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北京市平谷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張雙全
不知是因為以保障平安為天職的安監局長身份,還是高大、英俊、樸實的外表,在寒冷的冬日握住張雙全局長的手,不禁令人油然感到一種踏實與穩健。
在與張雙全局長見面之前,我們已從他的同事們口中,領略了這位局長的個人魅力。但在北京市平谷區安監局,一股團結向上的力量,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當然不能僅僅歸結于這種個人魅力。工作上的不斷思考、不斷創新,始終是平谷區的安監工作者們,在張雙全局長的帶領下所作的不懈努力。
工作理念展現的文化視角
縱觀各地,機構新、人員新的安監局,在組建伊始,往往面臨著人員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平谷區安監局亦是如此。作為一局之長的張雙全,首先向下屬們強調的,就是要內練素質、外樹形象。
為此,平谷區安監局提出了“四個一”的方案:每位工作人員每天堅持業務學習一個小時;每周全局組織一個下午的集體學習;每月局長親自命題,每人寫一篇文章;每季度全局進行一次考試檢查。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堅持下來,工作人員的理論水平果然有了長足的進步,這為提升全局的業務素質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自身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工作的開展卻仍然需要好的途徑與方法。如何做到外樹形象?大家的一致共識是:嚴格執法,公開、公平、公正執法。而要真正地落實好這一點,平谷區安監局選擇了“以人為本、熱情服務”的工作理念。
這種理念的產生,是認真分析平谷區安全生產狀況后得到的。作為北京市的一個遠郊區,平谷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是有限的,該區的特點是:中小企業多,大都規模小、底子薄,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經得起掙,經不起賠”,出一丁點兒事,一家企業就可能從此消失。
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一大目的,就是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幫助與指導企業承擔主體責任,保證企業安全生產、保證經濟順利發展,安監局的同志們認為自己責無旁貸。
針對一些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不健全、不系統、不配套,大家通過多方搜集、購買各種材料,全局共編出了22類企業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他們區別不同的企業,將這22類制度推廣下去,推薦給企業。
此舉幫了企業大忙。過去,一些中小企業的所謂制度,常常全部加起來,就是一張簡單的16開紙,其中的條款,常常是一些遲到、早退、安全保衛等等的內容,有關安全生產的部分,企業并不知道該如何去訂立。
除此之外,他們還針對企業安全生產法律知識的空白,自行印刷了一些政策、法規方面的內容,如《安全生產法》、《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等,免費贈送給企業。同時,他們還把一些安全操作規程、檢查制度、內容等總結出來,在對企業進行統一培訓時下發。
其實,行政部門的服務意識,正是目前各級政府工作中著力強調的方面。打造服務型政府,是社會的需求和百姓的期盼。服務的水平既是社會進步的標志,又是衡量政府文明程度的最重要的標準和內容。有遠見的政府工作人員,都應該以一種與時俱進的心態,在自身的工作中加以體現。
“我是地道的農民的兒子,母親還曾纏過雙腳。”說起這一切,張局長充滿深情。但濃郁的傳統背景,并不影響他今日的開放理念,其中的坦然,更見證著這位農民的兒子今日的開闊胸懷。
無私奉獻演繹的精彩樂章
新年伊始,正是總結工作、籌劃未來之時,尤其是奔波在執法檢查一線的同志們,大家的普遍感受是:忙,累。但他們也普遍存在另外一種感受:工作順暢,心情愉快。
這是為什么?張雙全局長解答了記者的疑惑:這說明整個單位的氛圍是和諧的。是的,雖然大家在體力上付出很多,但卻在心理上有很大的收獲。一份有意義的工作,帶給每個人的,都將是充實與愉悅。
