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氣東輸工程全線貫通商業供氣后,沿線各市的天然氣置換工程將相繼展開;隨著“京都議定書”的貫徹實施,全國各地也會設法逐步推廣應用天然氣,因此各地大都將面臨用天然氣置換原用燃氣的工作。天然氣置換是一個繁瑣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如何確保安全平穩實施是燃氣行業需要十分重視的課題。我市天然氣置換已接近尾聲,基本實現了“零事故、無投訴、少擾民”的預期目標,其中一些安全保障措施經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希望能給還未置換天然氣的燃氣同行參考,也懇請各位行家指正。
1 編制方案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天然氣置換總體方案和各分系統實施方案是天然氣置換工程的指導性文件,我公司安排風險管理部專業人員編寫天然氣置換總體方案,以利重點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指導方針,方案編寫要求遵守國家和建設部相關標準和規范,吸取國內同行天然氣置換工作的成功經驗,確保置換工程安全、可靠、平穩、便捷地實施,杜絕搶進度、圖方便、輕安全的思想和行為方案草稿經公司內部各有關部門商討,一致通過后請專家組評審認可,然后以總體方案指導編寫各分系統實施方案,制定天然氣置換工作流程及相關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標準,使置換工作有章可循,從而確保整個天然氣置換工作有條不紊、規范、順利地展開。總體方案和各分系統實施方案都編寫有詳細、具體、可操作的安全保障措施和應急預案(尤其應特別注意可能引發大事故的小疏忽),整套方案被盡可能考慮周密、仔細,并逐級由分管領導審批同意后實施。各部門把“安全第一”作為制定和執行實麓方案的起點和終點,確保實現零事故的安全目標。在正式實施前組織全體置換人員進行演練,以熟悉置換程序、提高操作技能、積累實戰經驗,使各個環節規范有序,各崗位間配合默契,為實現安全目標打下良好基礎。
2 輸配系統置換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項
首先準備一份完整、準確的地下管網竣工資料,預防在對天然氣置換區域劃片分區的過程中發生錯改(應在后期置換的用戶被錯誤地提前置換)和漏改(應在本次置換的用戶未被置換)的意外事故(特別是每片區分界線附近的用戶極易搞錯);完整、準確的地下管網竣工資料有利于合理設計分區切斷閥門和連通管,以防發生置換時天然氣與原供燃氣不能可靠地隔開;也便于讓每個用戶對號入座,防止錯改和漏改。在每片區域置換前一個月,由設計、工程管理、客戶服務、管網部等部門人員組成的置換范圍細分小組對欲置換區域進一步審核,檢查是否有新發展用戶和新施工的影響分區切斷的管道,防止因錯改和漏改而發生意外,實踐證明這個程序非常必要,可減少許多差錯。每片置換區域的大小以調壓站供氣范圍及當日能完成置換戶數為原則確定(我市每片置換民用戶在3000戶左右,最多不超過5000戶),目的是預防當天不能完成改造的人工煤氣燃具誤用天然氣燃燒時有可能發生的火災事故;以調壓站供氣范圍分區,其安全性相對最高。分區切斷閥和必要的連通管安裝完工后,應對每一片區進行升壓試驗,以檢驗管網能否適應今后天然氣的運行壓力;同時進行分區切斷性能試驗,以檢驗能否與相鄰區域有效切斷,同時利用相鄰區域的壓力差來判斷分界線附近用戶的歸屬區域;為順利置換天然氣,管網閥門應合理布置,適當增減,不能正常使用的水閥門應提前更新,現有的地下燃氣專用閥門應檢查保養,旋塞閥門應更換適應于天然氣的密封油脂,確保能正常啟閉,否則應更新,防止置換時發生閥門打不開、關不嚴的尷尬境況。對今后需要繼續運行的調壓器按要求進行改造,進口側加裝過濾器、緊急切斷閥,出口側加裝超壓放散閥;每個調壓站設1臺備用調壓器,以確保安全、可靠供氣;將原中壓管上的承插式鑄鐵管全部改為適應天然氣運行壓力的鋼管或 PE管;低壓管上的承插式鑄鐵管逐年進行改造,并在中中壓調壓器出口處安裝加濕設備,以預防承插式鑄鐵管的接口在運行中發生泄漏導致火災和爆炸事故,同時可預防管內雜質隨氣流運動堵塞管道和表具。在管網末端設若干放散點,檢測甲烷含量達90%為合格。預先制作帶有阻火器的放燃器,以便將原管網需要放散的氣體燒掉避免發生周圍居民中毒和火災事故。管網置換時間宜提前在燃具改造日隔夜的晚高峰后進行,可為處理管網置換中萬一發生的意外情況和檢測戶內立管留有充分的時間。每次置換完成后組織人員對地下管網進行檢漏,以及時發現漏點并迅速修復,防止發生火災、爆炸等事故,為此我們購置了性能良好的檢測儀。組建搶修隊伍,配備車輛、工具和材料以備對突發事故快速反應。
3 應用系統置換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項
