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沸孤⒒馂、爆炸等較大事故時有發生,危化品在運輸和使用環節過程中事故也有上升趨勢;煙花爆竹事故總量較大,非法生產現象比較嚴重。盡管事故總數和死亡人數逐年有所下降,但生產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我國目前有關;钒踩a的法規和標準不健全,造成化工行業準入條件低,一些未經項目安全審查、沒有安全保障的小化工裝置陸續建成投產,安全生產壓力增大,從而造成事故多發、頻發。
在國際化進程中,國外部分涉及;返漠a業向我國轉移的速度加快。當前,發達國家通過提高安全、環保標準,促使本國企業把低端化工產品和污染重、工藝危險的產品制造業向我國轉移的現象十分明顯。我國一大批小化工企業成為一些國外知名醫藥集團醫藥中間體的生產企業。在這些小化工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涉及硝化、磺化等危險工藝,由于安全投入不足,自動控制水平低,存在大量事故隱患。我國煙花爆竹年產量占全世界總量的90%,勞動密集型特點突出,在擴大出口、推進發展的同時,安全監管任務十分繁重。
;肥鹿试斐傻膿p失巨大
危險化學品是事故多發領域。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化學工業愈來愈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化學品與人民生活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問題將更加突出。
據了解,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化工行業一次死亡人數在3人以上就確定為重大事故。2008年化工行業共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10起,最嚴重的是山東一家小化肥廠,充裝液氨時發生泄露,死亡13人。2008年前9個月月,全國非礦山企業發生傷亡事故5995起,死亡1626 人,同比分別上升21.9%、8.8%,這其中大部分都與;酚嘘P。
據統計,目前全國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總數為289670個,其中生產單位22740個,儲存單位100 56個,經營單位124298個,運輸單位8903個,使用單位123005個,廢棄處置單位638個。上述單位按照所有制性質分,有國有單位41135個,集體單位62313個,鄉鎮單位33192個,“三資” 單位26321 個,私營和其他單位126679個,劇毒品從業單位14896個。
不難看出,在這樣龐大的隊伍中,大部分是非國有企業,這些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參差不齊。一些民營化工企業接連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全國幾乎每天都有小企業的爆炸聲響起。這些企業老板安全意識普遍淡薄,有的本身就不懂化工,缺乏應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應對措施。企業員工的安全素質也較差,對化工產品的安全生產缺乏常識,一旦出現隱患也不知怎么處理。這些企業往往僅以盈利為目的,只要能保證生產,一般都不會進行安全投入。
與煤礦、交通等事故相比,危險化學品事故雖然死亡人數不多,但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な鹿实闹攸c領域在氮肥、氯堿和農藥行業,爆炸、著火事故的發生往往能毀掉一個工廠,甚至波及上下游領域,進而影響市場。同時,危險化學品安全一旦發生問題,極易引起社會恐慌,影響穩定大局。因此有關人士提出,對生產安全事故的重視程度不僅要用死 傷人數的多少來衡量,也要統計一下經濟損失,對那些死亡人數少但造成經濟損失巨大的事故,也要進行重點關注。
各部門協調合作是整治的關鍵
危險化學品涉及的部門多、環節多、行業多,是危化品安全監督管理的顯著特點。除了出臺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外,原化工部、交通部、環保總局等部門都有相關的規定和標準,而這些規定和標準之間存在著互相不協調甚至矛盾的問題,并且有些規章已經陳舊落后。在目前市場經濟條件下,行業界限逐漸被打破,一些綜合性企業在紛繁而又不統一的規章面前無所適從,這無疑給;返墓芾砉ぷ鲙聿簧倮щy和障礙。
如已醞釀多年的化學事故應急體制,雖然已在一些城市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但卻遲遲未能形成完整的體系,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各部門之間的共識和協調。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涉及經貿、公安、工商、質檢、環保、安全、交通、郵電、監察等部門;在管理環節上,涉及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和廢棄處置;在行業分工上,涉及石油、化工、輕工、醫藥、機械、礦業等。因此,建立統一、高效、協調、務實的監管機制,形成部門之間良性互動、信息共享,是落實各項整治措施的根本保障。
