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3月19日,某混凝土攪拌站在生產過程中,一名職工由于不慎,右腳插入螺旋機道蓋板與投灰臺之間的縫隙中,造成右腿被螺旋機絞掉,并因失血過多而死亡。
事故經過:
3月19日16時左右,某混凝土攪拌站正在緊張的生產過程中,由生產組長李某某帶領王某某等6人,在水泥庫從事拆包投灰作業。16時45分,位于第四投灰臺作業的張某某,在搬灰時發現鄰臺(第五投灰臺)作業的焦某某蹲在地上,并聽到焦某某喊:“快!我的腿!”張某某用力抱住焦某某并使勁上拉,邊拉邊喊:“快停螺旋機!”組長李某某聽到喊聲后立即拉下事故開關。雖在螺旋機尚未停穩時張某某已將焦某某拉出,但焦某某的右腿已被螺旋機絞掉。經現場止血綁扎后送往醫院搶救,終因失血過多而死亡。
事故分析:
造成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焦某某本人忽視安全生產,拖拉垛底散包水泥倒退行走,致使右腳插入螺旋機道蓋板與投灰臺之間的縫隙中。造成事故的間接原因,一是投灰速度過快,螺旋道內積灰過多,螺旋機推灰前進時將道口蓋板拱起并向前移動,使蓋板與投灰臺間形成約30cm的縫隙。二是防護蓋板沒有固定措施,存在著事故隱患。三是對職工安全教育不夠,作業人員作業時未能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事故教訓與防范措施:
這起事故的發生,可以說是由于違反操作規程造成的,也可說是由于設備存在缺陷造成的,在這兩個原因中,設備存在缺陷應是主要原因。防范此類事故的發生,很重要的一點是企業安全管理人員要加強設備使用初期的管理。設備使用初期是指從安裝試運轉穩定生產這一段時間(一般為半年左右)。加強設備初期管理,有利于發現設備從設計、制造、安裝到使用出現的安全方面的問題,進行信息反饋,及時糾正,消除事故隱患。設備使用初期結束后,由于注意力的轉移,再發現設備存在缺陷就比較困難,需要操作人員在實際操作中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在企業的安全教育中,應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
應采取的防范措施:
(1)改進安全防護設施,使蓋、網、板與投灰臺形成一體,增設事故開關,并能近距離操作。
(2)加強現場安全檢查,尤其是作業過程中的安全監護,設專人從事運行設備和防護設施的巡檢工作。
(3)強化班組的安全活動,對職工進行必要的現場急救教育,掌握必要的現場急救方法。
上一篇:射芯機存在缺陷造成重傷事故
下一篇:皮帶機無防護設施造成的傷害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