提前組織專門力量到每個用戶家進行安全檢查以消除用氣隱患、整改違章,更新老舊閥門和老化的軟管 ,規范安裝熱水器的煙道,同時收集用戶的燃具品牌、型號等信息,向每個用戶分發“天然氣置換手冊”,宣傳天然氣置換知識、要用戶配合的幾點要求、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項等,提高用戶的安全意識、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用戶的燃具信息準確對預防錯改和漏改起關鍵作用。選擇合格的燃具改造單位和技工也是實現安全目標的重要保證,各品牌的燃具盡可能由其指定的特約安裝維修單位進行改造,要求配件由原生產廠提供、要求所有技工持燃氣管理部門頒發的崗位證書上崗,與改造商簽訂的合同中要有明確的質量標準和工作要求,同時執行廠方規定的燃氣置換燃具改造作業指導書;每臺燃具改造完成或更新后要求點火調試,向用戶宣傳安全、正確的使用方法;實踐證明由特約安裝維修單位進行改造的燃具質量較好,以后的售后服務也沒有扯皮現象;反之改造的燃具質量較差,其煙氣中一氧化碳含量有超標傾向,對用戶的安全和健康會造成負面影響。燃具改造部分要求包修一年,改造完成后向每戶發放質保卡,便于用戶報修以及時排除用氣故障,確保使用安全。每戶的轉換工作完成后,組織專職人員進行百分之百的安全、質量復查,以良好的燃具改造質量來保證用氣安全,我公司為此培訓了100多名安檢人員,投入不小但效果顯著。投用時間較長或有安全隱患的戶內管,采用更新、并將立管和煤氣表都移至室外公用部位的辦法解決,以保障安全可靠供氣,將立管和煤氣表都移至室外是預防居民發生燃氣事故最積極有效的措施之一。抄表時間也宜提前在燃具改造日隔夜的晚高峰后進行,抄表的同時關閉家中全部煤氣閥門,在灶具和熱水器的醒目位置張貼禁止使用的標志以防止用戶在未經改造的燃具上使用天然氣而發生意外。對表前閥門未全部關閉的立管當晚進行氣密性檢測,檢測不合格的必須要查找原因,經修復合格后方可通氣,這個程序為避免事故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各戶立管置換可在改造或更新后在灶具上點火,至火焰燃燒正常,嚴禁用脫排油煙機將放散氣體排入公用煙道導致鄰居中毒。當天家中無人配合置換工作的用戶,應采用明顯警示標志告知用戶,燃具因未按天然氣要求改造而禁止開啟使用,經多次上門還是無人的用戶集中后在報紙上公示,通知他們迅速聯系進行燃具改造或更新以防后患。工業用戶的燃燒設備、公建商業用戶的大鍋灶、炒灶等燃具也需選擇改造廠家,按規范要求進行改造,使其能與天然氣這一氣源相適應。每片置換完成后應召開各部門負責人會議,發揚成績、查找不足、制定改進措施和獎懲辦法,對違章和有質量問題的單位和個人通報批評并給予相應懲罰,對在置換中能及時發現隱患和排除故障的單位和個人通報表揚并給予獎勵,形成人人重視安全和工作質量的氛圍,使以后的置換工作越做越好,從而實現零事故的預期目標。
4 宣傳教育工作
充分發揮報社、電臺、電視臺、居民社區、物業管理公司的積極作用,采用多種形式廣泛進行宣傳,使廣大市民和工商用戶理解、支持天然氣置換工作,掌握天然氣的優越性及安全、正確的使用方法;了解哪些燃具可以改造后繼續使用,哪些燃具不可以改造后繼續使用,哪些燃具必須強制淘汰;知道戶內有哪些用氣隱患,應如何正確處理;理解置換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知曉如何做好配合工作,以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確保安全、平穩完成置換工程。我公司通過宣傳鼓勵用戶淘汰舊燃具,更新燃具給補貼費,現場購買灶具送軟管,用戶的燃具和軟管更新后安全用氣更有保障。天然氣置換工作涉及千家萬戶,保障安全平穩是天然氣置換工作的前提,萬一因工作疏漏而發生中毒、火災、爆炸事故都將有損企業形象、造成經濟損失、并影響置換工作的全局。因此,全體參與置換工作的人員必須經過上崗前培訓,熟悉置換程序、工作標準和質量標準,確立“安全第一、用戶至上”的理念,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事事時時處處講安全,人人都是安全員和安全宣傳員,使安全工作全員參與、貫徹始終。自2003年3月份天然氣置換工程開工以來,我市已置換居民9.5萬戶,置換中壓A和中壓B級管道分別為106km和92km,低壓管近500km,置換調壓器107座;應用系統更新灶具4.2萬臺,更新熱水器1.5萬臺,發現并消除漏點1200多處,立管更新并出戶0.7萬戶,更新老化的軟管3.5萬m,整改各類戶內隱患0.9萬處,為今后的安全用氣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
上一篇:涂料涂裝安全思考及預防辦法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