走進平谷區安監局辦公室,只見每一個人的辦公桌上都擺放著一個桌牌,桌牌印制的內容,是區委制定的“七條禁令”。為了更好地做到廉政、勤政,他們修訂完善了機關21項工作制度,實行“工作反饋制”、“首問負責制”、“跟蹤問責制”等,堅持秉公執法、秉公用權。
據張局長介紹,平谷區安監局以綜合監管為重點,安全生產監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同時,他們以人性化執法為手段,使依法行政的能力有了新的加強。
——電源插頭沒有多少錢,但為了省這點兒錢,門窗廠的職工被電擊成了植物人,在ICU病房一天就要花掉5000多塊,這筆賬劃得來嗎?……
——韓資企業建廠房的時候,工人不系安全帶,一次掉下來3個人,兩死一重傷,死亡一個人,最少賠26萬元,你們說說看,一家小企業要多久才能掙回來?……
——和死亡一名員工相比,隱患整改常常花的都是小錢,可是等到出了事兒,多少人辛苦一年只是為了一個人忙。況且,失去親人的家庭,永遠是抹不去的傷痛……
身邊的例子、生動的語言,并不是由專職的老師來講解,全是平谷區安監局的監管人員自己親自去做。在這里,科級以上的干部,每個人都要求能給企業講課。在張局長的倡議下,他們自己選題,結合工作檢查的情況,自己到企業去做培訓。為了保證這種培訓的質量,提高“教師”們的講解水平,每人在下企業之前,都要先在局機關里模擬講一遍。
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效果不錯。單純地去給企業講安全文化或制度建設,有相當一部分文化水平較低的人,很難聽得明白。有些人認為那是大人物的事兒,與已無關。在那樣的培訓過程中,有人打瞌睡,有人坐不住——這一切,都沒能逃過張雙全的眼睛。正因為如此,生動形象、通俗實用的培訓方式誕生了,為此,大家確實費了一番腦筋,花費了許多的功夫。但為了最佳收效,付出再大的心血也值啊。
保障安全發出的莊嚴告白
需要特別加以說明的是,“以人為本、熱情服務”的工作理念,與工作過程中的嚴格監管并不矛盾。在安監人員的執法檢查過程中,他們常常會遇到一些企業的不理解,甚至受到恐嚇與威脅。面對個別拒不整改的企業,他們總是迎難而上,堅決要求企業整改,直至最后關停。這其中少不了苦口婆心的勸說,少不了嚴厲的處罰,甚至一些“超常規”的辦法。但無論如何,堅決消除隱患是每個人都認定了要達到的最終目的。
2008年是“隱患治理年”。事實上,平谷區安監局正是以隱患排查治理為突破口,逐步改善安全生產條件的。去年,他們共排查事故隱患4626處,完成整改4478處,整改率96%。為了做好隱患治理工作,他們強化了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專項整治,強化了人員密集場所、建筑、服裝加工企業的安全檢查等。
春節即將來臨,煙花爆竹專項整治工作又將進入一個緊張的階段。去年投資30余萬元建成的北京農達豐生產資料公司煙花爆竹標準化倉庫,已于2007年11月通過了北京市安監局組織的標準化驗收。為了強化管理,他們建立了煙花爆竹銷售“黑名單”制度,多次對36家煙花爆竹銷售網點進行檢查,共發現隱患18處,下達執法文書12份,實現了市、區政府確定的無燃放引起的重大火災事故、無死亡事故、無摘眼球事故的“三無”目標。正是安監人員的不辭辛勞,百姓的平安得以保證,才使得節日的氣氛更增添了喜慶與祥和。
盤點2007年,成績的取得是令人欣慰的:一年來,全局共檢查生產經營單位1474家,對55家未按要求整改的企業依法進行了處罰,無一起不作為和亂作為行為,無一起行政處罰和行政許可出現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案件。正是在工作推進的過程中,安監工作者得到了廣大企業的理解與認可,企業的安全管理意識與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展望2008年,張雙全局長告訴記者:“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區委三屆五次全會的精神,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加強監督檢查,大力排查和消除各類隱患,嚴肅事故處理,全力壓減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為奧運會的順利召開創造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是的,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大氛圍中,關于2008年的一切決心與努力都顯得不同凡響。在這不平凡的一年里,一群平凡的人們要在自己的崗位上繼續著不平凡的工作,這就是張雙全局長和他的同事們要承擔的使命——光榮而艱巨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