新形勢不斷催生新問題:各地監管力量不足;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不規范,應急救援體系還不健全;監管方面的責任追究沒有得到較好落實;市場準入機制還有待完善,;愤\輸監管還存在漏洞;;窂U棄處置尚不規范等。
對此,國家安監總局相關領導指出,在危險化學品領域,近年來,政府機構改革日漸深入,多種經濟成分并存,進出口貿易不斷擴大,一些從業單位出現管理漏洞,個別地區、單位受利益驅動忽視安全生產,這些都給;返陌踩芾韼硇碌恼n題。
國家安監總局有關人士表示,針對危化品品種多、從業單位多的特點,對企業的安全評估是監管的重點。今年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評估要完成70%。通過評估摸清企業安全生產狀況,以便進行分類排隊、分類指導,加強監管工作的針對性。
化學品統一監管是大勢所趨
化學品EHS(環保、健康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加強化學品安全監管已經成為國際大趨勢。由于化學品品種類繁多、管理環節復雜,目前我國化學品管理仍呈多頭監管的局面。如何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對化學品進行有效監管?有專家認為,我國應將化學品的管理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面,建立獨立的化學品監管機構,實現對化學品統一管理。這既是大勢所趨,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化學品安全研究中心近日在京召開成立大會,其下設的專家委員會也同時成立。該中心隸屬于國家質檢總局檢驗監管司和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設有進出口化學品安全戰略與政策研究室、進出口化學品理化安全研究室、進出口化學品健康和環境安全研究室、REACH工作辦公室以及綜合業務辦公室,下設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化學品安全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中心同時承擔全國危險化學品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化學品毒性檢測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
目前,該中心已建有中國化學品安全信息平臺,其中化學品安全數據表數據庫屬國內最大的數據表數據庫,其中包含安全數據30多萬條。該數據庫已被國家質檢總局指定為履行聯合國GHS和應對歐盟REACH法規的仲裁、基準數據庫。另外,中心率先在國內建立了(Q)SARs化學品毒理性質預測技術平臺,可以對40多種化學品安全性質進行預測。目前中心已經獲批籌建國家級化學品分類鑒別與評估重點實驗室。
在化學品毒性檢測實驗室GLP認可工作進展方面,我國的思路是先在國內建立與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GLP原則全面接軌的實驗室認可導則,再根據我國的GLP實驗室認可導則產生一批示范認可的化學品檢測實驗室,然后再與OECD接觸,推動我國加入OECD/GLP工作組談判,正式簽署數據互認協議,實現化學品檢測數據的國際互認。
但是在化學品檢測領域,我國的現狀是,衛生部負責藥品檢測認證,農業部負責農藥檢測,認監委負責化學品檢測認證,再加之其他原因,導致目前我國整體加入OECD/GLP工作組存在著諸多障礙。但我國相關部門正在積極推進化學品檢測實驗室的GLP認證工作。國家認監委已根據國際有關準則,組織起草GLP實驗室規范及評價程序,有關實驗室可以向國家認監委咨詢具體評價要求及程序,條件成熟的實驗室可以提出評價申請。
2008年12月26日,上;ぱ芯吭簷z測中心率先成為認監委批準的首家化學品安全評價GLP實驗室。此外一些地方檢驗檢疫局,如上海、山東、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實驗室也在申請中。
雖然歐盟REACH法規要求毒理測試應該按照GLP標準來進行,但各有關企業仔細研究REACH的指南文件可以發現,即使不是GLP認可的檢測數據也是有價值的。另外,按照歐洲的收費標準,其檢測費用也會很高,因此建議有關企業最好選擇在國內的實驗室進行毒理實驗。
鏈接:GLP為英文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的縮寫,是主要針對醫藥、農藥、食品添加劑、化妝品、獸藥等進行的安全性評價實驗而制定的規范,其目的在于嚴格控制化學品安全性評價試驗的各個環節,即嚴格控制可能影響實驗結果準確性的各種主客觀因素,降低試驗誤差,確保實驗結果的真實性。
國家認監委2008年底已正式批準上;ぱ芯吭簷z測中心通過良好實驗室規范(簡稱GLP)評價,該實驗室成為認監委批準的首家化學品安全評價GLP實驗室,標志著國家認監委GLP監控體系取得重大進展。
下一篇:石棉粉塵的危害防治與環境保護