鞋油,鞋面也是用布仔細地擦過,就連鞋跟處也沒有泥土或者塵埃的痕跡。我可以想象權太通的愛人一個人是如何辛勞而有細心地操持著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在這些普通的安全崗位上的人的背后,有多少這樣默默理解和支持著他們的家人。只要是做安全的,無論在哪個行業,幾乎都存在著工作負荷大,責任重大,付出和待遇遠遠不成比例諸如此類的問題,為了自己所服務的行業的安全有保障,安全工作者和他們的家人默默的承受了這樣。
權太通的兩難處境
農電改革完成之后,銅山供電局推出了行業優質服務電話95598,用戶可以通過這個電話查詢和監督電費收取、搶修結果和原因、執行人員等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業務。局里的電力搶修車隨時正裝待發,各個供電所的電工班也要隨時聽命,因為局里對解決相關問題的時間限制是很嚴格的,超過了時限或者用戶不滿意的都可以通過這個電話反饋。有了這個電話,普通老百姓得到的實惠是大了,服務的透明度增大了,但是對于權太通們的壓力無疑增大了很多,“我們自己也依賴這個電話督促我們的不斷進步,我們的服務質量從來都是全行業第一!但是不能否認,有層次較低的人以此刁難我們,甚至我們什么都不知道呢,一張口就罵娘。”說到這里,權太通黝黑的臉上也只剩下無可奈何的苦笑,可是他不能接受卻無能為力的是:在保證用戶得到優質服務的同時保障檢修工人的安全?有時候出了問題,用戶要求馬上解決,即使是大風大雨也要上桿作業,尤其是夜間大雨,絕緣體都失去了作用,對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這是我最擔心的問題了。可是有什么辦法呢,還是要組織人員上去搶修啊。就這樣有些人還不理解我們,還用監督電話投訴我們。” 權太通多次和局領導談論這個問題,局領導也非常重視,但是目前也是一籌莫展。
“我在這個位置上,現場有人搶修,我就得去。我搞安全,我不去,誰去?有時不放心我還自己上,這樣心里踏實。換個說法,這么危險的事情,讓誰上誰愿意?我清楚安全員和維修工人分工有別,職責不同;單從分制度來說,我不該越俎代庖,但是從情理上,我實在說不過去,也做不出來……只能自己上!”遇到夜間大雨,情況又很緊急的時候,權太通都是自己親自上陣。我不忍心往下問了,有人說做安全的平時“站著說話不腰疼”,到危險的地方從來就只會指手畫腳,可是有誰關注過普通安全員自身的安全。
做安全工作的,首先要意識到生命的可貴,時時注意自我保護,進而教會別人不受傷害,并創造條件保證不發生傷害事故。對此,權太通心里非常明白,他也有爭氣的孩子,細心的愛人,有他舍不得的家庭;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只能把安全留給別人。
聽著權太通的訴說,我不由地想起當年杜子美在自家茅屋被秋風吹破時所發的感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我們的安全員和潦倒的詩人一樣,為蒼生祈平安,這讓人由然而生悲壯之感。此時此刻,讓我們都來為安全員的安全祈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